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

cùn tǔ [ cun tu]
注音 ㄘㄨㄣˋ ㄊ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寸土 cùntǔ

(1) 指很少的一片土地

寸土必争
extremely small piece of land

词语解释

  1. 指极少的土地。

    唐 赵彦昭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诗:“山河寸土尽,宫观尺椽无。”《宋史·地理志五》:“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珊瑚》:“寸土皆非己有,佔赖将以奚为!”

  2. 指极少的泥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剑门关 皆石,无寸土; 潼关 皆土,无拳石。”

引证解释

⒈ 指极少的土地。

唐赵彦昭《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诗:“山河寸土尽,宫观尺椽无。”
《宋史·地理志五》:“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寸土皆非己有,佔赖将以奚为!”

⒉ 指极少的泥土。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剑门关皆石,无寸土; 潼关皆土,无拳石。”

寸土的国语词典

形容土地很小。如:「寸土必争」。《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那知就这粮长役内坏了人家,把房产陆续弄完,传到张权父亲,已是寸土不存。」也作「寸地」。

寸土造句

守土有责,决不能将黑龙江寸土尺地让与敌人……
保卫国家领土要寸土必争。
我们的对敌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我军的方针依然是寸土必争。
告别朝夕相处的如亲人般的乡亲们即将背井离乡的我是那样的恋恋不舍寸土难离。
事关国家尊严,我们寸土必争。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咄咄逼人,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保护国土资源必须严格执法,寸土不让。
国家领土当然寸土必争,纵是弹丸之地,也要死守。
坐南朝北和错落式的建筑排列,加上坚持的超宽楼间距设计,在寸土寸金的稀缺地段,坚持超宽楼间距,以迎接更多的阳光风景,使得业主可以视野开阔心境畅适。
如果我是一面国旗,我将飘扬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牢记日寇侵华史,一九三七是见证。刻骨铭心永不忘,国耻家仇后人记。振兴中华东方雄,战争一去不复返。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保家卫国寸土不让。
在京城这个寸土寸金又虎踞龙盘的地方,林束家实在算不上富裕。
???????尤其是对于周天子的肱股郑国来说,虢、郐的寸土明显与其大国地位不相吻合。
一寸土地一寸金,祖祖辈辈勤耕耘。荒山改变成良田,粮食丰收佑子孙。过度开发毁良田,后代子孙骂声闻。土地是我们生命线,保护土地不容缓。全国土地日,保护土地资源,就是捍卫我们。
想念像春风,吹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问候像细雨,滋润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微笑像阳光,温暖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祝福像花香,芬芳生活的每一寸土地。愿你你世界时刻温暖如春,明艳如春。
党啊,亲爱的妈妈,您是东方升起的一轮朝霞,晨曦中我们沐浴着您明媚的霞光;您是一缕春风,轻轻地吹拂着神州每一寸土地;您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不断前行;您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幸福成长。
船户人家靠水吃水,是以也不上岸耕种,自然身无寸土了,偶尔遇到某地货物短缺,我等帮忙运送些土特产,那也是有的,只是本小利微,嘿嘿,不值一提。
联合包裹公司和敦豪强调它们将要签订的合同只覆盖空中运输,在其他领域它们仍然是寸土不让的。包括地面业务的揽集和运输。
鱼离不开水,生命与之相依;鸟儿离不开树,生命无处栖息;人类离不开土地,生命靠它补给。爱护土地,为了生命的延续。全国土地日,珍惜每一寸土地吧!

汉字详情

cùn [cun]
部首: 307
笔画: 3
五笔: FGHY
五行:
吉凶:
仓颉: DI
四角: 403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2) ∶寸口的简称

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说文》。按,十发为程,而当一分,十分为寸。

布指知寸。——《大载礼记·主言》

肤寸而合。——《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3) 又如:寸田(三丹田);寸关尺(中医指寸口、关上、尺中的简称)

(4)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寸男尺女(一男半女)。又指用于针灸取穴中的相对长度单位,如两乳头之间是8寸

脐下3寸是关元

形容词

(1) 引申为极短

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而皇上手无寸柄,无所为计。——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寸幅(短信);寸旬(极短的时间);寸铁(形容短小的兵器)

