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采桑子注释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现在才知道当初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后来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勉强自己说很快乐,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 ,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注释
凄迷:凄凉迷乱。
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当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灵芸,薛姑娘不忍远离父母,伤心欲绝,等到登车启程以后,薛灵芸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泪流在玉唾壶里,染得那晶莹剔透的玉唾壶渐渐变成了红色。待车队到了京城,壶中已经泪凝如血。

赏析

  这阕《采桑子》所怀是人是谁,自然不会是卢氏。容若一生情事虽然不多却也不少。除却入宫的恋人,侍妾颜氏,正妻卢氏,继妻官氏,他和江南才女沈宛还有一段隐隐绰绰的轶情事。八卦一下,我觉得这首词不太像悼亡词,也不是写给官氏和颜氏的意思。当可在入宫的恋人和沈宛二人之间定夺。

  上阕争议不大,总之是容若的自责自悔而已。心绪凄迷,四个字说破彼时心境。那么来看下阕:“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清宫制宫女入宫限十年,满则出宫听父母领回,自主婚嫁。期间遇到皇帝心血来潮,还有可能特赦一把,提前释放。像雍正年间,就有过放入宫的秀女回家的例子。因此与恋人作约虽然渺茫,以容若那种认死扣的性格,与她约定是有可能的。强说欢期,倒不一定是因为男人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菜地里的。爱情的誓言从来都是自觉不自觉地习惯性夸张,不这样不切实际怎么能显得爱得深情忘我呢?

  容若当年在好友顾梁汾的牵引下,与沈宛相慕相识相知相亲,可惜因满汉两族不得通婚的朝廷禁令,明珠的反对而不得相守。临别时两人有约,也说得通。因此究竟这个“欢期”是在他挥别沈宛北上回京之时“强说”的?还是他与恋人分别是为了安慰对方所定的,都在两可之间。

  细说这些,是为了观者更了解容若,能更准确地把握住《饮水词》的某些曲婉词意。了解一个人的经历,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心思。有些事,不解前因,就是看到结果也会茫然。然而不必在这些事上一味纠缠。毕竟我们不是狗仔队,也不是考据学家。真正所在意的,不是容若的情感历程,而是他因为有情发出的感慨。能感动人的,终是那些超越自身情绪的曼妙情绪。

  深隐的恋情时时萦绕于怀,流诸笔端就成了这阕哀伤凄美的怀人之作。容若毫不造作,把对爱人的一片深情以及他们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平易的语言流露出的是他一贯的率真情意,容若因相思衍生的凄苦无奈。

  “而今才道当时错”一句真挚袭人,是本词的“龙睛”,纳兰公子的一声叹息不知又勾得多少人心有戚戚,念念于心!容若比我们勇敢,他是纯真孩童,敢于面对自己承认错,我们狡黠地羞愧着,心里想别人帮我们承认错。

  容若词中每多梨花的意象。读他的词时而梨花那种清冷的感觉,又有转过山坳处,蓦然看见一树梨花开在旷野的惊艳。然而用梨花化境并非容若独创,唐郑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宋梅尧臣在《苏幕遮》中更有:“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的清丽疏淡之句。这样说起来,好象容若很难有新的突破,很容易落入桎梏,实际上容若在对梨花意境的描摹上偏偏能够撇开前人,使原有的意境更生动深刻。他又和张爱玲一样喜欢写月,爱用“月”字,创出凄迷冷艳的意境。梨花和月若梅花惹雪,别是一种肌骨。最根本的原因是,容若用情太深,这份情超越了前辈,他对梨花就像林逋对梅花,已经不是一种物我两望的欣赏,而是物我两忘的精神寄托。

  容若借“落尽梨花”暗语永难相见,人与花俱憔悴。梨花落尽既是眼前之真实春景,也是上“满眼春风”造成的恶果,是“百事非”之一例。春风虽会带来满眼春色,有时亦可吹落满树花朵。李煜名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可为明证。在感情经历容若和陆游其实有点同病相怜的味道。容若说:“满眼春风百事非”,陆游就叹:“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可见都是由父母或者外界的因素造成的感情缺憾。有感情的不能在一起,没有感情的一定要扯在一起,封建的家长惯会这样乱点鸳鸯谱。

  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心,化作梨花落入你手心。一别如斯呵,常常别一次,就错了今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现在才知道当初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后来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勉强自己说很快乐,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 ,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注释
凄迷:凄凉迷乱。
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当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灵芸,薛姑娘不忍远离父母,伤心欲绝,等到登车启程以后,薛灵芸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泪流在玉唾壶里,染得那晶莹剔透的玉唾壶渐渐变成了红色。待车队到了京城,壶中已经泪凝如血。

纳兰性德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时间:1655年1月19日
  • 逝世时间:1685年7月1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满族

主要作品

《通志堂经解》、《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

主要成就

清词三大家之一

百科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曾经因为避讳皇太子保成改名性德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追随康熙左右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岁被王国维称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诗词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清代]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

南乡子·秋暮村居

[清代]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乍逐横...

金缕曲·赠梁汾

[清代]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清代]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采桑子

[清代]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清代]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采桑子九日

[清代]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

浣溪沙

[清代]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菩萨蛮

[清代]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栾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清代]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

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