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怀古二首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馀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翻译

【注释】: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亦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隋炀帝开大运河的动机,不外乎满足一己的淫乐,大量耗费民脂民膏,成为他最著的暴行。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咏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

此诗第一句就从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辩驳。诗中说:很多追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广;“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此句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唐人咏史怀古诗常用的“翻案法”。翻案法可以使议论新奇,发人所未发,但要做到不悖情理,却是不容易的。

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炀帝的暴行还是暴行, 皮日休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开河这件事的。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 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船只相衔长达三百余里,仅挽大船的人几近万数,均著彩服,水陆照耀,所谓“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李商隐《隋宫》),其奢侈糜费实为史所罕闻。第三句“水殿龙舟事”即指此而言。作者对隋炀帝的憎恶是十分明显的。然而他并不直说。第四句忽然举出大禹治水的业绩来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这简直荒谬离奇,但由于诗人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仅就水利工程造福后世而言,两者确有可比之处。然而“若无”云云这个假设条件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极尽“水殿龙舟”之侈的炀帝终究不能同躬身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相与论功,流芳千古。故作者虽用了翻案法,实际上只为大运河洗刷不实的“罪名”,而炀帝的罪反倒更加坐实了。这种把历史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传说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并提,是欲夺故予之法。说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似乎是最大恭维奖许,但有“若无水殿龙舟事”一句的限制,又是彻底的褫夺。“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炀帝的批判就更为严正,斥责更为强烈。这种手法的运用,比一般正面抒发效果更好。

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作者却有意重提这一教训,是寓有深意的。此诗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思维、情韵等方面较李商隐《隋宫》一类作品不免略逊一筹;但在立意的新颖、议论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独到处,仍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周啸天)

皮日休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复州竟陵
  • 出生时间:约公元838年
  • 逝世时间:约公元883年

背景信息

  • 民族:汉人

主要作品

《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

百科介绍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晚唐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皮日休

皮日休的诗词

读书

[唐代]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南阳

[唐代]

昆阳王气已萧疏,依旧山河捧帝居。废路塌平残瓦砾, 破坟耕出烂图书。绿莎满县年荒后,白鸟盈溪雨霁初。...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唐代]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怒鲸...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唐代]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乌纱任岸穿筋竹, 白袷从披趁肉芝。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

[唐代]

角柄孤轮细腻轻,翠篷十载伴君行。撚时解转蟾蜍魄, 抛处能啼络纬声。七里滩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静三更。...

馆娃宫怀古五绝

[唐代]

绮閤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郑妲无言下玉墀,夜来飞箭满罘罳。越王...

太湖诗·晓次神景宫

[唐代]

夜半幽梦中,扁舟似凫跃。晓来到何许,俄倚包山脚。三百六十丈,攒空利如削。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铄。浓露...

七爱诗·白太傅(居易)

[唐代]

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欻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立身百行足,为文六艺全。清望...

游栖霞寺

[唐代]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二游诗·徐诗

[唐代]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宣毫...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唐代]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知君...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