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饰

huā shì [hua shi]
注音 ㄏㄨㄚ ㄕˋ

词语释义

花饰,用花卉对环境进行美化和装饰;用花作饰品,佩带在人的身上。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装饰性的花纹。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如今还用缎带,圆花饰和扣子精心装饰,这些时新的高雅的后跟让靴子彻底过时。
2、我曾经担心我对婚礼感到不舒服会不会是因为我是个愤世嫉俗者,或是我少了对重大时刻和教堂长凳花饰标志迷恋的女子特有基因。
3、1969年我在撒玛尔罕时,这个清真寺对公众开放,拱门上的花饰陶瓦是我见过的瓦中最绚丽的。
4、巴伐利亚传统规定,鹿皮吊带花饰皮裤是最好的,因为它们能够拉宽拉长,容纳下不断发福的啤酒肚。
5、另外的方法是用布碎做成花饰来装饰服装。
6、过了一会儿,他来到客厅,吉诺曼大姑娘正坐在那里绣她的那些车轮形花饰。
7、她身穿一件带有垫肩的宽松式花饰超短连衣裙,还穿了双平底人字拖鞋。
8、她用围裙把擦手干净后坐了下来,她那卷发和花饰上下弹跳,来回荡漾,“或者像史迪威说的‘埋头快吃’。”
9、这些小姑娘们晃动着她们的马尾,穿着60年代解构几何短裙,也可能是橙色毛毡走出来,带着各种各样孩子气的装饰,尤其是镀银的玫瑰花饰。
10、如果纺织品是你神器的一部分(如在墙上悬挂或花饰),或娃娃服装,只把它们洗干净,如果你认为他们不会运行的颜色。
11、值得一看的还有数目众多的瓷器和来自德国手工作坊的雕刻玻璃器皿、几个房间里的石膏花饰屋顶和大量的家具。
12、图案和花饰也有显著改进。
13、彩饰,图案花饰用装饰图案、小型画或字母对书籍、书页或开头字母进行装饰的艺术或行为。
14、如果在宴会厅举办婚礼,可以从花店订购形式多样的鲜花拱门,让整个花门与现场花饰、嘉宾胸花、新娘捧花交相成趣。
15、花饰字:加上装饰的标准斜体英文大写字母;作装饰用。花饰大写,通常配合斜体小写使用。
16、删除不具吸引力的装饰打扮,如花饰。
17、最棒的是,它的单肩设计有圆形花饰,完美衬托你的姣好面容。
18、花饰,旋曲一种精致的弯曲或卷曲,如用钢笔写成的。
19、公元2世纪时,在蒂沃利哈德良别墅的罗马马赛克壁画上有一篮插花,被认为是最早的花饰艺术。
20、我喜欢带有阿拉伯式花饰的地毯。
21、廊厅平顶为双曲拱顶,饰有典雅的线条和花饰,装饰豪华。
22、与哈扎尔有关的玫瑰花饰、头带、T恤和徽章生意兴隆。
23、全球化的百事球星设计中纹章的盾和花饰具有一种欧洲风格。
25、圆花窗,圆花饰:一种绘制或雕刻成的装饰品,从中心向四周成辐射状伸展并使人联想起玫瑰花的花萼。
26、柱子顶部用灰泥塑成黄、绿花饰和天使等图案进行修饰。
27、将低熔点玻璃颗粒烧附在玻璃器皿表面,然后涂施金花或其他贵金属花饰。介绍了这种装饰的工艺过程。
28、演奏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花饰,也可以选择是否装拾音器。

