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奏

qí zòu [ qi zou]
繁体 齊奏
注音 ㄑ一ˊ ㄗㄡ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齐奏 qízòu

(1) 所有乐器按同度或相隔八度的演奏

unison

词语解释

  1. 两个以上的演奏者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许啸天 《唐宫二十朝演义》第七六回:“中间搭起一座高台,一时鼓乐齐奏。”

引证解释

⒈ 两个以上的演奏者同时演奏同一曲调。

许啸天《唐宫二十朝演义》第七六回:“中间搭起一座高台,一时鼓乐齐奏。”

齐奏的国语词典

两位以上的演奏者,按同一曲调同时演奏。

齐奏的网络释义

齐奏

  • 【齐奏】Unison(英)器乐演奏形式之一。①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演奏者,用相同的乐器,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如二胡齐奏,小提琴齐奏等;②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演奏者,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如民乐齐奏等。
  • (注:“齐奏”的主要意思是:两人以上同时演奏同一曲调,有使用同样的乐曲同时演奏,也有使用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
  • 齐奏造句

    这就是春,因着萌生在这里的生命的齐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美丽。
    这就是春,萌生在这里的生命的齐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美丽。
    五台钢琴以花朵形状排列在台上,分奏时色彩丰富,齐奏时气势恢弘。
    那时,彩旗飘扬,乐曲齐奏,观众对列队行进的运动员报以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
    上百面鼓,几百面锣,成百付铙钹,共鸣齐奏,音响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唐太宗领兵征战的威风。
    地甩了三下静鞭,殿外廊沿下站着的供奉们一齐奏起了鼓乐。
    瑶台琼室,丝竹缶磬齐奏,余音绕梁不绝。
    上阙描绘载酒游湖时,画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与欢乐场面画船、美酒、管弦,微风习习,波光粼粼,开怀痛饮。
    画中,阿弥陀佛居中,上为华盖,旁有观音和菩萨,下方舞乐齐奏,莲花宝池在前方,无数化生童子游玩其中,宝楼阁则巍立于天界上方。
    周遭如此喧嚣,唯此时此前最令我牵动,心唯尔,神唯尔。世间多变,思绪飞逝,而我却脑中素雪茫茫。纵使万籁齐奏,只有心中扑腾之声响彻耳际。
    但每当我们试图用双手齐奏,总有一支音会走音,一首歌就此打住。
    “五音齐奏带笺簧,大鼓说书最擅场,野调无腔偏入妙,皆因子弟异寻常。
    从单音的钢琴演奏到最后的管弦乐队齐奏,什么都有了。真是一应俱全。
    十月金秋,天安门城楼,红旗悠悠;十月金秋,漠河到海口,凯歌齐奏;十月金秋,共饮国庆酒,幸福长流。国庆快乐!
    当众人和谐的齐奏出乐声时,有人愿做一根暗哑,沉默的芦苇吗?

    汉字详情

    [qi]
    部首: 611
    笔画: 6
    五笔: YJJ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LL
    四角: 0022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2) 同本义

    齊,禾麦吐穗上平也。——《说文》

    立如齐。——《礼记·曲礼》

    (3) 整齐

    其君齐明衷正。——《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

    进退得齐焉。——《白虎通·礼乐》

    (4)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

    (5) 平等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无偏无颇也。”

    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

    (6) 又如:齐等(平等)

    (7) 全,齐全

    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史记·平准书》

    各屋子里丫头们将灯火俱已点齐。——《红楼梦》

    (8) 又如:齐全人(指家里的长辈及丈夫都全的妇女,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人都到齐了

    (9) 好

    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唐· 王勃《滕王阁序》

    (10) 疾,敏捷

    齐,疾也。——《尔雅》

    齐疾而均,速若飘风。——《商君书·弱民》

    齐给如响。——《荀子·臣道》

    多闻而齐给。——《尚书·大传》

    (11) 通“斋”( zhai)。肃敬

    而又能齐肃衷正。——《国语·楚语下》

    动词

    (1) 同等,相等

    以给水火之齐。——《周礼·亨人》。注;“多少之量也。”

    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

    与日月齐光。——《楚辞·屈原·涉江》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齐生(指自然中万物生死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齐死(指人生在世,无论贵贱贤愚,长寿短命,其死则同,死而必为腐骨亦同);齐同(一致,同等);齐物(万事万物从大道的眼光来看,没有生死、成毁、美丑的不同,但每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事都有其发生的意义)

