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射

qí shè [ qi she]
注音 ㄑ一ˊ ㄕㄜˋ

词语释义

齐射 qíshè

(1) 几门火炮对同一目标同时发射或几乎同时发射

salvo;volley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多数火器按统一的口令和信号,同时进行的一次射击。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一位高级军官虽然穿着防弹背心,仍被枪杀:装备太旧了,被齐射的子弹打碎了。
2、这些火枪的先驱者可以射出穿透盔甲的致命齐射。
3、年轻的卢克·天行者齐射了两枚质子鱼雷,将太空站一举摧毁。
4、这补偿了它射击精度低和一次齐射只能发射几枚火箭弹的不足。
5、以色列在加沙的空袭已经回答了,继续星期六从加沙进入以色列发射火箭齐射。
6、炮兵连离我们很近,每次大炮齐射时,楼房都会摇晃,桌子和杯盘抖动,没有玻璃的窗框格格作响。我们能感觉爆炸产生的气流横扫过房间。
7、在这种破坏性的组合火力齐射下,那些小飞船都被烧掉了——只留下残片和龙骨框架。
8、这支最忠诚的步兵团由线列步兵组成,他们令人胆颤的齐射能够打散敌军主力的阵型。
9、针对直升机投雷一般采用单雷射击的现状,提出了采用直升机悬停双雷齐射的方法。
10、伴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毁灭性的炮弹齐射撕裂了敌人的船舰和船员。
11、在仅仅相距100千米的地方,UNSC的战舰的磁力大炮正在齐射,密集的射手导弹飞向追赶他们的圣约人战舰。
12、不仅可以提高尾流自导鱼雷齐射命中概率,而且还可以通过齐射雷数的选择提高齐射鱼雷的命中数量。
13、中方将回应三个东风21D,第一次将刺进的船体,启动火灾和关闭飞行运行齐射,文章说。
14、设计了导弹编队内和编队间的分散化协调策略,实现多导弹编队齐射攻击的分散化协调。
15、直到现在,舰队才可能公平的战斗,交换船身,齐射试图把对方打沉。
16、战国时代发明了可以双箭齐射的连弩,提高了发射速度。
17、一次齐射要花8-12分钟才能抵达目标,视射程而定。
18、尽管也装备鳞甲长剑用于近战厮杀,但他们已经把来去如风和火枪齐射的优势诠释得淋漓尽致。
19、当大炮齐射时,地面都会剧烈地震动。
20、这个过程要持续进行到目标位于齐射弹着样态中为止。
21、除了传统圆靶射击外,此处还训练部队团队作战技巧,以大规模对空齐射对敌军进行有效远程压制。
22、我军以齐射的炮火回击敌军的进攻。
23、只要中国来个陆对陆导弹齐射,不需两秒钟那条愚蠢的航母就沉了。
24、通常,T-S模糊系统可化分成齐性与仿射式模糊系统。
25、老霍希望能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桑普多利亚射手帕齐尼的转会,因为他希望以此来丰富球队的进攻手段。
26、通常镭射载具或建筑,标记好像“贴齐”在目标上。
27、我们朝发出声音的地方进行一次齐射。
28、它的标准武器可以对每个单位造成不错的伤害,它可以在12秒内干掉一个铁锤,在2秒内(2发齐射)干掉一个和平守卫者或是高射炮兵。

齐射的网络释义

齐射

  • 齐射是按照统一口令或信号射击,用于火炮、迫击炮、火箭等。
  • 齐射造句

    全齐射所有同口径炮塔所有火炮同时射击同一目标。
    天国炮队开始了可怕的齐射,那滚滚雷霆,从东到西,响彻四方。顿时霹雳一声,天地为之昏暗,如山崩,如地裂,如大厦倾颓,如巨树摧折。
    齐射同口径火炮炮塔备便并同时瞄准射击同一目标。
    这补偿了它射击精度低和一次齐射只能发射几枚火箭弹的不足。
    左无舟从容不迫的挽弓取箭,旗长怒吼一声“齐射!”。
    他叫王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有太多的不忍,他有太多的情愁,他壹定江山,送与尔等,笑罢,又能如何,万箭齐射,容我醉酒当歌……
    使用时多半是骑兵拎着冲到离敌人就二三十步的地方,一手抓铳把一手拿火媒,点个齐射打向敌人,然后也不停马也不装药,直冲敌阵拿三眼铳当大锤砸人。
    不过骑兵的弓箭也不是用来点射或者齐射的!它们是用来攒射阻击目标的。
    敌船越来越近了!一位将军大和:“放箭!射击!”话音刚落,万箭齐射,硝烟四起,战火一片,士兵们,提心吊胆,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齐射一定数目枪弹的同时射击。
    第三排的士兵向前越过两排在装填中的士兵,直接举枪对准营门口再一次齐射。
    船舷两侧三、四米长的尖刺上黑雾凝聚成团,只要一次齐射,铁甲船肯定片甲无存。
    舷炮齐射这些枪炮的同时开火。
    直到现在,舰队才可能公平的战斗,交换船身,齐射试图把对方打沉。
    一波近百人的黄巾士兵从不远处的密林中涌出,而自两军兵刃互接,一时间刀光剑影飞舞,空中百箭齐射。
    保护,大部分即死法术都无隙可乘,可冒牌货手上的戒指真伪难辨,“钢钉齐射”。
    下一波不带半点怜悯的齐射几乎是接踵而至,耳听着黑暗中如厉鬼狞笑的箭矢破空声,已有人战栗着踟躇不前。
    炮兵连离我们很近,每次大炮齐射时,楼房都会摇晃,桌子和杯盘抖动,没有玻璃的窗框格格作响。我们能感觉爆炸产生的气流横扫过房间。
    王国军的一次齐射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人数问题排射出现了许多的真空区域,而林顿这些区域内,所以避免了被射成筛子。
    采用解析比较的方法,对经典的导弹多发齐射作战机理及对敌方反导导弹的突防概率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汉字详情

