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眉

qí méi [ qi mei]
繁体 齊眉
注音 ㄑ一ˊ ㄇㄟˊ

词语释义

齐眉 qíméi

(1) 达到人眉毛的高度。来自“举案齐眉”的略语。比喻夫妇相敬如宾

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错斩崔宁》
respect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词语解释

  1. 犹言举案齐眉。谓夫妻相敬如宾。

    南朝 梁 沉约 《梦见美人》诗:“既荐 巫山 枕,又奉齐眉食。”《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与同浑家 王氏 ,年少齐眉。”

  2. 夫妻白首偕老。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小娟 直与院判齐眉而终。”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凡六十以上齐眉命妇,均得邀綵缎珍品之赐。”《俚言解》卷一:“夫妇偕老曰齐眉。 扬雄 《方言》:眉、黎,老人之称。东 齐 谓老曰眉。《诗·七月》篇:‘以介眉寿。’‘齐眉’犹言‘同寿’,非指 梁鸿 、 孟光 举案齐眉事也。”

  3. 与眉毛相平。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前髮齐眉。”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举案齐眉。谓夫妻相敬如宾。

南朝梁沉约《梦见美人》诗:“既荐巫山枕,又奉齐眉食。”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

⒉ 夫妻白首偕老。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小娟直与院判齐眉而终。”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凡六十以上齐眉命妇,均得邀綵缎珍品之赐。”
《俚言解》卷一:“夫妇偕老曰齐眉。 扬雄《方言》:眉、黎,老人之称。东齐谓老曰眉。 《诗·七月》篇:‘以介眉寿。’‘齐眉’犹言‘同寿’,非指梁鸿、孟光举案齐眉事也。”

⒊ 与眉毛相平。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前髮齐眉。”

齐眉的国语词典

比喻夫妇相敬如宾。参见「举案齐眉」条。

齐眉的网络释义

齐眉

  • 齐眉:汉语词语
  • 齐眉:晨玺、樱九演唱歌曲
  • 齐眉 (汉语词语)

  • 齐眉,达到人眉毛的高度。来自“举案齐眉”的略语。比喻夫妇相敬如宾。
  • 齐眉造句

    举案齐眉不只是指妻对夫,也指夫对妻理当相敬如宾。
    现代的夫妻,当然不必举案齐眉,可夫妇间相敬相爱还是应该提倡的。
    夫妻之间能举案齐眉,更见一份亲密。
    这对银发夫妻数十年相处之道就在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祝每对新人从此举案齐眉,互敬互谅,共筑美满家庭。
    这一对伉俪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这对神仙伴侣举案齐眉,数十年如一日,真羡煞众人!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你挑水,我种田,夫妻双双把家还。我打鱼,你晒网,举案齐眉鱼米香。东家短,西家长,温暖团结是家乡。国际人类团结日,团结朋友,成就事业。团结亲人,享受生活。祝你快乐!
    这两口子啊,重要的是以后过日子,婚礼办得再漂亮,还是不如夫妻同心,举案齐眉来的实在啊,只是这样可就委屈了孙媳了。
    镜前,子依看着这张已经许久没有粉饰过了的脸,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曾经答应与她举案齐眉的人,一个会偷偷地溜进她的房间给她画眉的人。
    等待中,有人能哭断长城,有人能越过银河,可那终究是故事,水月镜花,虚无缥缈,世上多的是旧人哭新人笑,少的是白首心案齐眉。望成望夫岩也挽回不了变了的心,更何况从不曾拥有过。
    去吧,要记住‘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古训,和武郎好好地过家。
    前世里曾经梦想着能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相伴于灯前月下赏画举案齐眉。
    直到朱瑞的小命眼看不保,李旭手中的齐眉棍才下意识地一记横敲,完成了解围的动作。
    我今生还要与你共聚白首,举案齐眉呢。
    青梅竹马叫爱、举案齐眉叫爱、从红颜走到白发也叫爱!爱是什么?爱在两腿之间。
    凤家长女凤纤舞数年前嫁于九皇子夜天溟,本来伉俪情深举案齐眉的一段佳话,只可惜偏偏身子病弱,年前一病不起药石无效,终究香消玉殒。
    微杨啊微杨,我宋祉遇上你真正的值得了,日后举案齐眉,白首偕老,绝不负你。
    微杨,我是真的想要和你举案齐眉呢。

    汉字详情

    [qi]
    部首: 611
    笔画: 6
    五笔: YJJ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LL
    四角: 0022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2) 同本义

    齊,禾麦吐穗上平也。——《说文》

    立如齐。——《礼记·曲礼》

    (3) 整齐

    其君齐明衷正。——《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

    进退得齐焉。——《白虎通·礼乐》

    (4)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

    (5) 平等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无偏无颇也。”