花饰造句

廊厅平顶为双曲拱顶,饰有典雅的线条和花饰,装饰豪华。
帽章:一种装饰品,例如玫瑰花饰或锻带的结,通常戴在帽子上作为徽章。
入口门廊为哥特式尖券造型,高两层,门洞上部缀有精美的石雕花饰,是近代西式风格建筑中难得的精品。
“金鱼草”全力打造花饰品知名品牌。
青运会茉莉花饰品,原材料都经过精挑细选。
用或好似用花彩装饰;挂花饰于。
金嵌珐琅花饰化妆盒金嵌钻石手袋。
“天之狼天然石”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天然石马赛克系列产品的企业,产品包括各种规格天然石马赛克、拼花饰线和艺术拼图。
“然而,”我听到它说,“我们的纪念碑及其上的壁画、喷绘玻璃、雕像、山花饰物及中楣总是让人想起储藏的真正的艺术品!”。
让建筑师大为懊恼的是,我们搬进去最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换掉了花饰铅条窗。
彩绘手包、有机食品、植物微景观、押花饰品,手绘展览上的小物件可谓琳琅满目。
我喜欢带有阿拉伯式花饰的地毯。
该手袋呈现出银色的金属光泽与轻柔的流线造型,手挽袋上有晶钻花饰,还配上银色腕带,除了装点手袋,还可摘下当作胸花亦或当作腕花,演绎三种美丽变身。
花饰:插戴新鲜或干燥的植物材料作为身饰或家庭装饰,或作为公共典礼、节庆和宗教仪式的一部分的一种艺术。
花饰字加上装饰的标准斜体英文大写字母;作装饰用。
由于每一朵花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每一件胡姬花饰品都是独一无二之作。
把幸福榨成汁,去搅拌温馨的面粉,加入快乐的调味剂,用真诚的小火烘焙,并配以开心的奶油,点缀各色甜蜜的花饰,做一个蛋糕送给你,祝生日快乐!
回廊屋顶的边上还有木头做的云形花饰垂下来,是不是?
花饰须预先订购,其价格将依据市场标准。
婚庆花艺、家居装饰花艺、手工花饰品、花艺、插花设计。

汉字详情

huā [hua]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WX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OP
四角: 44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2) 草木花的总称

百卉含蘤。——《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杜甫《北征》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

(3) 如:花洞(茂密的花丛。或指花丛深处);花石纲(运送花石的船队);花朝日(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花魂(花的精神、魂魄);花相(芍药的别名。古时品花,群芳中,牡丹品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世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花酒(用花酿成的酒);花气(花朵的香气);花经(品论花卉的书);花历(记载群花开落时期的历法);花口(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4) 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5) 又如:花丁(种花的园丁);花池(庭园中种植花草的地方。一般有矮栏围绕);花草(泛指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6) 特指某一名花

洛人凡花不曰花,独牡丹曰花。——《尘史》

(7) 又如:花王(花中之王。指牡丹);花水(农历二、三月间桃花开放时盛涨的河水。即桃花水);花相(古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8) 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有约》

(9) 又如:花下子(结婚第一夜怀孕而生的孩子);花湖(一种纸牌);花门儿(贴在门上的画);花生彩笔(笔下生花,喻才华横溢)

(10) 喻指美女

娇花巧笑久寂寥。——唐· 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11) 又如:花林粉阵(比喻群集的美女);花枝(比喻美女);花月缘(佳人才子的情缘);花魁娘子(美称妓女)

(12) 喻出卖色相的女子

花娘十二能歌舞。——宋· 梅尧臣《花娘歌》

(13) 又如:花捐(旧时对娼妓所征的税。也叫妓捐、乐户捐);花娘(歌妓。后也指娼妓);花奶奶(旧时对从良妓女的称呼);花曲(指妓院所在处)

(14) 比喻美丽(指人) 。如:花貌(如花之貌。极言其美);花面(美丽如花的脸庞);花嫣柳媚(比喻女子姿容美丽);花容(如花的容貌)

(15) 指女子 。如:花钗(妇人的头饰。同花钿);花黄(古时女子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花鸟星月等形贴在额上,或于额上涂点黄色,如今之抹腮红);花多实少(女儿多,儿子少)

(16) 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别种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多种 形状和颜色的火花,供人观赏 。如:放花;礼花;花炮;花爆(花炮)

(17) 古时妇女贴画在面颊上的装饰 。如:花黄(古时妇女的面饰);花靥(妇女颊上用彩色涂点的妆饰)

(18) 水花。指漩儿 。如:花乳(煎茶时水面浮起的泡沫。俗名“水花”)

(19) 棉花的简称 。如:花田(江浙一带称棉为花,棉田为花田);花桃(即棉桃);花纱(棉花和棉纱合称“花纱”)

