龁啮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咬毁。《庄子·天运》:“今取猨狙而衣以 周公 之服,彼必齕啮挽裂,尽去而后慊。” 唐 刘禹锡 《观博》:“客视骨如有情焉,如或冯焉,悉詈之不泄,又从而齕啮蹂躪之。”
咀嚼辨味。
宋 苏轼 《和陶桃花源》:“耘樵得甘芳,齕啮谢炮製。”
大嚼吞食。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迫暮,忽大呼索汤饼,家人急奉之,乃以手取麪摶成块齕啮之。”
引证解释
⒈ 咬毁。
引《庄子·天运》:“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齕啮挽裂,尽去而后慊。”
唐刘禹锡《观博》:“客视骨如有情焉,如或冯焉,悉詈之不泄,又从而齕啮蹂躪之。”
⒉ 咀嚼辨味。
引宋苏轼《和陶桃花源》:“耘樵得甘芳,齕啮谢炮製。”
⒊ 大嚼吞食。
引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迫暮,忽大呼索汤饼,家人急奉之,乃以手取麪摶成块齕啮之。”
龁啮的网络释义
龁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牙齿咬东西
直龁敌领。——《聊斋志异·促织》
饮龁其异。——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龁吞(不经咀嚼而吞咽);龁啮(即咬啮);龁萁(嚼食豆茎);龁咬(啮咬);龁啖(龁吃。嚼食);龁齧(咬毁;咀嚼辨味)
(3) 吞蚀
抑能止锋戢锐,画燕自守,而不以吞 契丹者龁我乎?—— 清· 王夫之《宋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齿。表示咬。本字从齿,(
)声。本义:用嘴咬)(2) 同本义
囓,噬也。——《说文》。字亦作啮。鸟曰啄,兽曰囓。
武卧啮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众蛇竞来,啮索且断。——《后汉书·费长房传》
勚感涕,因啮指流血。——《新唐书·李勚传》
以啮人,无御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啮指(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啮咬(啃咬。比喻折磨);啮啃(啃咬);啮齿(咬牙切齿);啮噬(咬嚼);啮心(比喻痛苦至极);啮雪吞毡(比喻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啮臂(咬臂出血;以示诚信和坚决)
(4) 侵蚀
水皆啮石出。——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汉水啮古根。——李白《金陵白下亭留别》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ngeg4(ngurk) [揭阳、潮阳]ngiag4(ngi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