    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

    (6) 又如:齐等(平等)

    (7) 全,齐全

    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史记·平准书》

    各屋子里丫头们将灯火俱已点齐。——《红楼梦》

    (8) 又如:齐全人(指家里的长辈及丈夫都全的妇女,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人都到齐了

    (9) 好

    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唐· 王勃《滕王阁序》

    (10) 疾,敏捷

    齐,疾也。——《尔雅》

    齐疾而均,速若飘风。——《商君书·弱民》

    齐给如响。——《荀子·臣道》

    多闻而齐给。——《尚书·大传》

    (11) 通“斋”( zhai)。肃敬

    而又能齐肃衷正。——《国语·楚语下》

    动词

    (1) 同等,相等

    以给水火之齐。——《周礼·亨人》。注;“多少之量也。”

    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

    与日月齐光。——《楚辞·屈原·涉江》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齐生(指自然中万物生死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齐死(指人生在世,无论贵贱贤愚,长寿短命,其死则同,死而必为腐骨亦同);齐同(一致,同等);齐物(万事万物从大道的眼光来看,没有生死、成毁、美丑的不同,但每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事都有其发生的意义)

    (3) 整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4) 又如:齐正(平定)

    (5) 达到同样高度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使整齐

    马不齐髦。——《仪礼·既夕礼记》

    (7) 又如:齐叶

    (8) 集合 。如:齐人(把人召集齐全)

    (9) 正好对着 。如:齐头子(劈头盖脸);把玉米秆齐着根儿砍断

    (10) 通“斋”( zhāi)。斋戒

    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

    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

    (11) 通“资”。资助

    副词

    (1) 同,并,一齐,皆

    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

    两儿齐哭。

    百千齐作。

    众枪齐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齐行(商人共同抬高市价);齐力(并力,合力);齐手(众人一致,同时动手);齐交(共同交往);齐叫(同声呼喊);齐肩(并肩,同等);齐首(头相齐并列);齐盟(同盟,诸国合盟);齐驱(并列驰驱)

    介词

    (1) 从

    县官把那两通卷子都齐头看了,都圈点了许多,都在卷面上画了个大圈。——《醒世姻缘传》

    (2) 又如:齐头(从头)

    名词

    (1) 朝代名 。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齐,史称南齐(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550—557)

    (2) 齐国 。中国周朝分封的诸候国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东省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3) 又

    质于齐。

    齐兵乃出。

    齐楚之精英。—— 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齐刀(古代齐国的钱币名);齐人(齐国的人);齐言(齐国的语言)

    (5) 通“脐”。肚脐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

    环齐而痛,是为何病?——《素问·奇病论》

    (6) 通“脐”。中央

    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注:“齐,中也。”

    名词

    (1) 通“剂”。调味品

    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礼记》

    (2) 合金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周礼·考工记·辀人》

    (3) 通“跻”。登,升

    帝命不违,至於汤齐。——《诗·商颂·长发》

    zhāi

    (1) 通“斋”。

    斋戒:齐三日而后行。

    庄敬:齐庄。齐严。

    英文翻译

    even, uniform, of equal length

    方言集汇

    ◎ 粤语:cai4
    ◎ 潮州话:ci5

    宋本广韵

    méi [mei]
    部首: 512
    笔画: 9
    五笔: NH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HBU
    四角: 7726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眉,目上毛也。——《说文》

    螓首蛾眉。——《诗·卫风·硕人》

    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遗悲怀》

    (3) 又如:眉心(双眉之间);眉间广尺(两眉间隔宽有一尺,表示人的相貌奇特);眉泉(眉头);眉寸(双眉之间);眉下添眉(比喻重复、多余);眉弓(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眉尖(双眉附近处);眉柳(细长如柳叶的眉);眉脚(眉梢)

    (4) 书页上端的空白 。又泛称上端。如:书眉;眉批

    (5) 借指美女

    眉,媚也,有妩媚也。——《释名》

    下眉近戚。——《仲定碑》

    (6) 又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画(形容容貌俊美清秀,借指美女)

    (7) 古州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形容词

    (1) 形容隆起 。如:眉瑑(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缘高出部分叫眉瑑)

    (2) 老

    眉,老也。——《方言一》

    以介眉寿。——《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眉寿(长寿);眉耇(高寿,长寿)

    量词

    多用于称新月。如:一眉新月;眉月(指新月)

    英文翻译

    eyebrows; upper margin of book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陆丰腔] mi3 [客英字典] mi2 [海陆丰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梅县腔] mi2 [沙头角腔] mi2 [东莞腔] mi2 [宝安腔] mi2
    ◎ 潮州话:bh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悲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mimi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