龁萁
繁体
齕萁
注音
ㄏㄜˊ ㄑ一ˊ
词语释义
嚼食豆茎。
词语解释
嚼食豆茎。
元 方回 《偶亦夜坐用前韵》:“齕萁老马廏中响,瞰烛痴蛾窓外飞。”
引证解释
⒈ 嚼食豆茎。
引元方回《偶亦夜坐用前韵》:“齕萁老马廏中响,瞰烛痴蛾窓外飞。”
龁萁的网络释义
龁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牙齿咬东西
直龁敌领。——《聊斋志异·促织》
饮龁其异。——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龁吞(不经咀嚼而吞咽);龁啮(即咬啮);龁萁(嚼食豆茎);龁咬(啮咬);龁啖(龁吃。嚼食);龁齧(咬毁;咀嚼辨味)
(3) 吞蚀
抑能止锋戢锐,画燕自守,而不以吞 契丹者龁我乎?—— 清· 王夫之《宋论》
英文翻译
gnaw, bite, nibble
方言集汇
◎ 粤语:hat6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豆秸
萁,豆茎也。从艸,其声。——《说文》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汉书·杨恽传》
炊萁燧火。——《淮南子·时则》
(2) 又如:萁秆(大豆的茎。晒干后可作燃料);萁豆相煎(比喻骨肉自相残杀)
英文翻译
kind of grasses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2 gi1 [客英字典] ki2 gi1 [台湾四县腔] ki2 gi1 [梅县腔] gi1 [宝安腔] ki2 | gi1
◎ 潮州话:g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2 gi1 [客英字典] ki2 gi1 [台湾四县腔] ki2 gi1 [梅县腔] gi1 [宝安腔] ki2 | g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其 | 渠之 | 羣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gi/g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