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虎穴

lóng tán hǔ xué [long tan hu xue]
繁体 龍潭虎穴
注音 ㄌㄨㄥˊ ㄊㄢˊ ㄏㄨˇ ㄒㄩㄝ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龙潭虎穴 lóngtán-hǔxué

(1) 藏龙深潭,卧虎洞穴。喻极其危险的处所

dangerous spot as a dragon's pool and tiger's den——a danger spot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有分教,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成语辨析

龙潭虎穴和“刀山火海”都指极其危险的地方。但龙潭虎穴偏重于凶险;常用来指敌巢、匪窝、盗穴以及其他隐藏着极大危险的地方;而“刀山火海”偏重于艰险;泛指极困难的有危险的处境和情况。

成语用法

龙潭虎穴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龙虎所居之处。喻凶险之处。

清蒋士铨《桂林霜·幕议》:“况两贼呵,不比徵贰、徵侧,岂待宗爷、岳爷 ?有甚龙潭虎穴,不过鴞林兔罝,待三更定报崑崙捷。”
《再生缘》第六十回:“已在龙潭虎穴中,真个是,鱼投罗网鸟投笼。”
柯岩《奇异的书简·岚山情思》:“青年时代的周恩来,可以把诗的匕首、投枪直接刺向敌人,龙潭虎穴,纵横驰骋。”

⒉ 喻英雄豪杰聚集之处。

《水浒传》第六十回:“有分教, 卢俊义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你父亲因他不是个诗书礼乐之门,一面推辞,便要离了这龙潭虎穴。”

龙潭虎穴的国语词典

潭,深水池。龙潭虎穴指龙潜伏的深渊,老虎藏身的洞穴。比喻凶险之地。《封神演义.第七一回》:「二马拨开,鎗斧并举,大战龙潭虎穴。」《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你父亲因他不是个诗书礼之门,一面推辞,便要离了这龙潭虎穴。」也作「龙潭虎窟」。

龙潭虎穴的网络释义

龙潭虎穴 (汉语成语)

  • 龙潭虎穴是个成语,成语,读音: lóng tán hǔ xué 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出自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三折:“不甫能撞开了天关地户,跳出这龙潭虎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有分教,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来试龙潭虎穴。”
  • 龙潭虎穴的翻译

    日语: 竜穴と虎穴
    俄语: к чёрту в зубы

    龙潭虎穴造句

    抗战时期,我们的地下工作人员,身居龙潭虎穴而无所畏惧。
    特工人员经常出入敌人的龙潭虎穴。
    那警察身陷龙潭虎穴,幸而未被匪首发觉,否则无生还之理。
    智勇双全的侦察员,龙潭虎穴也敢闯。
    他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就是龙潭虎穴也要闯一闯。
    那里又不是龙潭虎穴,你就不要杯弓蛇影,疑神疑鬼了。
    警察决定深入龙潭虎穴,调查案件的前因后果。
    杨子荣只身闯进如龙潭虎穴般的威虎山,和土匪斗智斗勇,最后在小分队的配合下,取得了胜利。
    银子是断不会退出来的,你这丫头既然有胆子进我的龙潭虎穴,我就有本事把你吃进去!
    龙潭虎穴显豪情,一把长枪破天荒。
    笑话!龙潭虎穴,刀山剑林,小生也敢一走,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山谷,小生焉会不敢!
    你若想去便说,一个小小药店并非什么龙潭虎穴。
    龙潭虎穴我独闯,顺我者昌逆我亡。
    王宫力量,一改以前松弛的宿病,变得如同龙潭虎穴。
    擎宇一路奔逃就像是刚刚从龙潭虎穴之中逃出,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只穿了一条大裤衩。
    看这沈轻狂为了颜无歌可以去龙潭虎穴,难道沈轻狂爱慕颜无歌?沈轻狂与颜无歌据说是至交,沈轻狂说颜无歌是他的知己,还说什么士为知己者死。
    义父,还有什么方法,请立刻示知情儿,不论是什么龙潭虎穴、刀山剑林,情儿决定倾全力取求,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为人喜怒无常,睚眦必报,最是迷恋花色,为那放荡之事,便是深宫内院,龙潭虎穴亦敢闯入,引来无数的追杀,却至今仍安然如故。
    小姐,赵珏谋叛,行迹昭彰,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故今前往襄阳王府,无异于飞蛾赴火,自陷龙潭虎穴,凶险非同寻常。
    没有‘奇门之钥’,我们也要前去救人,最多便是拼个鱼死网破,我便不信,那‘冥灯鬼府’难道会是龙潭虎穴?