    (3) 整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4) 又如:齐正(平定)

    (5) 达到同样高度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使整齐

    马不齐髦。——《仪礼·既夕礼记》

    (7) 又如:齐叶

    (8) 集合 。如:齐人(把人召集齐全)

    (9) 正好对着 。如:齐头子(劈头盖脸);把玉米秆齐着根儿砍断

    (10) 通“斋”( zhāi)。斋戒

    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

    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

    (11) 通“资”。资助

    副词

    (1) 同,并,一齐,皆

    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

    两儿齐哭。

    百千齐作。

    众枪齐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齐行(商人共同抬高市价);齐力(并力,合力);齐手(众人一致,同时动手);齐交(共同交往);齐叫(同声呼喊);齐肩(并肩,同等);齐首(头相齐并列);齐盟(同盟,诸国合盟);齐驱(并列驰驱)

    介词

    (1) 从

    县官把那两通卷子都齐头看了,都圈点了许多,都在卷面上画了个大圈。——《醒世姻缘传》

    (2) 又如:齐头(从头)

    名词

    (1) 朝代名 。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齐,史称南齐(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550—557)

    (2) 齐国 。中国周朝分封的诸候国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东省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3) 又

    质于齐。

    齐兵乃出。

    齐楚之精英。—— 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齐刀(古代齐国的钱币名);齐人(齐国的人);齐言(齐国的语言)

    (5) 通“脐”。肚脐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

    环齐而痛,是为何病?——《素问·奇病论》

    (6) 通“脐”。中央

    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注:“齐,中也。”

    名词

    (1) 通“剂”。调味品

    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礼记》

    (2) 合金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周礼·考工记·辀人》

    (3) 通“跻”。登,升

    帝命不违,至於汤齐。——《诗·商颂·长发》

    zhāi

    (1) 通“斋”。

    斋戒:齐三日而后行。

    庄敬:齐庄。齐严。

    英文翻译

    even, uniform, of equal length

    方言集汇

    ◎ 粤语:cai4
    ◎ 潮州话:ci5

    宋本广韵

    zòu [zou]
    部首: 308
    笔画: 9
    五笔: DW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KHK
    四角: 50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 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 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2) 同本义

    奏,进也。——《说文》

    敷奏以言。——《虞书》

    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书·益稷》

    相如奉璧奏 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以夏进炉,以冬奏扇。——《论衡·逢遇》

    燕姬奏妙舞, 郑女发清歌。——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

    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奏舞(行舞,献舞);奏歌(行歌,献歌)

    (4) 特指向帝王进言或上书

    上书谓之奏。——《论衡·对作》

    奏平彻以闲雅。——陆机《文赋》。注:“奏以陈情叙事。”

    奏对称旨。——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奏书(上奏于天子的文书);奏牍(古时臣子上奏君上的书牍);奏参(向皇上奏章弹劾);奏事(臣下上书给天子论事);奏劾(上章弹劾);奏明(奏陈明白)

    (6) 演奏,吹奏

    奏而食。——《礼记·玉藻》

    要其节奏。——《礼记·乐记》

    皆奏鸣凤。——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迨半奏。

    辍其技不奏。

    更奏鸣凤。

    含愁更秦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唐· 卢仝《有所思》

    (7) 又如:奏公(从事演奏);奏阕(乐曲演奏终了);奏假(演奏升堂之乐);奏庸(击钟);奏曲(演奏乐曲)

    (8) 取得;产生

    各奏汝功。——唐· 韩愈《平淮西碑》

    (9) 又如:奏绩(取得成绩;建立功绩);奏凯(胜利)

    (10) 进(刀)

    奏刀騞然。——《庄子·养生主》

    名词

    (1) 臣子上帝王的文书

    在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后汉书·赵充国传》

    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2) 又如:奏稿(奏章的草稿);奏札(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奏牍(书写奏章的简牍);奏案(批阅奏本的几桌)

    英文翻译

    memorialize emperor; report

    方言集汇

    ◎ 粤语:zau3
    ◎ 客家话:[梅县腔] zeu5 [陆丰腔] zeu5 [客英字典] zeu5 [东莞腔] zeu5 [客语拼音字汇] zeu4 [海陆丰腔] zeu5 [沙头角腔] tsieu5 [台湾四县腔] zeu5 [宝安腔] ziu5
    ◎ 潮州话:z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則候去聲開口一等tsəucuh/z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