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房

bǔ fáng [ bu fang]
注音 ㄅㄨˇ ㄈㄤˊ

词语释义

捕房 bǔfáng

(1) 见“巡捕房”

police station

词语解释

  1. 指巡捕房或警察署。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我一同到了捕房,做了原告。”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八:“但此种演讲队一入租界,租界捕房即加逮捕。”

  2. 指巡捕。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引证解释

⒈ 指巡捕房或警察署。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我一同到了捕房,做了原告。”
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八:“但此种演讲队一入租界,租界捕房即加逮捕。”

⒉ 指巡捕。

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捕房的国语词典

巡捕房的简称。参见「巡捕房」条。

捕房造句

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暗投了。
隆昌公寓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是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部分,由英国人设计建造。
县一级的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不变,但刑房只管审案,对接乡的司法局,捕盗职能独立出来成立巡捕房。
乞丐带到县衙,而是直接到了刑捕房,叫人传口信说“情况危急,速速赶来”。
末后到底连我的包车夫和车子都带进捕房去。
露兰春是黄金荣某个徒弟的养女,从小跟着当巡捕房翻译的养父经常去黄府拜访。
写信人是“五卅惨案”中残杀爱国群众的“公共租界”巡捕房的“捕头”一类人,名叫洛黎斯密斯,收信人叫罕克。
至于下午下了班的时候,在狄思威路捕房,他还看到了当天的《警务日报》,上面也有他的大名……
他曾是南京黄克强部下团长,南京被张大辫攻陷后,才带着一帮徒手士兵跑到上海,生活无着,就组织了一个打架团,自名为包打架,专和巡捕房的包探作对。
收了钱后,巡捕房很快就把顾顺章等人释放出来。
郭捕头领命出来,回到捕房,叫过几个捕快,然后一一做了吩咐。
当时,天津人称租界的警察机构为“巡捕房”,称中国警察为“华捕”,称英法意等国警察为“西捕”。
自从吴飞扬吴大人当上咱们扬州缉捕房总捕头后,数度严打,治安已经好很多了,现在我们清江县,别说山大王了,就是劫径的贼人都鲜少听闻!
林黛玉与天仙茶园武伶赵小廉在愚园、张园幽会时,被该处骑马印捕撞中,并扭获至巡捕房。
杜月笙此举,不仅为法界赌台扫除一大障碍,也替法捕房减少了大量鸡零狗碎的劫案,总探长黄金荣越发可以高枕无忧。
子生赶到巡捕房,老谭似乎在等着他。
最后,其凄惨状况令巡捕房的“捕头”们失声痛哭,最终决定“放他走”。
那时公共租界总巡捕房很注意我的行动,派中西包探“钉梢”。
此外,还有诸如江北巡捕房,采用中国传统结构建筑,但在外立面上有西洋式混凝土磨石子制的仿古罗马科林斯柱式。
胡雪岩则写了张条子给巡捕房的黄太守,内有“此案决非外贼行窃”,“请分别讯究”等语。

汉字详情

[bu]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GEY
五行:
仓颉: QIJB
四角: 53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2) 同本义

捕,取也。——《说文》

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汉书·灌夫传》

吏无追甫之苦。——《汉书·韩延寿传》

变斗杀伤捕伍邻。——《急就篇》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史记·吴王濞列传》

捕鼠不如狸狌。——《庄子·秋水》

捕影而视之。——《周髀算经》

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捕者既不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而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捕鱼;捕快(旧时官府中专事捉拿强盗的差役);捕书(清代地方衙门掌管捕捉罪犯的书吏);捕生(捕捉野生动物)

(4) 追寻,搜寻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诏使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捕援(索求推举)

名词

(1) 旧时衙门担任缉捕的差役 。如:捕厅(称州、县官署的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等。多负责缉捕盗匪);捕头(巡捕的头目)

(2) 姓

英文翻译

arrest, catch, seiz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6
◎ 客家话:[梅县腔] pu5 [海陆丰腔] pu6 pu3 [客英字典] pu5 [沙头角腔] pu3 [东莞腔] pu5 [宝安腔]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3 [台湾四县腔] pu5 p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故去聲開口一等bʰuboh/buh
fáng [fang]
部首: 413
笔画: 8
五笔: YNY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SYHS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2)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房,室在傍者也。——《说文》

房,室旁夹室也。——《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 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

记宰夫宴出自东房。——《仪礼·乡食礼》

在东房。——《书·顾命》

郤子登,妇人笑于房。——《左传·宣公十七年》

(3) 又如:厢房(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房植(房室四角的柱);房奥(房室之深处)

(4) 泛指房屋

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庄子·知北游》

(5) 又如:库房(储存财物的房屋);住房;私房;房宇(屋宇,房子)

(6) 房间

店主王公迎接了,慌忙指派房头,堆放行旅。——《古今说》

(7) 又如:房卧(卧房;嫁妆);房头(房间);房户(房间门窗)

(8) 官署及办公处所 。如:房科(旧时官衙里的下级办事人员);房省(宫室,官署)。又指明清乡、会试分房阅卷处所。亦指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如:房书(八股文的选集,所选的是进士的文章);房考(亦称“房官”。明清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房差(房考官的差使)

(9) 祠堂;庙宇 。如:房祀(祠堂,庙宇);房庙(祠堂、庙宇)

(10) 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

蜂房不容鹄卵。——《淮南子·泛论》

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

(11) 又如:心房;蛎房

(12) 房族及其宗支的单位

我有个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爷。——《儒林外史》

(13) 房族,近支宗亲。如:房亲(指家族近支宗亲);房分(家族的分支);房长(家族内各房的掌管人);房分兄弟(同宗而非嫡亲的堂房弟弟)

(14) 宗族分支单位。如:房头;左房;次房

(15) 妻室

本房的丫環忙捧上茶子。——《红楼梦》

(16) 又如:正房;偏房;填房;房内(妻子);房老(僧之妻)

(17)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如:茶房;门房;账房;房牙子(以说合房产买卖或租赁为职业的人)

(18) 铺子或商店 。如:药房

(19) 箭袋,箭筒 。如:房箙(盛箭之器)

(20) 俎,祭器

神来饷,房俎陈。——《清史稿》

(2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 。如:房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之第四宿);房星(星宿名。即房宿。古时以之象征天马);房心(二十作宿中房宿和心宿的并称);房驷(即房宿);房灵(房星之神,房星)

(22) 姓

量词

(1) 用于植物的果实等物,相当于“串”、“个”

今有马乳蒲萄,一房长二尺余。——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用于妻妾,相当于“个”

只我家相公要讨一房侧室。——《古今小说》

英文翻译

house, building; room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fo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piong2 [海陆丰腔] fong2 [梅县腔]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宝安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ʰĭwaŋbyang/b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