剑阁铭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逾嵩华。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兹狭隘,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自古迄今,天命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剑阁铭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远远的梁山,堆积着高高的石块。向远处可以连接到荆山、衡山,近处缀连着岷山、嶓冢山。向南可以通到邛僰之地,向北可以达到褒斜道。(这个地方)比彭门都狭窄,比嵩山、华山都要高。
  这就是蜀地的门户啊,坚固又作为此地的主山。这个地方就叫做剑阁,悬崖有千仞之高。地形已险到了极端,道路也高峻到了极端。天下混乱它就叛逆,天下太平它就归顺。(它)从已经过去了的汉朝开始关闭,到了晋朝才重新开放。
  秦朝得到了120座雄关,得以兼并诸侯;齐国得到了12座雄关,田生才得以献出筹略。况且这种关口,是国土的边缘。一个人在此防守,千万人马都踌躇不前。地形如此的地方,不是亲信可千万不能派他坚守此地! 
  当年魏武侯泛舟游于西河,赞叹河山险固而喜形于色,被吴起批评。国家的兴盛实际上在于德行,(无德的话,)险地也难稳据。那据有洞庭的楚国和据有孟门的晋国,早已没有后人祭祀。从古至今,上天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凭着险阻昏庸地统治,很少有不败的。公孙述已经被灭,刘家也已投降。这些已倾覆的车子的轨迹,是不可以再行走的。(我今天)把这篇铭刻在这山凹处,就是为了告诫四川的老百姓的。

注释
(1)岩岩:高耸的样子。梁山:指梁州(治今陕西汉中)境内的山。
(2)峨峨:高高的样子。
(3)属(zhǔ):连接。荆衡:指荆山(位于今湖北省南漳县境)与衡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境),代指两湖地区。
(4)岷嶓:指岷山(位于今四川省西北部)与嶓冢山(位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肃省礼县之间)
(5)邛僰:邛,古国名,位于今四川省邛崃市一带;僰,本为西南少数民族名,后引为地名,大致位于今四川省宜宾市一带。
(6)褒斜:指褒斜道,位于今陕西省秦岭山区,南起褒谷口(今陕西省褒城县附近),北至斜谷口(今陕西省眉县斜峪关口)。
(7)彭碣:据刘渊林《蜀都赋注》:岷山都安县有两山相对立,如阙,号曰彭门。约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一带。
(8)嵩华:指嵩山(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境)与华山(位于今陕西省华阴县境)。
(9)固:坚固的地方。镇:一方主山。
(10)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11)有:用作朝代名前,无实意。
(12)田生:疑为《史记》载田生。
(13)矧:况且。狭隘:狭窄的地方,多指山口。
(14)土:国土。外区:边缘地带。
(15)荷:拿着。戟:古代兵器。趑趄:踌躇不前的样子。
(16)匪:同“非”,不是。
(17)武侯:指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战国初期魏国国君与中原霸主。魏文侯之子,前395年—前370年在位。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他和吴起在黄河中游有过著名的“河山之险不足保”的谈话。
(18)吴起:是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19)洞庭:湖名,位于今湖南省北部,此处代指楚国。孟门:位于今山西省柳林县,代指晋国。
(20)阻:险阻。昏:昏暗的统治。
(21)公孙:指公孙述。公孙述(?-36) ,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西汉末,以父官荫郎,补清水县长(在今甘肃省境内)。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述受任为江卒正(即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是时公孙述僭号于蜀,时人窃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白,自称“白帝”。
(22)刘氏:指蜀汉政权。衔璧:指诸侯投降。
(23)勒:刻。山阿:山坳处。
(24)梁益:梁,指梁州,三国时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益,指益州,西汉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此处指代四川地区。

翻译

译文
那远远的梁山,堆积着高高的石块。向远处可以连接到荆山、衡山,近处缀连着岷山、嶓冢山。向南可以通到邛僰之地,向北可以达到褒斜道。(这个地方)比彭门都狭窄,比嵩山、华山都要高。
这就是蜀地的门户啊,坚固又作为此地的主山。这个地方就叫做剑阁,悬崖有千仞之高。地形已险到了极端,道路也高峻到了极端。天下混乱它就叛逆,天下太平它就归顺。(它)从已经过去了的汉朝开始关闭,到了晋朝才重新开放。
秦朝得到了120座雄关,得以兼并诸侯;齐国得到了12座雄关,田生才得以献出筹略。况且这种关口,是国土的边缘。一个人在此防守,千万人马都踌躇不前。地形如此的地方,不是亲信可千万不能派他坚守此地!
当年魏武侯泛舟游于西河,赞叹河山险固而喜形于色,被吴起批评。国家的兴盛实际上在于德行,(无德的话,)险地也难稳据。那据有洞庭的楚国和据有孟门的晋国,早已没有后人祭祀。从古至今,上天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凭着险阻昏庸地统治,很少有不败的。公孙述已经被灭,刘家也已投降。这些已倾覆的车子的轨迹,是不可以再行走的。(我今天)把这篇铭刻在这山凹处,就是为了告诫四川的老百姓的。

