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

lóng tú [ long tu]
繁体 龍圖
注音 ㄌㄨㄥˊ ㄊㄨˊ

词语释义

即河图。

借指神授的君权。

指皇帝的玺印。

借指君权。

特指·包拯。因曾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名。

画的龙。

天子的雄图。

龙图阁学士的省称。

词语解释

  1. 即河图。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四渎》:“ 河 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卦起龙图,文因鸟迹。” 唐 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浩浩洪水,包山襄陵, 舜 亦命 禹 , 夏氏 以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

  2. 借指神授的君权。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表》:“故 丹陵 之君,款金泥而谢贤; 嬀墟 之后,眷龙图而惭德。” 唐 张说 《大和舞》诗:“龙图友及,骏命恭膺。”参见“ 河图 ”。

  3. 天子的雄图。

    唐 薛克构 《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

  4. 指皇帝的玺印。

    唐太宗 《帝京篇》之二:“玉匣啟龙图,金绳披凤篆。”

  5. 借指君权。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皇帝御极,十有七载,凝龙图於黼座,握凤管於璇宫。”参阅《旧唐书·礼仪志三》。

  6. 画的龙。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觅缘》:“怎奈 叶公 有龙图之好,涓人无骏骨之求。”

  7. 宋 代 龙图阁 学士的省称。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吕 出殿门,深疑之,整巾拂面,索镜自照,问 周 曰:‘足下果见 溱 如何?’ 周 曰:‘ 龙图 无自疑,容彩安静。’”

  8. 特指 宋 包拯 。因曾为 龙图阁 直学士,故名。

    清 袁枚 《新齐谐·冤鬼戏台告状》:“ 乾隆 年间, 广东 三水县 前,搭臺演戱。一日,演 包孝肃 断乌盆,浄方扮 孝肃 上臺坐,见有披髮带伤人跪臺间作申寃状……浄云:‘我係伪作 龙图 ,不若我带汝赴县堂求官申寃。’”

引证解释

⒈ 即河图。

汉应劭《风俗通·山泽·四渎》:“河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卦起龙图,文因鸟迹。”
唐张九龄《龙池圣德颂》:“浩浩洪水,包山襄陵, 舜亦命禹,夏氏以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

⒉ 借指神授的君权。参见“河图”。

南朝梁江淹《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表》:“故丹陵之君,款金泥而谢贤; 嬀墟之后,眷龙图而惭德。”
唐张说《大和舞》诗:“龙图友及,骏命恭膺。”

⒊ 天子的雄图。

唐薛克构《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

⒋ 指皇帝的玺印。

唐太宗《帝京篇》之二:“玉匣啟龙图,金绳披凤篆。”

⒌ 借指君权。参阅《旧唐书·礼仪志三》。

清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皇帝御极,十有七载,凝龙图於黼座,握凤管於璇宫。”

⒍ 画的龙。

清袁于令《西楼记·觅缘》:“怎奈叶公有龙图之好,涓人无骏骨之求。”

⒎ 宋代龙图阁学士的省称。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吕出殿门,深疑之,整巾拂面,索镜自照,问周曰:‘足下果见溱如何?’ 周曰:‘ 龙图无自疑,容彩安静。’”

⒏ 特指宋包拯。因曾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名。

清袁枚《新齐谐·冤鬼戏台告状》:“乾隆年间, 广东三水县前,搭臺演戱。一日,演包孝肃断乌盆,浄方扮孝肃上臺坐,见有披髮带伤人跪臺间作申寃状……浄云:‘我係伪作龙图,不若我带汝赴县堂求官申寃。’”

龙图的国语词典

河图。相传龙马从黄河中背负而出的图。

龙图的网络释义

龙图 (词语解释)

