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盘虎踞

lóng pán hǔ jù [ long pan hu ju]
繁体 龍盤虎踞
注音 ㄌㄨㄥˊ ㄆㄢˊ ㄏㄨˇ ㄐㄨ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亦作“龙蟠虎踞”。

《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

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

借指南京

喻斑斓的纹理。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汉 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成语辨析

踞;不能写作“据”。

成语用法

龙盘虎踞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龙蟠虎踞”。

⒉ 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

《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覩秣陵山阜,叹曰:‘ 钟山龙盘, 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四:“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元庾天锡《黄莺儿》套曲:“残照底西风老树,据秦淮终是帝王都。爱山围水绕,龙蟠虎踞,依稀覩, 六朝风物。”
明徐霖《绣襦记·结伴毘陵》:“过前村长安近,龙盘虎踞帝王城,十里楼臺绕庆云。”

⒊ 借指南京。

明张煌言《师入太平府》诗:“此去神京原咫尺,龙蟠虎踞待重光。”

⒋ 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

唐欧阳詹《曲江池记》:“真主巍巍,龙盘虎踞。”
《三国演义》第一〇八回:“﹝孙权﹞嘱讫而薨。在位二十四年,寿七十一岁,乃蜀汉延熙十五年也。后人有诗曰:‘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⒌ 喻斑斓的纹理。

《西京杂记》卷六引汉刘胜《文木赋》:“既剥既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復以鸞集凤翔。”

龙盘虎踞的国语词典

像龙盘绕,像虎蹲踞。语本《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州郡部.叙京都下》:「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形容地势宏伟险要。《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有地名曰西山,龙盘虎踞,水绕山环,当出异人。」也作「龙蟠虎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

龙盘虎踞的网络释义

龙盘虎踞

  • 龙盘虎踞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 lóng pán hǔ jù,意思是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 龙盘虎踞的翻译

    日语: 地勢(ちせい)が険要(けんよう)だ

    龙盘虎踞造句

    北方军队正以龙盘虎踞的姿态俯视着南方的领地。
    南京古称金陵,自古就是龙盘虎踞之地。
    南京古称金陵,龙盘虎踞,非常险要。
    你看这地形,龙盘虎踞,十分险要,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呀!
    诸君鼠窃狗跳,斯君痛哭;此地龙盘虎踞,古之虚言。
    剑身之上青光跳跃,如龙盘虎踞,极致张扬。
    云国镇北大营龙盘虎踞淮河之南,营寨连绵,一望如沧海。
    壁立千仞,凌空高插云霄,彼此之间遥相对峙犹如龙盘虎踞,更是雄伟峻奇,气势磅礴。
    正好自己要去两个老师空中的修真圣地东圣宇宙去逛逛,看看这龙盘虎踞的地方。
    祝大家虎年虎威,龙腾虎跃虎虎生风虎头虎脑龙行虎步猛虎下山龙盘虎踞如虎添翼人中龙虎生龙活虎……
    第一招翔龙腾飞,第二招,猛虎出笼,第三招,龙腾虎跃,第四招,龙盘虎踞,这是一记守招,身如盘龙,形如猛虎。
    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后世对孙权的评价。
    而金陵王气的传说实际是在三国东吴才出现,当时途经南京的诸葛亮看到紫金山后,说出了“龙盘虎踞,真乃帝王之宅”的话。
    恭祝所有书友虎虎生风,虎虎生威,虎头虎脑,开枷猛虎,龙盘虎踞,如虎添翼,初生牛犊不怕虎,总之虎年如虎,威震天下。

    汉字详情

    ló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5
    五笔: D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KP
    四角: 43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方〉∶ 歪扭不圆 。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英文翻译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

    pán [pan]
    部首: 510
    笔画: 11
    五笔: TE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YBT
    四角: 27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皿,般声。皿,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盘子,浅而敞口的盛物器)

    (2) 同本义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 楚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 李绅《悯农》

    (3) 又如:盘羞(盘盛的食品);冷盘(盛在盘子里的凉菜);茶盘(放茶壶茶杯的盘子);盘儿(脸盘儿);盘器(盘类器皿);盘担(内装盘馔的礼盒担子)

    (4) 古代的一种盥洗用具

    沐用瓦盘。——《礼记·丧大记》

    (5) 又如:盘匜(古代盥洗器皿盘与匜的并称。盘以承水,匜以注水)

    (6) 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 。如:磨盘;算盘;字盘

    (7) 商品或股票的价格 。如:升盘;平盘;收盘

    (8) 通“磐”。大石

    则国安於盘石。——《荀子·富国》

    所谓盘石之宗也。——《汉书·文帝纪》

    (9) 又如:盘石桑苞(盘石,大石;桑苞,即苞桑,根深柢固的桑树)