注释
岩岩:高耸的样子。梁山:指梁州(治今陕西汉中)境内的山。
峨峨:高高的样子。
属(zhǔ):连接。荆衡:指荆山(位于今湖北省南漳县境)与衡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境),代指两湖地区。
岷嶓:指岷山(位于今四川省西北部)与嶓冢山(位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肃省礼县之间)
邛僰:邛,古国名,位于今四川省邛崃市一带;僰,本为西南少数民族名,后引为地名,大致位于今四川省宜宾市一带。
褒斜:指褒斜道,位于今陕西省秦岭山区,南起褒谷口(今陕西省褒城县附近),北至斜谷口(今陕西省眉县斜峪关口)。
彭碣:据刘渊林《蜀都赋注》:岷山都安县有两山相对立,如阙,号曰彭门。约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一带。
嵩华:指嵩山(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境)与华山(位于今陕西省华阴县境)。
固:坚固的地方。镇:一方主山。
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有:用作朝代名前,无实意。
田生:疑为《史记》载田生。
矧:况且。狭隘:狭窄的地方,多指山口。
土:国土。外区:边缘地带。
荷:拿着。戟:古代兵器。趑趄:踌躇不前的样子。
匪:同“非”,不是。
武侯:指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战国初期魏国国君与中原霸主。魏文侯之子,前395年—前370年在位。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他和吴起在黄河中游有过著名的“河山之险不足保”的谈话。
吴起:是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洞庭:湖名,位于今湖南省北部,此处代指楚国。孟门:位于今山西省柳林县,代指晋国。
阻:险阻。昏:昏暗的统治。
公孙:指公孙述。公孙述(?-36) ,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西汉末,以父官荫郎,补清水县长(在今甘肃省境内)。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述受任为江卒正(即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是时公孙述僭号于蜀,时人窃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白,自称“白帝”。
刘氏:指蜀汉政权。衔璧:指诸侯投降。
勒:刻。山阿:山坳处。
梁益:梁,指梁州,三国时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益,指益州,西汉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此处指代四川地区。

张载简介

生平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时间:1020年
  • 逝世时间:1077年12月6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崇文集》、《正蒙》、《横渠易说》

主要成就

理学创始人之一,关学创始人

百科介绍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凤翔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少喜谈兵,曾欲结客收复洮西失地。上陈《边议九条》。交好范仲淹,研读儒家《六经》。嘉祐进士。任签书渭州判官公事,协助渭州军帅蔡挺筹划边防。熙宁二年(1069)为崇文院校书。次年,因病屏居,读书讲学。熙宁十年(1077年)同知太常礼院,复以病归。岁末卒。嘉定中谥“明”。 张载博览群书,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即“太虚”,主张“理在气中”。又认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认识“天下之物”。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张载病逝于临潼,时年五十八,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  。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文集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张载集》)。   
张载

张载的诗词

芭蕉

[宋代]

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

克己复礼

[宋代]

克己工夫未肯加,吝骄封闭缩如蜗。试於中夜深思省,剖破藩篱好大家。...

八翁十首

[宋代]

傅岩岩下筑岩翁,幽通心与帝心通。忧勤未感思贤梦,相霖何日见成功。...

八翁十首

[宋代]

老原原上卜年翁,感天功业动天聪。流言未信成王悟,悟成全得起禾风。...

别后寄吕子进

[宋代]

篱鷃云鹏各有程,匆匆相别未忘情。恨君不在篷笼底,共听萧萧夜雨声。...

东门行

[宋代]

古风出东门,我行乐巾綦。今歌乐门行,牵衣强留甘餔糜。仗剑去,忽如遗,时清君去予心哀。...

乐处

[宋代]

乐处加功勉处行,事无甘苦必心亨。絅衣容有文章在,低首时人莫怨争。...

八翁十首

[宋代]

龟山山下感麟翁,麟翁知己几时逢。自从颜孟希踪后,几人今日更希踪。...

八翁十首

[宋代]

步虚声裹八奇翁,八奇须信古英雄。宾朋未散山翁醉,听歌同入醉乡中。...

贝母

[宋代]

贝母阶前蔓百寻,双桐盘绕叶森森。刚强顾我蹉跎甚,时欲低柔惊寸心。...

老大

[宋代]

老大心思久退消,倒巾终日面岧峣。六年无限诗书乐,一种难忘是本朝。...

卷耳解

[宋代]

闺阃诚难与国防,默嗟徒御困高冈。觥罍欲解痡瘏恨,采耳元因备酒浆。...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