  • 龙图,宋代阁名,另有同名电影编剧龙图,也可指带宋代名臣包拯。
  • 龙图造句

    昔宓羲氏之有天下,感龙马之瑞,负天地之数,出于河,是为龙图者也。
    《海上龙图腾》作者筱梓里已经更新了最新章节第十章。
    梁枋又分额枋、檐枋,斗拱下面是额枋,上面彩画和金龙图案,柱子之间的构件叫檐枋,绘有金龙和玺图案。
    下回中国在印枭龙图片的时候可要留神,得用质量好点的复印纸!
    《海上龙图腾》作者筱梓里已经更新了最新章节第十三章。
    原来那周侗与杨?实属忘年之交,当年二人同朝为官,经包龙图包相爷介绍相识,顿觉相逢恨晚。
    也算是面对编缉,面对读者时的开门锤!在一颗叫龙图的星球上,一个伴随着流星而来的男孩,一个带着宝贝而出生的男孩,他出现在龙图星龙渊大陆。
    包龙图是中国古代法不徇情的化身。
    神龙图乃是我龙族无上至宝,奥妙无穷,帮你吸收些天地灵气又有什么不好?
    走进宫门,迎面是紫檀木雕镂彩绘的屏风、楠木雕福寿纹靠背,屏风前是雕刻着云龙图案的宝座和造型精巧的香几、宫扇。
    当繁华落尽,李杞站在九天之上,才明白蟠龙图腾的真意。
    但是,华夏的龙图腾,难道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么?很显然不是的。
    听天言博生机,九幽绝域得龙图。
    龙图阁是收藏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各种典籍、图画,及宗正寺所进的宗室名册、普牒等物的地方。
    左胸文有一朵玫瑰花图案,右胸文“谁明浪子心”字样,右大腿处文有一条龙图案。
    由于范仲淹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
    包青天;包家;黄河清;包公;包龙图;包黑炭。
    因为个子小,另外一个缘由,据说他是当年龙图阁包待制的第多少代子孙,执掌守备府军风纪以来,一心效仿先祖,所以,包小黑的外号就这样渐渐地叫了起来。
    大瓦房外部房脊上有做工精细的飞龙图案,屋檐的每一块滴水瓦上都有精美的图案,四周屋檐有翘角,显示出当年做工的精细。
    忧思来年运不济,光阴流水昨日逝,今年龙年本命岁,大展龙图鸿鹄志,好运当头来不完,前程似锦福无限,吉祥如意年年伴,平平安安又一年!

    汉字详情

    ló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5
    五笔: D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KP
    四角: 43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方〉∶ 歪扭不圆 。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英文翻译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

    [tu]
    部首: 335
    笔画: 8
    五笔: LTU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HEY
    四角: 60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囗,从啚。囗( wéi),表示范围。啚( ),“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2) 同本义

    图,画计难也。——《说文》

    是究是图。——《诗·小雅·常棣》。传:“谋也。”

    君与臣图事。——《仪礼·聘礼》

    君不图与。——《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而天下可图也。——《战国策·秦策》

    (3) 又如:试图(打算);图计(谋划)

    (4) 图谋;谋取

    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韩愈《原毁》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与图大事。——《资治通鉴》

    图报复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以图将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图王(图谋王业);图功(图谋建立功业);图回(图谋运转);图全(图谋保全自身);图利(图谋私利);图私利;图一时之痛快;图名;图害(谋害);图饱私囊;图吞公款

    (6) 筹划;设法对付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7) 又如:图治(想办法把国家治好)

    (8) 绘画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角。——《汉书·苏武传》

    (9) 又如:图形(画出人的相貌);图工(善于绘画的人);图画(描绘人或物的形像)

    (10) 摹拟

    命铸铜以图其像。——《水经注》

    (11) 预料,料想到。多用于否定

    子在 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不图子自归。——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名词

    (1) 所画的图画

    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史记·留侯世家》

    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汉书·苏武传》

    (2) 又如:看图识字;图载(以图像表达);图障(绘有图画的屏风);图卷;图法(图录和法典);图轴(画轴;画卷);略图(简单的图画);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图说(兼附图画以助解说的著作)

    (3) 地图

    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河出图, 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上》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水之图。——蔡元培《图画》

    (4) 又如:图本(图样);图志(附有地图的地方志);图牒(图籍表册);图书(图籍;书籍);图式;图例;图板;图忏(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图纬(图忏和纬书)

    (5) 版图。有所有权与管辖权的领土,行使主权的领土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唐· 杜甫《秦州杂诗》

    (6) 意图;意愿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

    (7) 塔,即“浮图”的简称

    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是刹灵之图。——《水经注》

    (8) 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改乡为都,改里为图。——顾炎武《日知录》引《萧山县志》

    (9) 书籍 。如:图典(图书和经典);图史(图书和史籍)

    英文翻译

    diagram; chart, map, pi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潮州话:dou5(tôu) tu5(thû)

    宋本广韵

    龙图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