(3) 形容极小的 。如:寸土必争;寸愿(微小的心愿);寸田(人胸中方寸之地。用以比喻心);寸进(形容进步极少);寸缕(极少的布制)

动词

协助

两条棍响振天关,不见输赢皆傍寸。——《西游记》

英文翻译

inch; small, tiny; KangXi radical 41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3
◎ 客家话:[梅县腔] cun5 [宝安腔] cun5 [客语拼音字汇] cun4 [台湾四县腔] cun5 [客英字典] cun5 [东莞腔] cun5 [沙头角腔] cun5 [海陆丰腔] cun5 [陆丰腔] c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六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倉困去聲合口一等chuonh/cuonntsʰuən
[tu]
部首: 334
笔画: 3
五笔: FF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
四角: 4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

百谷草木丽乎土。——《易·彖传》

禹敷土。——《书·禹贡》

辨十有二土之名物。——《周礼·大司徒》

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

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不若燔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土膏微润。——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土粉(粉刷墙壁用的白垩土);土力(土壤肥沃的程度);土化(施肥使土壤肥沃);土坷拉(土块);土山(泥土堆积成的山);土城(土筑之城);土堡(用土石筑成的碉堡);土堰(土筑成的拦水坝);土阶茅屋(谓居住俭朴)。又指炼金术者的四大元素之一和五行之一。如:水、火、木、金、土

(4) 土地

甘食其土之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土工(从事挖土埋人工作的人);土宇(土地住宅);土田(土地田畴);土功(治水土的工程);土作(土木工程);土薄(土地硗薄);守土有责;土公(土地神)

(6) 尘土 。如:土雨(飞扬的尘土);他鞋上都是土

(7) 领土,国土

天府之土。——《三国志·诸葛亮传》

北土禾平。——《资治通鉴》

能守其土。——宋· 苏洵《六国论》

守土吏或降。——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8) 又如:土疆(领土);土境(领土,国土)

(9) 乡土,居处。某人的出生地、出身地、居住地或国籍地 。如:故土;土棍(地方上的无赖、地痞);土团(乡里的自卫组织);土豪(乡里仗势欺人的人);土风(乡土歌谣);土思(思念故乡);土宇(乡土和屋宅)

(10) 坟墓 。如:土眼(坟);土中人(坟中人);土中宅(坟墓);土骨堆(坟)

(11) 烟土,粗制的鸦片 。如:土栈(贩运、囤积鸦片烟的商行);运土

(12) 平原,平地 。如:土国(地处平原的国家)

(13) 田

土,田也。——《尔雅》。郝懿行义疏:土为田之大名,田为已耕之土。对文则别,散则通也。

(14) 中医学上指脾

不想春气渐深,肝木克了脾土,每日只吃两碗米汤,卧床不起。——《儒林外史》

(15) 土地神。后作“社”

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16)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

(17) 姓

形容词

(1) 本地的;本国的;地方的 。如:土兵(地方兵;民兵);土帮(当地人结成的团伙);土货(本地出产的货品);土酥(本地产的酒);土音(本地语音);土兵(地方兵)

(2) 指民间延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区别于“洋”)。如:土栈(经营土特产品的商行);土造,土制(土法制造);土法;土纸

(3) 属于或关于普通语言的 。如:土白(土话;方言);欧洲的几种土语

(4) 俗气的,不合潮流的。如:土头土脑;土里土气的

动词

(1) 测量土地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周礼·地宫·大司徒》

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周礼·考工记·玉人》。郑玄注:土,犹度也。

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谷梁传·僖公四年》

(2) 吐

土,泻也。——《广雅》。王念孙疏证:土之为言吐也。

英文翻译

soil, earth; items made of earth

方言集汇

◎ 粤语:tou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tu3 [陆丰腔] tu3 [梅县腔] tu3 [东莞腔] tu3 [客英字典] tu3 [宝安腔] tu3 [沙头角腔] tu3 [台湾四县腔] tu3 tu2 [海陆丰腔] tu3 tu2
◎ 潮州话:tou2(thó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魯上聲開口一等tʰuthox/thuu

寸土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