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

èr bā [ er ba]
注音 ㄦˋ ㄅㄚ

词语释义

十六岁。

词语解释

  1. 即十六。十六人。古代歌舞分为两列,每列八人。

    《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 杜预 注:“十六人。”。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黛娥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清 龚自珍 《霓裳中序》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2. 即十六。农历每月十六日。

    南朝 宋 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宋 权德舆 《秋闺月》诗:“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宋 苏轼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词:“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3. 即十六。十六岁。谓正当青春年少,多言女子。

    南朝 陈 徐陵 《杂曲》:“二八年时不忧度,房边得宠谁相妬。” 宋 苏轼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 渭城 歌。”

  4. 八元、八恺的合称。

    《文选·张衡<思玄赋>》:“幸二八之遌 虞 兮,嘉 傅説 之生 殷 。”旧注:“二八,八愷,八元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参见“ 八元 ”、“ 八愷 ”。

  5. 特指农历正月十八日。

    《中国谚语资料》:“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收成。”原注:“二八,正月十八。”

  6. “二八三八”的略语,合为“五八”,因用作“井”的隐语。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七:“ 钱昭度 有《食梨》诗云:‘西南片月充肠冷,二八飞泉绕齿寒。’予读《乐府解题》‘井谜’云:二八三八,飞泉仰流,盖二八三八为五八,五八四十也,四十为井字。”

引证解释

⒈ 即十六。十六人。古代歌舞分为两列,每列八人。

《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
杜预注:“十六人。”
。 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黛娥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清龚自珍《霓裳中序》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⒉ 即十六。农历每月十六日。

南朝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宋权德舆《秋闺月》诗:“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宋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词:“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⒊ 即十六。十六岁。谓正当青春年少,多言女子。

南朝陈徐陵《杂曲》:“二八年时不忧度,房边得宠谁相妬。”
宋苏轼《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⒋ 八元、八恺的合称。参见“八元”、“八愷”。

《文选·张衡<思玄赋>》:“幸二八之遌虞兮,嘉傅説之生殷。”
旧注:“二八,八愷,八元也。”
晋左思《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
唐刘知几《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

⒌ 特指农历正月十八日。

《中国谚语资料》:“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收成。”
原注:“二八,正月十八。”

⒍ “二八三八”的略语,合为“五八”,因用作“井”的隐语。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七:“钱昭度有《食梨》诗云:‘西南片月充肠冷,二八飞泉绕齿寒。’予读《乐府解题》‘井谜’云:二八三八,飞泉仰流,盖二八三八为五八,五八四十也,四十为井字。”

二八的国语词典

十六人。

二八的网络释义

二八

  • 二八,汉语词汇。
  • 拼音:èr bā
  • 注音:ㄦˋ ㄅㄚ
  • 延伸:二八定律、年方二八
  • 二八的翻译

    英语: 16, sixteen
    法语: 16, seize

    二八造句

    莺飞燕舞三月春,二八佳人色倾城。
    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她已经不是二八女郎而是三八大姑娘了,那时候提出了许多“跨世纪的口号”。
    那时她身子还小,正是二八年华豆蔻梢头,出落得如水葱一般娇嫩,本应是择佳婿觅良偶的大好时候。
    而江南丝竹,则成了对江南民间器乐的统称,它是适宜“二八女郎执红牙板”而歌的,清韵流丽。
    无能为役忘敌寇,有加无已辱中华——“一·二八”淞沪抗战后记。
    她似正值二八年华,柳叶眉,丹凤眼,拥倾国倾城之姿,略显妩媚之中,神色却又异常凌厉。
    明明是二八年华,给人的感觉却是那样的悲凉,拥有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沧桑。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妇女节,祝天下的老美女、大美女、小美女三八节快乐!收到我的短信请大笑三声,你就会爱情发、发、发,事业发、发、发!
    而戊巳黄婆,则日引着明眸皓齿的三九郎君,与绿鬓朱颜的二八姹女,时时调笑于葛洪鼎炉之前。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但林修然革命立场十分坚定,毫不动摇,拼命摇着头,就是不干,仿佛一位参透了女色、明白“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二二八国家纪念馆庭院广场。
    颜家龙,一九二八年生,湖南涟源人。
    二零零四年以前,基金会以赔偿和抚慰为主要业务,平反二二八受难者的名誉。
    小昭是金花婆婆之女,有着波斯血统,正逢二八年华,温柔婉约,善解人意,且能忍辱负重,为了潜入明教卧底,不惜任劳任怨。
    师傅在巴山城有个朋友,铁算盘——张一品,此人最小的女儿小名翠儿,年方二八,按我猜想……
    巴基斯坦女神童二八年华夭折。
    这种盲动主义的行动曾经在一九二七年底流行过,到了一九二八年初渐渐地停止了下来。但有些党员也还存在着这种情绪。
    李花结子正逢春,牛鸣二八倒插丁,螺角倒吹也无声。
    苏学士的词,同样适合二八佳人,芊芊玉手执红板抚瑶琴,浅吟低唱!冷月、篝火照着聂小倩的一袭白衣,如月之灵,火之精。

    汉字详情

    èr [er]
    部首: 210
    笔画: 2
    五笔: FG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M
    四角: 101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二星(银子二钱。星,秤杆上的记数点);二天(再嫁;嫁二夫)

    (4) 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 。如:一百二

    (5) 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 。如:八千二

    (6) 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 。如:四万二

    (7) 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8) 又如:二手(副手,二把手);二尹(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二舍(二公子,二少爷。舍:舍人。原为官名,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二甲(殿试的第二等);二门(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

    形容词

    (1) 两样;有区别 。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

    (2) 不专一;不忠诚 。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英文翻译

    two; twic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6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沙头角腔] gni5 [陆丰腔] gni6 [梅县腔] ngi5 ng5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ngi5 [宝安腔] ngi5 [东莞腔] ngi5
    ◎ 潮州话:no6 (nõⁿ ) ri7 今又音r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而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njiih/rihnʑi
    [ba]
    部首: 201
    笔画: 2
    五笔: W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 江、 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数量词

    (1) 七加一的和

    八,数也。——《玉篇》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

    八者,维纲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

    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左传·襄公九年》

    八眉者,如八字。——《尚书大传》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八音克谐。——《书·舜典》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八世。——《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

    (2) 又如: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八拜(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

    (3) 常表次第,即第八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

    (4) 又如:八世;八年

    英文翻译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t3
    ◎ 客家话:[陆丰腔] bat7 [沙头角腔] bat7 [海陆丰腔] bat7 [客英字典] bat7 [台湾四县腔] bat7 [梅县腔] bat7 [宝安腔] bat7 [客语拼音字汇] bad5 [东莞腔] bat7
    ◎ 潮州话:boih4 (poi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拔鎋開入聲開口二等pætpret/p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