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

kuò bié [kuo bie]
繁体 闊别
注音 ㄎㄨㄛˋ ㄅ一ㄝ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阔别 kuòbié

(1) 长时间地分别;久别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王羲之《杂贴》
be separated for a long time

词语解释

  1. 远别;久别。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下》之十二:“阔别稍久,眷与时长。” 唐 方干 《赠五牙山人洗修白》诗:“先生阔别能轻举,弟子纔来学不餐。”《儒林外史》第四回:“ 汤知县 再三谦让,奉坐吃茶,同 静斋 叙了些阔别的话。” 杨朔 《蓬莱仙境》:“我和老姐姐经过二十多年的乱离阔别,又能欢欢喜喜聚在一起,难道是容易的么?”

引证解释

⒈ 远别;久别。

晋王羲之《问慰诸帖下》之十二:“阔别稍久,眷与时长。”
唐方干《赠五牙山人洗修白》诗:“先生阔别能轻举,弟子纔来学不餐。”
《儒林外史》第四回:“汤知县再三谦让,奉坐吃茶,同静斋叙了些阔别的话。”
杨朔《蓬莱仙境》:“我和老姐姐经过二十多年的乱离阔别,又能欢欢喜喜聚在一起,难道是容易的么?”

阔别的国语词典

久别、远别。

阔别的网络释义

阔别 (词语概念)

  • 阔别,指长时间地分别;久别。王羲之《杂贴》:“阔别稍久,眷与时长。”

阔别造句

阔别多年,当他再一次面对祖国锦绣的河川,不禁流下了泪水。
我和他阔别多年,想不到在这儿见面了。
在鸟语花香的时节,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我和他阔别二十多年了,一直未通音信,什么时候能相见,那可是河清难俟的事。
阔别多年,老人又鬼使神差般地回个熟悉的地方。
这句朴实无华而又充满哲理的话让迷茫的我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课堂,开始没日没夜的拼命。
当他回到阔别数十年的故地,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时,抚今追昔,不禁百感交集。
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朝思暮想的故乡。
女孩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意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月饼的滋味。中秋节撑死也是一种美!提前祝你中秋节快乐
我们是总角之交,阔别五十年,重新聚首,感到分外亲切。
他又回到阔别了多年的故乡。
想到将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他不禁喜溢眉梢。
经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故乡。
在这阔别的岁月里,愿在这喜庆的春节节日带给你无边的快乐!祝你新年幸福。
阔别多年的总角之好,再度重逢,大家都感到分外高兴。
这次回到我阔别已久的第二故乡,受到中研院、联合报系热诚的接待,当然是由于他们对夏志清的尊重。
你总是可以回顾,然后希望有些事情你做了,但是你知道我起步犯了错误并为此付出了代价,所以这种事情会发生的,你只要昂首阔别向前走好了。
阔别了久违的寂寞终于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我面前,我像迷失在森林沼泽里的孩子……无人问津…夏七年。
阔别多年后又见到了她实在太令我吃惊了。
女孩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

汉字详情

kuò [kuo]
部首: 321
笔画: 12
五笔: UI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SEHR
四角: 3716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门,活声。本义:阔大,很开阔)

(2) 同本义

阔,疏也。——《说文》

阔,稀也。——《汉书·沟洫志》集注

阔,远也。——《尔雅》

缓步阔视。——《列子·黄帝》

于嗟阔兮。——《诗·邶风·击鼓》

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吕氏春秋·论人》

湖阔数十里。——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广厦阔屋。——《淮南子·齐俗训》

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3) 又如:阔绝(隔绝,差别很大);阔略(疏略;粗疏);阔落(宽疏,不细密);阔寥(稀少);阔疏(粗疏);阔希(稀疏)

(4) 宽横的距离大

有江千里阔。——白居易《寄微之》

(5) 又如:阔狭(广狭,宽窄);阔叶树;阔达(旷达不拘小节);阔涧(较宽的山间小溪);阔朗(宽阔明亮);阔颡(宽阔的额部);阔臆(宽阔的胸部)

(6) 迂阔,不切实际

王道迂阔而莫为。——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

(7) 又如:阔论( 不切实际的大话);阔迂(拘泥而不切实际)

(8) 侈大,荣显,富有

何阴阳之难测,伟二仪之奓阔。——《晋书·成公绥传》

(9) 又如:阔老;阔天阔地(指大手大脚,大肆挥霍);阔客(有钱客);阔拓(阔绰);阔少爷(有钱人家的子弟);阔人家(富家)

(10) 久不相见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王羲之《问慰诸帖》

(11) 又如:阔悰(阔别的心情);阔怀(阔别的情怀);阔踪(阔别后的行止情况);阔情(久别之情)

(12) 胸襟开阔,才思敏捷

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后汉书·马武传》

(13) 又如:阔达(豁达。气量大,性格开朗)

动词

(1) 离别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诗·邶风·击鼓》

(2) 放宽,宽缓

阔其租赋。——《汉书·王莽传下》

驰网阔禁。——《三国志·明帝纪》注

英文翻译

broad, ample, wide; be apart

方言集汇

◎ 粤语:fut3

宋本广韵

bié,biè [bie]
部首: 208
笔画: 7
五笔: KL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SLN
四角: 6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冎( 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 同本义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4) 分离;分开;分出

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

(6) 区分;辨别

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

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

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

(8) 离别;告别

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10) 又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

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12) 送别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

(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

(15) 扭、转过去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

(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

形容词

(1) 另外的,不同的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

(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

(3) 特殊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

(5) 其他 。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

副词

(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宜别图之。——《资治通鉴》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

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

(3) 各;各自

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

(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

(5) 表示劝阻或禁止 。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

(6) 表示揣测 。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

(7) 另见 biè

英文翻译

separate, other; do not

方言集汇

◎ 粤语:bit6
◎ 客家话:[宝安腔] pet8 [沙头角腔] piet8 [东莞腔] pet8 [陆丰腔] piat8 p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皮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biet/byet

阔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