    (10) 礼物

    (11) 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彩礼

    盘里衣裳头面,我到屋里办得来。——《孽海花》

    (12) 通“鞶”。系于腰间盛手巾等的小囊

    贝一女子,猛兽自后断其盘囊。——《晋书·邓攸传》

    (13) 姓

    动词

    (1) 围绕;缠绕

    则盘纡隐深。——《文选·嵇康·琴赋》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 又如:盘锦(用金线在丝织物上盘出的图案);盘陀石(高低不平的石头。盘陀:螺旋形);盘缴(盘搅。花销);盘步(通行);盘踅(回旋,打转);盘蛇(盘绕曲折貌)

    (3) 盘问,盘查

    且请先生和儿子出来相见,盘他一盘。——《醒世恒言》

    (4) 又如:盘驳;盘诘(盘问);盘考(盘察考问);盘验(盘查检验);盘辟(查问,辩驳)

    (5) 交结;连结 。如:盘谈(交谈;谈话);盘络(回环连结)

    (6) 娱乐 。如:盘荒(游乐无度);盘逸(纵情欢乐);盘嬉(盘桓游乐);盘乐(游乐;娱乐);盘戏(游戏);盘游(游乐)

    (7) 游串;串街走巷 。如:盘卖(串游贩卖);盘街(走街串巷);盘术(相面、算卦的术士沿街卖艺)

    (8) 计算 。如:盘计(盘算,算计);盘粮(清查粮食)

    (9) 用…修造 。如:南屋的坑拆了,还没盘

    (10) 经过合法手续索取一定报酬而办理或协商转交权利、所有权、财产等 。如:出盘;招盘;盘顶(商店将存货及财产全盘出让);盘受(连底卖给别人经营)

    (11) 攀爬

    悄悄行至半山,见一株大树,就盘将上去。——《说岳全传》

    (12) 搬运 。如:盘运(逐渐积攒);盘资(路费,旅费);盘用(支用;花费)

    (13) 通“盘”。徘徊,逗留

    形容词

    通“蟠”。盘曲,回绕

    水澹澹而盘纡兮。——宋玉《高唐赋》

    量词

    (1) 用于物量。如:一盘磨

    (2) 用于动量。如:再下一盘(棋)

    英文翻译

    tray, plate, dish; examine

    方言集汇

    ◎ 粤语:pun4
    ◎ 潮州话:波鞍5 颇冤5 ,buan5(puâⁿ) , puang5(puâng) [潮州]puêng5(phuêng)

    宋本广韵

    [hu]
    部首: 608
    笔画: 8
    五笔: HAM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PHN
    四角: 21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形容词

    (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动词

    (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英文翻译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3 [东莞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陆丰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梅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宝安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古上聲開口一等hox/xuuxu
    [ju]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ND
    五行:
    仓颉: RMSJR
    四角: 671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居声。本义:蹲坐)

    (2) 同本义

    踞,蹲也。——《说文》。按,踞为居的俗字。

    皆踞转而鼓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释甲执冰而踞。——《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钟山龙盘, 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太平御览》

    (3) 又如:踞炉炭上(蹲在炭炉上。比喻处于危险的境地);踞蹲(蹲坐);踞伏(蹲伏)

    (4) 伸开腿坐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史记·高祖本纪》

    箕踞见贾。——《汉书·陆贾传》。师古曰:“箕踞,谓伸其两脚而坐。”

    (5) 又如:踞门限;踞厕(张开两腿,坐在床边)

    (6) 盘据 。如:踞盘(盘踞);踞蟠(踞盘);踞住(占据)

    (7) 倚,依靠

    据渭踞泾。—— 张衡《西京赋》

    兹郑踞辕而歌。——《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8) 又如:踞觚(倚着灶角)

    形容词

    (1) 同“倨”。傲慢

    乃用妇人之言,何有踞肆于朝?——《汉书·叙传上》

    反赂遗而尚踞敖。——《盐铁论·结和》

    捐贫贱之故旧,轻人士而踞傲也,骄人也。——《抱朴子·行品》

    单于骄踞,自比 冒顿。——《后汉书·南匈奴传》

    (2) 又如:踞肆(骄傲放肆);踞慢(傲慢不恭);踞嫚(踞慢);踞见(踞坐而见客。形容待人傲慢)

    (3) 形如锯齿的 。如:踞齿(锯牙);踞牙(形如锯齿之牙)

    英文翻译

    crouch, squat; sit, occupy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3 [宝安腔] gi3 gi1 [海陆丰腔] gi3 [客英字典] gi3 gi5 [客语拼音字汇] gi1 g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御去聲開口三等kioh/kivhkĭo

    龙盘虎踞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