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窝

lóng wō [ long wo]
繁体 龍窩
注音 ㄌㄨㄥˊ ㄨㄛ

词语释义

龙的居处。

词语解释

  1. 龙的居处。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楚阳龙窝》:“ 吴兴 郑伯膺 监 楚州 盐场曹局,与海絶近。尝观龙挂,或为黄金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黑,蜿蜒夭矫,随云升降,但不覿其头角。土人云:‘最畏龙窝,每出则必有涨潦,大为盐卤之害。’一旦,忽见之,乃平地竇出一巨穴,傍穿深覈,盖龙出入处也。” 清 陈维崧 《青玉案·移寓积翠阁用艺香词韵》词:“天风澒洞,吹完今古,只剩龙窝住。”

引证解释

⒈ 龙的居处。

宋洪迈《夷坚支志景·楚阳龙窝》:“吴兴郑伯膺监楚州盐场曹局,与海絶近。尝观龙挂,或为黄金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黑,蜿蜒夭矫,随云升降,但不覿其头角。土人云:‘最畏龙窝,每出则必有涨潦,大为盐卤之害。’一旦,忽见之,乃平地竇出一巨穴,傍穿深覈,盖龙出入处也。”
清陈维崧《青玉案·移寓积翠阁用艺香词韵》词:“天风澒洞,吹完今古,只剩龙窝住。”

龙窝的网络释义

龙窝

  • 龙窝,中国镇名,在多地有分布。
  • 汉字详情

    ló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5
    五笔: D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KP
    四角: 43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方〉∶ 歪扭不圆 。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英文翻译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

    [wo]
    部首: 523
    笔画: 12
    五笔: PWKW
    五行:
    仓颉: JCROB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鸟兽昆虫的巢穴 。如:鸡窝;鸟窝

    (2) 巢穴,窟,尤指用作隐藏或避难用的洞穴

    窩,穴居也。——《集韵》

    (3) 又如:贼窝;土匪窝;窝窝凹凹(偏僻处)

    (4) 身体表面的天然凹隐 。如:心窝;酒窝;胳肢窝

    (5) 借指人的安身处 。如:窝里炮(只能在家里发威风,自相攻击);安乐窝;窝家(暗娼接客处);窝铺(用草、树枝搭的草屋);窝风所在(避风处)

    (6) 指人或物体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如:窝坨儿(地方;地点);这炉子真碍事,给它挪个窝儿

    (7) 物成团或簇。亦指事物集中处 。如:窝弓(安在草丛中的伏弓,用以射杀野兽);草长成窝

    量词

    (1) 一胎多仔的动物一次下的羔子 。如:一窝十只小猪

    (2) 一次孵出的后代,单个生育期产出的后代 。如:一窝小鸡

    动词

    (1) 窝藏;隐匿 。如:窝逃(窝藏逃犯);窝顿(窝藏);窝隐 (窝藏);窝户(藏匿罪犯、赃物或违禁品的人家);窝囤(窝藏违禁品或赃物的地方);窝娼(窝藏娼妓);窝留(藏匿收客);窝盗(藏匿盗贼);窝赌(聚众或包庇赌博)

    (2) 弯曲 。如:把铁丝窝个圆圈

    (3) 折转 。如:窝脖(方言。缩头。比喻往回逃跑)

    (4) 蜷伏

    咕唧也窝在那里了。——《儿女英雄传》

    (5) 胡乱裹缠、蒙盖

    冷冰冰窝着被儿,呆答答靠着枕头。——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

    (6) 郁积而得不到发作或发挥 。如:窝别(烦闷;憋);窝过心(受过委屈);窝心酒(犹闷酒)

    (7) 陷

    那三儿只叫得一声,“我的妈呀!”镗,把个铜旋子扔了;咕咕,也窝在那里了。——《儿女英雄传》

    (8) 撮,噘

    只见陶三窝起嘴唇,打了两个胡哨,外面又进来两三个大汉。——《老残游记》

    (9) 团弄,卷

    须臾,剃下发来,窝作一团,塞在那柜纥络里。——《西游记》

    英文翻译

    nest; cave, den; hiding place

    方言集汇

    ◎ 粤语:wo1
    ◎ 潮州话:o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