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赖

wū lài [ wu lai]
繁体 誣賴
注音 ㄨ ㄌㄞ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诬赖 wūlài

(1) 无中生有地说别人做了坏事

falsely incriminate

词语解释

  1. 捏造事实硬说人有过恶或把自己的过恶推到别人身上。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咸杬子》:“小人争鬭者,取其叶挼擦皮肤,輒作赤肿,如被伤,以诬赖其敌。” 元 柯丹丘 《荆钗记·抢亲》:“你藏了女儿,诬赖人命。” 老舍 《月牙集·新时代的旧悲剧》:“可是校长很简单的告诉 凤贞 :‘不准诬赖好人,也不准再勾引男子。’”

引证解释

⒈ 捏造事实硬说人有过恶或把自己的过恶推到别人身上。

宋洪迈《容斋续笔·咸杬子》:“小人争鬭者,取其叶挼擦皮肤,輒作赤肿,如被伤,以诬赖其敌。”
元柯丹丘《荆钗记·抢亲》:“你藏了女儿,诬赖人命。”
老舍《月牙集·新时代的旧悲剧》:“可是校长很简单的告诉凤贞 :‘不准诬赖好人,也不准再勾引男子。’”

诬赖的国语词典

讹指、冤枉。

诬赖的网络释义

诬赖

  • 诬赖,汉语词语,意思是毫无根据地乱说人做了坏事、有过。
  • 诬赖造句

    这个钱包是你偷的,怎么能诬赖别人呢?
    我什么时候拿过你的钱?你少这样无中生有,诬赖人!
    这种人命关天的事,千万不可信口开河,随意诬赖人。
    他诬赖了那么多人,当然受到朋友的排斥,真是作法自毙。
    他遭受到如此诬赖,难怪要怒发冲冠,大声申辩。
    他被诬赖成孩子的父亲而被骗结婚。
    再一细看,才发现那诬赖正躺在灵床子上,朝不保夕。
    贼性不改也没有诬赖李自成,拘押拷掠跟绑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把土匪寨子直接设在了京城而已。
    今天有两个泼皮诬赖我借了他们印子钱,要把小雨卖到妓院抵债。
    老婆老婆你真好,就象咱家大花猫;老婆老婆你真美,就象弯弯的月亮抿着咀!老婆老婆你真坏,就象一个小诬赖;老婆老婆你真行,就象锅台后头女英雄!
    我的耳膜被她的大嗓门刺得嗡嗡地疼,听她这样红口白舌地诬赖,我纵然涵养功夫再好,也不由微微作色,道“说话要有凭有据,我何曾偷你什么东西。
    这笔钱不见时,真正的小偷却指着我的鼻子诬赖我。
    你就误把这些话,将无作有讹诈人!“吴仁言词还未尽,狂生坏肉把话云“你必然,素与吴宅有旧恨,今日当堂诬赖人。
    该起悲剧再次引发对诬赖好人者严加追责的舆论热潮。
    “除恶务本,树德务滋”,只要从源头上完善对救人者的保障,提高司法公信,“诬赖者”就没有市场,公民就敢于行善。
    那个流氓诬赖那个年轻人,一口咬定他是小偷。
    比利:没有啦!现在是你诬赖我。那件短裤让妳的臀部看来漂亮极了。
    他们常常罗织罪名,诬赖良民,之后就屈打成招,趁机敲诈勒索。
    现在是你诬赖我。
    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

    汉字详情

    [w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AWW
    五行:
    仓颉: IVMOO
    四角: 317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欺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诬禄(假冒有功而受禄)

    (3)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害人

    诬善之人,其辞游。——《易·系辞》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诬去贤使君。

    诬太守者。

    (4) 又如:诬扳(犯罪的人诬告攀扯他人);诬罪(诬陷使人入罪);诬系(捏造事实,使人获罪);诬良为盗;诬言(诬罔之言。虚伪骗人的言辞);诬罔(诬蔑冤枉);诬诋(捏造事实以诋毁人);诬善(诬陷,欺骗善良)

    (5) 抹杀

    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隋· 王度《古镜记》

    (6) 冤屈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

    英文翻译

    make false accusation; def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宋本广韵

    lài [lai]
    部首: 401
    笔画: 13
    五笔: GKI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LNBO
    四角: 579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剌( )声。本义:得益;赢利)

    (2) 同本义

    赖,赢也。——《说文》

    赖,取也。——《方言十三》

    先王岂有赖焉。——《国语·周语》。注:“利也。”

    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国语》

    为魏则益,为 秦则不赖矣。——《战国策》

    (3) 又如:赖利(得利)

    (4) 依靠;依赖;依恃、凭藉

    奸人赖赏而富。——《韩非子·诡使》

    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左传·襄公十四年》

    以有补于人君,人君赖之。——《论衡·逢遇》

    而赖吾之德。——《国语·晋语》

    (5) 又

    赖子存之。

    吾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赖肤觉之助。——蔡元培《图画》

    (6) 又如:赖衣求食;赖天(依靠上天的庇卫);赖庇(依靠别人的庇卫)

    (7) 拒绝承认,抵赖 。如:赖债(不承认所欠的债务,或故意拖延不还)

    (8) 耍赖。亦指无赖的作风和行为 。如:赖子(赖皮子,赖皮狗。刁钻撒泼、不讲道理的人)

    (9) 留在某处不肯离开 。如:赖着不走;赖地(躺在地上耍赖)

    (10) 责怪,应该受责。如:这事全赖我

    (11) 〈方〉∶逃 。如:赖学

    副词

    幸而;幸亏 。如:赖得(幸亏,好在);赖是(亏得;幸好);赖蒙(敬词。幸而蒙受)

    形容词

    (1) 不好;坏 。如:赖歹(丑;难看);赖事(坏事);今年的庄稼长得真不赖

    (2) 通“懒”。懒惰

    富岁子弟多赖。——《孟子·告子上》

    (3) 又如:赖精(极无赖的人);赖象磕瓜子(歇后语为“解不了饥”)

    名词

    (1) 利;好处

    先王岂有赖焉。——《国语·周语》

    (2) 姓

    英文翻译

    rely, depend on; accuse falsely

    方言集汇

    ◎ 粤语:laai6
    ◎ 潮州话:nai6 lua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