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

dà gū [ da gu]
注音 ㄉㄚˋ ㄍㄨ

词语释义

山名﹐即大孤山﹐在江西鄱阳湖中。 称夫之姐。

词语解释

  1. 山名,即 大孤山 ,在 江西 鄱阳湖 中。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 西江 中有两山孤拔,号大者为 大孤 ,小者为 小孤 ……后人语讹,作姑姊之姑,创祠山上,塑像艷丽。”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 康郎 、 大姑 ,似螺嵌冰盘;万点风帆,若蝇矢集镜。”参见“ 大孤山 ”。

  2. 称夫之姐。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即大孤山,在江西鄱阳湖中。参见“大孤山”。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西江中有两山孤拔,号大者为大孤,小者为小孤 ……后人语讹,作姑姊之姑,创祠山上,塑像艷丽。”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双髻道人》:“康郎、大姑,似螺嵌冰盘;万点风帆,若蝇矢集镜。”

⒉ 称夫之姐。

大姑的国语词典

对妇女的尊称。

大姑的网络释义

大姑

  • 大姑是汉语词汇,出自《北梦琐言》,解释为称父之大姐。
  • 大姑的翻译

    英语: father's oldest sister, husband's older sister, sister-in-law
    德语: ältere Schwester des Vaters
    法语: belle-soeur

    大姑造句

    亲戚真的来了,是大姑妈,是来看我的爷爷的。
    老二去了南方,一路招花引蝶,到处寻蜜猎鲜,白日里调笑戏谑,大姑娘小媳妇全不放过,更秉承着不耻下问的精神,与老一辈“精”。
    虽然吴正莲和丈夫的家距大姑子侯贵萍家很近,就在过一条马路的对面山坡上,但是她却更喜欢和小姑侯贵芬一起。
    现在的容韵琳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姑娘,仍在校读书,已经很少出现在观众视线中了。
    他们的大姑和小堂弟,还在接受治疗。
    他跟根芳,他老娘还没有数呢,他老娘要是知道了,要跳脚的,说起来,大姑娘不要,找个二婚头,总归不大好听的。
    药方上有十来味药,算不上复杂,根据沈大姑娘的病情,这个方子先吃七天,然后看情况加减,应该有把握能治好她的面油风。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你已经变成大姑娘了,从此,你失去了儿童节。不过,妇女节在向你走来,它们等级都是一样的,你就凑合过吧!提前祝你妇女节快乐!
    许岭借口帮意外身亡的妹妹讨公道,闯入妹妹的大姑子家,打砸家电,毁坏家具,强行设置灵堂。
    后来我们回到家看见大姑丈带着宝宝在池塘边。
    远琴近到似曾相识,窑上之人不由挺身凝听,那茅屋之中晚炊忙碌的主妇,也个吸引出门来探,由此感怀而神伤,想那大姑之瑶琴,已然地下埋葬有日了。
    董璇饰演的马可是无忧无虑、没心没肺、浪漫至上的女孩,从小娇生惯养的她到了婆婆家却四处碰壁,帮助大姑子的恋情更让婆婆对她看不上眼。
    走过路过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忍不住纷纷侧目而视。
    郁金香的花瓣是金黄色,叶片像个小女孩的舞裙随风飘动。金黄色且带有一点嫩绿的花瓣像小鹰儿娇嫩的皮肤,那些已经展开的花瓣像爸爸妈妈一样保护着小宝宝。有些已经长成漂亮的大姑娘的花朵,像美丽的公主活泼可爱。
    北京城,从关外想要打进来那是堪比登天,但是若从内部开始却又像弱不禁风的大姑娘,直若不设防,失之易如反掌。
    我看不如叫史家大丫头来问问,她家里不是供着仙堂呢么。
    另外,江峰的大姑江书琴与她两个女儿,她们都安排了收入很高的工作,日子过了比以前红火多了,时不时也过来串门陪着江母聊天。
    姑嫂俩像是亲姐妹,四邻五舍像是亲骨肉,在老人病重之后“熬天数”的当空里,大姑姐掏着心窝子说真心话,说得两人抱头痛哭。
    日出像大姑娘上花轿的脸,红彤彤的。
    别看他都二十多岁了,可一同生人说话就忸怩不安,像个大姑娘。

    汉字详情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gu]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VD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JR
    四角: 444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古声。本义:丈夫的母亲)

    (2) 同本义

    姑,夫母也。——《说文》

    姑在则曰君姑,姑殁则曰先姑。又,妇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尔雅》

    如母而非母也,姑也。——《白虎通》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公婆)爱其子,不能御。——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翁姑;姑嫜(古时妻子对丈夫父母的称呼,即公婆)

    (4) 父亲的姐妹

    父之姊妹为姑。——《尔雅》

    问我诸姑。——《诗·邶风·泉水》

    姪其从姑。——《左传·僖公十五年》

    (5) 又如:姑舅(姑母和舅父);姑姊(父之姐);姑姑;姑婿

    (6) 丈夫的姐妹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姑嫂;小姑(丈夫的妹妹)

    (8) 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 。如:尼姑(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道姑(女道士);三姑六婆

    (9) 少女 。如:村姑;姑娘家

    (10) 娘家称已经出嫁的女子 。如:姑太太(已嫁的长辈女子)

    副词

    (1) 姑且,暂且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姑置勿论

    动词

    (1) 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如:姑容(姑息宽容);姑恕(姑息宽容);姑纵(姑息放纵);姑徇(姑息徇私)

    (2) 通“诂”( )。诂训。以通行的文字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管子·心术》

    (3) 吸饮

    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孟子·滕文公上》

    英文翻译

    father's sister; husband's m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1 [海陆丰腔] gu1 [梅县腔] gu1 [东莞腔] g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台湾四县腔] gu1 [客英字典] gu1 [宝安腔] gu1 [陆丰腔] g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胡平聲開口一等kuko/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