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眦嚼齿

liè zì jiáo chǐ [ lie zi jiao chi]
繁体 裂眥嚼齒
注音 ㄌ一ㄝˋ ㄗˋ ㄐ一ㄠˊ ㄔ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眦:眼眶。瞪眼欲裂,牙齿紧咬。比喻愤怒到了极点。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陆游《跋傅给事帖》:“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

成语用法

裂眦嚼齿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愤怒时。

裂眦嚼齿的国语词典

眼眶张裂,咬牙切齿。形容极其愤怒。

裂眦嚼齿的网络释义

裂眦嚼齿

  • 裂眦嚼齿,读音liè zì jiáo chǐ,汉语成语,是指瞪眼欲裂,紧咬牙齿。形容愤怒到极点。出自《跋傅给事帖》。
  • 裂眦嚼齿造句

    眼睁睁望着差十几步到山寨,却进退皆受阻,千户裂眦嚼齿“督战队!”。
    族长裂眦嚼齿,狠狠的瞪了马武今日起,将马厉逐出马族,再踏足马门,格杀勿论。
    凯雷停下来邹着眉头冥思苦想了一番,裂眦嚼齿的说将这个地方的地图弄出来,一位士兵快速的拿出电脑快速的将卫星地图打开。
    王遵气得裂眦嚼齿,浑身颤抖地说“是,你是天生的大将军!我们都是贱命一条,无名虫豸!我们都是活该!”。
    他便是裂眦嚼齿,好似发生某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下一刻,其双手紧握,整个身体不断的颤抖了起来。

    汉字详情

    部首: 623
    笔画: 12
    五笔: GQJE

    英文翻译

    split, crack, break open; rend
    [zi]
    部首: 512
    笔画: 11
    五笔: HHXN
    五行:
    仓颉: BUYMP
    四角: 6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此声。本义:眼角)

    (2) 同本义

    眥,目厓也。——《说文》

    拭眥扬眉而望之。——《列子·汤问》

    目赤痛眥疡。——《素问·气交变大论》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3) 泛指眼睛 。如:眦占(侧目而视);眦血(眼睛瞪裂而流出的血);眦决(眦裂);眦诟(眼屎);眦泪(眼泪)

    (4) 眼眶

    中必决眦。——司马相如《子虚赋》

    (5) 又如:眦裂(张目怒视,眼眶破裂)

    英文翻译

    corner of the eyes, eyesockets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梅县腔] zii1
    ◎ 潮州话:徐余5 又 之余3 ,ce5 ze3(tshûr tsùr) [潮阳]cu5 zu3(tshû ts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士懈佳開去聲開口二等zreh/draehdʒʰai
    jiáo,jué,jiào [jiao,jue]
    部首: 319
    笔画: 20
    五笔: KELF
    五行:
    仓颉: RBWI
    四角: 62046

    详细解释

    jiáo

    动词

    (1) (形声。从口,爵声。本义:以牙磨碎食物)

    (2) 同本义

    嚼,削也。——《释名》

    嚼,噬嚼也。——《玉篇》

    (3) 又如:嚼蜡(多指文章或讲话没有滋味,没有意思);嚼吞(咀嚼吞食);嚼咽(咀嚼吞咽);嚼头(经得起咀嚼的厚味(多用比喻义))

    (4) 吃 。如:嚼作(吃喝);嚼食(吃东西,吃喝);嚼啜(吃喝);嚼蔬(吃蔬菜度日,形容饮食粗劣)

    (5) 剥蚀、蛀蚀、冲蚀或冰川侵蚀

    水嚼沙洲树出根。——宋· 真山民《朱溪涧》

    (6) 干杯

    复嚼者,京都饮酒相强之辞也。——《续汉书·五行志》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疆必灌之。——《史记》

    (7) 咬。如:嚼食(咬食);嚼啮(咬啮);嚼齿,嚼穿龈血(均形容愤恨已极之状)

    (8) 比喻吃用 。如:嚼本(坐吃本钱);嚼民(剥削人民)

    (9) 乱说话 。如:嚼蛆(骂人话。胡说八道);嚼说(议论,说三道四);嚼牙(说撮弄是非的话;爱挑锡或说别人的坏话)

    (10) 吟赏,玩味 。如:嚼羽(调弄音律;吟讨作赋);嚼味(咀嚼品味);嚼征(调弄音律)

    (11) 唠叨 。如:嚼念(絮聒,唠叨)

    (12) 另见 jiào;jué

    jiào

    (1) ——“倒嚼”( dǎojiào):即牛羊等动物的反刍

    (2) 另见 jiáo;jué

    jué

    名词

    (1) 义同“嚼( 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嚼,噬嚼也。——《玉篇》

    咀啮曰嚼。——《通俗文》

    牛曰齝。——《尔雅·释兽》。注:“食之已久,复出嚼之。”

    (2) 又如:咀嚼;嚼血(嚼唇出血);过屠门而大嚼

    (3) 另见 jiáo;jiào

    英文翻译

    prattle, be glib

    方言集汇

    ◎ 粤语:ziu6 zoek3 zoek6
    ◎ 客家话:[宝安腔] ziok7 ciau3 [梅县腔] ciau5 [东莞腔] ziok7 [客英字典] ziok7 ciau5 [台湾四县腔] ziok7 tsio5 ziau3 cia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jiog5 qiau4 [海陆丰腔] ziok7 tsio5 ziau3 ci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在爵藥開入聲開口三等ziak/dziakdzʰĭak
    chǐ [chi]
    部首: 803
    笔画: 8
    五笔: HWBJ
    五行:
    仓颉: YMUO
    四角: 21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2) 同本义

    男以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大戴礼记·易本命》

    发堕齿槁。——《素问·上古天真论》。注:“齿为骨余。”

    (3) 又如:齿吻(齿及唇);齿颊(牙齿与脸颊)

    (4) 排列如齿状的物品

    齿革羽毛。——《书·禹贡》。传:“象牙也。”

    (5) 又如:锯齿;梳齿;羊齿(一种植物)

    (6) 指年龄

    齿路马有诛。——《礼记·曲礼》。注:“数年也。”

    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礼记·文王世子》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齿序(年龄的大小顺序);齿力(年龄和体力)

    动词

    (1) 并列,次列

    不敢与诸任齿。——《左传·隐公十一年》。注:“列也。”

    百官以此相齿。——《庄子·天下》

    (2) 又如:齿列(与人同等并列);齿遇(以同等相对待);齿班(并列)

    (3) 谈说,重视 。如:齿及(说及,挂齿);齿牙余论(言词之力;口舌之劳)

    (4) 录用,收纳

    终身不齿。——《礼记·王制》。注:“犹录也。”按,齿有行列者。

    (5) 又如:齿召(予以录用征召);齿用(录用);齿旧(录用旧臣)

    (6) 挡,触

    吾谋适合意,几亦齿奸锋。——宋· 王安石文

    (7) 又如:齿战(上下齿连连相击)

    英文翻译

    teeth; gears, cogs; age; simplified form of the KangXi radical number 211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潮州话:戈衣2(起)徐丸2(耻),ki2 cin2(khí chhíⁿ)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