(20) 天花 。如:出花儿

(21) 某些动物的幼仔 。如:猪花,鱼花

(22) 作战时受的外伤 。如:挂花

(23) 姓

动词

(1) 开花

朱雀桥边野草花。——刘禹锡《乌衣巷》

未花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花过而采。

平地三月花。

深山中则四月花。

不花而结实。——裴渊《广州记》

(2) 在支付或支出上用掉钱

我不入社花几个钱。——《红楼梦》

(3) 又如:花钱;花用(耗费);花朴朴(隆重铺张;消费大量财物)

(4) 利用一段时间间隔,度过 。如:他每天花三小时学习

形容词

(1) 杂色的,有花纹的 。如:花衫(有花纹的衣衫);花面(刺有花纹的脸面);花瓷(绘饰花纹图案的瓷器,称花瓷);花马(斑驳杂色的马);花猪(一种毛色驳杂的猪);花不楞登(形容颜色错杂。含厌恶意)

(2) 模糊不清

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3) 又如:花镜;花腊搽(犹言昏花模糊)

(4) 虚伪,可以迷惑人 。如:花马吊嘴(花言巧语。同花马掉嘴);花甜蜜嘴(甜言蜜语);花胡哨(花言巧语;虚情假意的敷衍);花活(方言。指花招。欺骗人的狡猾手法)

(5) 像花一样的。形容美丽 。如:花巧(灵巧好看);花花(好看;漂亮);花花柳柳(形容艳丽轻盈的样子);花面(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

(6) 风流浪荡 。如:花脚猫(比喻闲游浪荡、爱串门子的女人);花腿闲汉(指市井无赖。旧时彼辈每于腿上刺花,故称)

(7) 华美 。如:花衣(华美的衣服)

(8) 形容色彩缤纷,繁华 。如:花团锦簇(形容繁华艳丽);花攒锦簇(形容景象鲜艳、色彩缤纷。同花团锦簇);花天锦地(形容都市繁华);花哄(浮华热闹)

英文翻译

flower; blossoms

方言集汇

◎ 粤语:faa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a1 [陆丰腔] fa1 [台湾四县腔] fa1 [梅县腔] fa1 [海陆丰腔] fa1 [客英字典] fa1 [东莞腔] fa1 [宝安腔] fa1 [客语拼音字汇] fa1
◎ 潮州话:何锅1 何娃1 , huê1(hue) hua1(hu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瓜麻二合平聲合口二等xwahrua/xoa
shì [shi]
部首: 328
笔画: 8
五笔: QNTH
五行:
吉凶:
仓颉: NVOLB
四角: 28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2) 同本义

饰,刷也。——《说文》。按,字亦作拭。

凡祭祀,饰其牛牲。——《周礼·地官·封人》

(3) 装饰;修饰

运而有光者,饰也。——《大戴礼记·劝学》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史记·滑稽列传》

豹饰。——《礼记·玉藻》

君子不以绀緅饰。——《论语》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饰车(有彩漆文饰之车。大夫以上所乘);饰说(修饰美巧的文辞)

(5) 掩饰,粉饰

辩足以饰非。——《庄子·盗跖》

饰省宣义。——《史记·秦皇纪》。正义:谓文饰也。”

皆以情对,不能隐饰。——《汉书·范谤传》

(6) 又如:饰非(明知其过失而加以掩饰);饰诈(矫饰诈伪);饰智(设巧使诈以欺骗他人);饰过(掩饰过失);饰伪(矫饰和虚伪);饰非遂过(知过不改而更加掩饰,因使错误形成)

(7) 表扬,奖励

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荀子·王制》

(8) 又如:饰终(古代表扬死者尊荣的典礼);饰擢(奖励才能之士并加以拔擢任用)

(9) 通“饬”。整饬;整治

凡祭祀饰其牛牲。——《周礼·地官·封人》

欲民之有耻,则小耻不可不饰也。——《管子·权修》

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荀子·王制》

古者大国过小邑,小邑必饰城而请罪。——《谷梁传·襄公二十五年》

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贾谊《过秦论》

名词

(1) 饰物,装饰品

青黄刻镂之饰。——《墨子·辞过》

同舍生皆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首饰;衣饰;花饰;窗饰;饰巾(戴头巾为饰,而不加冠冕)

英文翻译

decorate, ornament, adorn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