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限

yú xiàn [ yu xian]
注音 ㄩˊ ㄒ一ㄢˋ

词语释义

1.亦作"踰限"。 2.越出国界。 3.超过限额或限期。

词语解释

  1. 亦作“踰限”。越出国界。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今 齐 列为东藩,而外私 肃慎 ,捐国踰限,越海而田,其於义固未可也。”

  2. 超过限额或限期。

    汉 荀悦 《申鉴·时事》:“诸侯不专封富人,民田踰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宋史·食货志下三》:“ 景定 四年,以收买逾限之田,復日增印会子一十五万贯。”《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限三天人赃并获;逾限不获,定行撤委。”《“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救亡史》:“至定货则无论已到未出及未到者,应限至本月二十二日,一併抄送到会,方可注册;如逾限则不能照定货例办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踰限”。

⒉ 越出国界。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踰限,越海而田,其於义固未可也。”

⒊ 超过限额或限期。

汉荀悦《申鉴·时事》:“诸侯不专封富人,民田踰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
《宋史·食货志下三》:“景定四年,以收买逾限之田,復日增印会子一十五万贯。”
《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限三天人赃并获;逾限不获,定行撤委。”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救亡史》:“至定货则无论已到未出及未到者,应限至本月二十二日,一併抄送到会,方可注册;如逾限则不能照定货例办理。”

逾限的网络释义

逾限

  • 逾限,拼音为yú xiàn,意思是ㄧㄩˊ ㄒㄧㄢ。
  • 逾限造句

    同时加强新出让土地的管理,对逾限不能完成开发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土地占用费或收回土地。
    限文到一月内肃清,如逾限不能荡平,定分别酌予惩处,勿谓言之不预也。
    元兵围了好几日,尚是不能攻入,也先帖木儿大怒,严申军令,限日破城,逾限立斩。
    因省会到市是有时间的,这时间就是逾限时间。
    对于您提到的时限逾限问题,你可以向邮政公司投诉。
    实行日管控、周通报、月考核,尤其对逾限工单、投诉及虚假回单要通过邮件、短信或进行通报,六是装维用人机制创新。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提高服务水平,发挥渠道作用,加强市县局工单处理的管理和考核,狠抓工单逾限问题,提升支撑经营能力。
    明清时期,报灾、勘灾形成了一套严格程序,报灾不实或迟延逾限者,要给予不同的处罚。
    加强新出让土地的管理,对逾限不能完成开发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土地占用费或收回土地。
    景定四年,以收买逾限之田,复日增印会子一十五万贯。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WGEP
    五行:
    仓颉: YOMN
    四角: 38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俞声。本义:越过,经过)

    (2) 同本义

    (3) 又如:逾迈(走过;时光易逝);逾墙钻穴(指男女偷情;跳墙钻洞);逾墉(越过城墙);逾墙(越过矮墙);逾假不归(即假期已满而未归营);逾轨(越轨)

    (4) 超过;胜过

    无敢昏逾。——《书·顾命》

    日月逾迈。——《书·秦誓》

    物或逾秋不死,亦如人年多度百至于三百也。——汉· 王充《论衡·气寿》

    越职逾法,以取名誉。——《汉书·宣帝纪》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逾千(超过一千);逾出(突出,超过一般);逾立(超过三十岁);逾世(超过当代人);逾冠(超过二十岁)

    (6) 指晋升职位

    臣不逾级,则主位安。——汉· 贾谊《服疑》

    (7) 又如:逾格(破格);逾进(超级提升)

    副词

    (1) 通“愈”。更加

    美超远而逾迈。——《楚辞·九章·哀郢》

    乱乃逾甚。——《淮南子》

    (2) 又如:逾加(更加);逾甚(更甚,过甚);逾世(更加放纵)

    形容词

    (1) 远

    福逾刺凤。——《汉书·叙传》。注:“远也。”

    毋踰言。——《礼记·投壶》

    志之所在,踰于千里。——《淮南子·主术》

    遥逝兮逾远,缅邈兮长乖。——晋· 潘岳《寡妇赋》

    (2) 又如:逾言(遥相谈话);逾处(远离居处);逾望(遥望;远望)

    英文翻译

    go over, pass over, excee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ri5 [客英字典] ji2 ji3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2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东莞腔] ji2 [宝安腔] ji3 ji2
    ◎ 潮州话:而污6(裕)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朱平聲合口三等jyo/jujĭu
    xiàn [xian]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B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AV
    四角: 7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艮( gèn)声。阜,土山,与山势有关。本义:阻隔)

    (2) 同本义

    限,阻也。——《说文》

    限之以大故。——《楚辞·怀沙》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

    (3) 又如:限绝(隔绝);限隔(阻隔;隔绝);限带(阻隔围绕);限难(阻难)

    (4) 限制;限定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杜甫《别赞上人》

    (5) 又如:限状(限期完成公务的文书)

    名词

    (1) 险阻

    南有巫山, 黔中之限。——《战国策》

    (2) 限期

    限六日内交。——《广东军务记》

    不可限以时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留待限期。——《聊斋志异·促织》

    严限追比。

    (3) 又如:限次(期限);限尽(寿命到了期限);限外(逾期)

    (4) 界限、边界、分界线(如领土、运动场所、田地等)

    限,界也。——《小尔雅》

    长城之限。——清·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

    (5) 又如:东限琅琊台

    (6) 限度,止境

    心中无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权限(职权范围);宽限(放宽限期);极限;上限;下限;限级(限度等级)

    (8) 门槛

    限,一日门榍。——《说文》

    限阈也。——《玉篇》

    (9) 又如:锯断城门限

    英文翻译

    boundary, limit, lin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n5 [宝安腔] han3 [海陆丰腔] han6 [客英字典] han5 han3 [客语拼音字汇] han4 [台湾四县腔] han5 [梅县腔] han5 [陆丰腔] han6 [东莞腔] h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簡山開上聲開口二等ghrenx/haaenɣ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