    [qi]
    部首: 611
    笔画: 6
    五笔: YJJ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LL
    四角: 0022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2) 同本义

    齊,禾麦吐穗上平也。——《说文》

    立如齐。——《礼记·曲礼》

    (3) 整齐

    其君齐明衷正。——《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

    进退得齐焉。——《白虎通·礼乐》

    (4)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

    (5) 平等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无偏无颇也。”

    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

    (6) 又如:齐等(平等)

    (7) 全,齐全

    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史记·平准书》

    各屋子里丫头们将灯火俱已点齐。——《红楼梦》

    (8) 又如:齐全人(指家里的长辈及丈夫都全的妇女,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人都到齐了

    (9) 好

    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唐· 王勃《滕王阁序》

    (10) 疾,敏捷

    齐,疾也。——《尔雅》

    齐疾而均,速若飘风。——《商君书·弱民》

    齐给如响。——《荀子·臣道》

    多闻而齐给。——《尚书·大传》

    (11) 通“斋”( zhai)。肃敬

    而又能齐肃衷正。——《国语·楚语下》

    动词

    (1) 同等,相等

    以给水火之齐。——《周礼·亨人》。注;“多少之量也。”

    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

    与日月齐光。——《楚辞·屈原·涉江》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齐生(指自然中万物生死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齐死(指人生在世,无论贵贱贤愚,长寿短命,其死则同,死而必为腐骨亦同);齐同(一致,同等);齐物(万事万物从大道的眼光来看,没有生死、成毁、美丑的不同,但每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事都有其发生的意义)

    (3) 整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4) 又如:齐正(平定)

    (5) 达到同样高度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使整齐

    马不齐髦。——《仪礼·既夕礼记》

    (7) 又如:齐叶

    (8) 集合 。如:齐人(把人召集齐全)

    (9) 正好对着 。如:齐头子(劈头盖脸);把玉米秆齐着根儿砍断

    (10) 通“斋”( zhāi)。斋戒

    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

    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

    (11) 通“资”。资助

    副词

    (1) 同,并,一齐,皆

    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

    两儿齐哭。

    百千齐作。

    众枪齐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齐行(商人共同抬高市价);齐力(并力,合力);齐手(众人一致,同时动手);齐交(共同交往);齐叫(同声呼喊);齐肩(并肩,同等);齐首(头相齐并列);齐盟(同盟,诸国合盟);齐驱(并列驰驱)

    介词

    (1) 从

    县官把那两通卷子都齐头看了,都圈点了许多,都在卷面上画了个大圈。——《醒世姻缘传》

    (2) 又如:齐头(从头)

    名词

    (1) 朝代名 。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齐,史称南齐(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550—557)

    (2) 齐国 。中国周朝分封的诸候国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东省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3) 又

    质于齐。

    齐兵乃出。

    齐楚之精英。—— 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齐刀(古代齐国的钱币名);齐人(齐国的人);齐言(齐国的语言)

    (5) 通“脐”。肚脐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

    环齐而痛,是为何病?——《素问·奇病论》

    (6) 通“脐”。中央

    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注:“齐,中也。”

    名词

    (1) 通“剂”。调味品

    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礼记》

    (2) 合金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周礼·考工记·辀人》

    (3) 通“跻”。登,升

    帝命不违,至於汤齐。——《诗·商颂·长发》

    zhāi

    (1) 通“斋”。

    斋戒:齐三日而后行。

    庄敬:齐庄。齐严。

    英文翻译

    even, uniform, of equal length

    方言集汇

    ◎ 粤语:cai4
    ◎ 潮州话:ci5

    宋本广韵

    shè [she]
    部首: 307
    笔画: 10
    五笔: TM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HDI
    四角: 2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2) 同本义

    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

    三曰五射。——《周礼·保氏》

    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

    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

    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

    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

    (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

    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

    (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

    (6) 猜度

    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

    (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

    (8) 打赌

    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

    (9) 谋求,逐取

    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

    (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

    (11) 照射,放射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

    (12) 循着,顺着

    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

    (13) 瞬间地斜视

    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

    (14) 拦阻

    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

    (15) 嘲弄

    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

    (16) 指投壶 。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名词

    (1) 放箭的人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

    (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

    (3) 乡射礼 。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

    (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

    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

    (5) 姓

    英文翻译

    shoot, eject, issue forth, emit

    方言集汇

    ◎ 粤语:je6 jik6 se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a5 jit8 [宝安腔] sa5 [梅县腔] sha5 [海陆丰腔] sha5 rit8 [沙头角腔] sa5 [陆丰腔] sha6 [东莞腔] sa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台湾四县腔] sa5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謝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jahj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