    汉字详情

    ló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5
    五笔: D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KP
    四角: 43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方〉∶ 歪扭不圆 。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英文翻译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

    tán [tan]
    部首: 331
    笔画: 15
    五笔: IS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MWJ
    四角: 3114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覃声。本义:水名)

    (2) 同本义 。在广西境内,即今柳江

    潭,水。出 武陵镡成玉山,东入 郁林。——《说文》

    (3) 深水池

    潭,渊也。——广雅·释水》

    泝江潭兮。——《楚辞·九章·抽思》。注:“潭,渊也。楚人名渊曰潭。”

    崖冈潭渊。——

    文选·左思·吴都赋》

    随山疏濬潭。——谢灵运《述祖德诗》

    下见小潭。——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西南而望。

    坐潭上。

    (4) 又如:潭心(潭底,渊底);潭石(深谷里的岩石);潭影(潭中的光影);潭府(深渊);潭渊(深渊)

    (5) 〈方〉∶坑

    待我先爬成几畦,打好了潭,你就可以下菜秧了。——叶圣陶《苦菜》

    (6) 古州名 。治所在今湖南省长沙市

    潭州, 汉曰 长沙国, 隋曰 潭州, 唐因之,亦曰 长沙郡,领 长沙等县五,今 长沙府。——《读史方舆纪要》

    形容词

    (1) 深;深邃

    潭根之毋伐。——《管子·侈靡》

    潭思浑天。——《汉书·扬雄传下》

    (2) 又如:潭潭(水深的样子);潭奥(深隐的内室);潭思(深思);潭井(深井)

    英文翻译

    deep pool, lake; deep, prof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am2 [客英字典] tam2 [海陆丰腔] tam2 [梅县腔] tam2 [陆丰腔] tam3 tam3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宝安腔] tam2 [东莞腔] t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含平聲開口一等dʰɒmdom
    [hu]
    部首: 608
    笔画: 8
    五笔: HAM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PHN
    四角: 21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形容词

    (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动词

    (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英文翻译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3 [东莞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陆丰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梅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宝安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古上聲開口一等hox/xuuxu
    xué [xue]
    部首: 523
    笔画: 5
    五笔: P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C
    四角: 308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土窟窿,地洞)

    (2) 同本义

    穴,土室也。——《说文》。按,象嵌空之形,非八字。

    出自穴。——《易·需》。注:“阴之路也。”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墨子·辞过》

    (3) 又如:洞穴(地洞或山洞);穴人(在洞穴中采钟乳石的人);穴流(洞穴中的水流)

    (4) 墓穴;埋棺材的坑

    临其穴。——《诗·秦风·黄鸟》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诗·王风·大车》

    (5) 又如:寿穴(生前造的墓穴)

    (6) 动物的窝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汉· 王粲《七哀诗》

    (7) 又如:穴巢(鸟兽藏身的窝巢);虎穴;蚁穴

    (8) 指敌人或奸人盘据、藏匿的地方

    上官欲察州里之豪,不能不假耳目,而奸人常为之穴。——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9) 又如:穴群(谓聚众盘据);穴巢(喻敌人或匪徒盘据、活动的场所)

    (10) 地道

    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墨子》

    (11) 又如:穴土(挖地道);穴师(挖地道的士兵);穴地(挖地道)

    (12) 水道

    江河既导,万穴俱流。——《文选》

    (13) 中医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稍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 。如:穴道;穴位

    动词

    (1) 穴居;穴藏

    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左传》

    (2) 又如:穴居野处(形容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态);穴处(居住山洞);穴保(穴居裸体)

    (3) 挖凿;洞穿

    穴土而入。——《墨子·备穴》

    (4) 又如:穴矛(开凿地道的工具);穴垣(在墙上挖洞);穴胃(穿通胃壁);穴室枢户(穿室破户)

    英文翻译

    cave, den, hole; KangXi radical 116

    方言集汇

    ◎ 粤语:jyut6
    ◎ 客家话:[梅县腔] hiet8 [海陆丰腔] hiet8 [陆丰腔] hiat8 [台湾四县腔] hiet8 [东莞腔] het8 [沙头角腔] het8 [客英字典] hiet8 [宝安腔] het8 [客语拼音字汇] hed6 hiad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決屑合入聲合口四等ghuet/huetɣiw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