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铉

dǐng xuàn [ ding xuan]
繁体 鼎鉉
注音 ㄉ一ㄥˇ ㄒㄨㄢˋ

词语释义

1.举鼎之具。亦借指鼎。 2.指宰相。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举鼎之具。亦借指鼎。《文选·史岑<出师颂>》:“泽霑遐荒,功铭鼎鉉。” 李善 注引《礼记》:“夫鼎者有铭,铭者,论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勋劳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弃鼎鉉而为生臊之食,废针石而任自然之病。”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论心》:“酬死士万金立散,答君恩一剑时悬,且雌伏自功曹,有日名垂鼎鉉。”

引证解释

⒈ 举鼎之具。亦借指鼎。

《文选·史岑<出师颂>》:“泽霑遐荒,功铭鼎鉉。”
李善注引《礼记》:“夫鼎者有铭,铭者,论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勋劳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弃鼎鉉而为生臊之食,废针石而任自然之病。”
明许自昌《水浒记·论心》:“酬死士万金立散,答君恩一剑时悬,且雌伏自功曹,有日名垂鼎鉉。”

⒉ 指宰相。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书载俊乂,股肱干楨,有物有则,模楷后生,宜参鼎鉉,稽建皇灵。”
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何意恩泽益深,猥令超参鼎鉉,窃自惟度,实不堪任。”
清蒋士铨《桂林霜·议恤》:“世掌丝纶,官居鼎鉉,中书惭,任调燮。”

鼎铉的网络释义

鼎铉

  • 举鼎之具,亦借指鼎
  • 1.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
  • 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
  • 2.外观形象, 如鼎初爻是鼎足, 二三四爻是鼎腹, 五爻. 是鼎耳, 上爻是鼎铉 --《易经》
  • 3.犹台鼎。铉,鼎耳,以代鼎。鼎三足,有三公之象,故以喻宰辅重臣。《晋书·韩伯传》:“ 王湛 门资台铉,地处膏腴,识表邻机,才惟王佐。”《魏书·元禧传》:“太尉位居台铉,在冢宰之上。” 唐 白居易 《赠杜佑太尉制》:“外领藩镇,内参台铉。积勤尽悴,迨过三纪。”《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或居台铉,或处权衡。”
  • 汉字详情

    dǐng [ding]
    部首: 1201
    笔画: 12
    五笔: HND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UVML
    四角: 22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3)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4) 比喻帝王 。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5) 指宰相 。如:鼎台(宰辅大臣);鼎臣(指宰相)

    (6)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7) 指国家 。如:鼎祚(国祚,国运);鼎运(国运)

    形容词

    (1) 显贵 。如:鼎臣(大臣,重臣)

    (2) 显赫,盛大

    高门鼎贵。——晋· 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

    (4)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如:鼎分(三分)

    动词

    变革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

    英文翻译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n3 den3 [客英字典] din3 [梅县腔] din3 [宝安腔] din3 [客语拼音字汇] din3 [陆丰腔] din3 [东莞腔] din3 [台湾四县腔] din3 d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挺青開上聲開口四等tengx/tenktieŋ
    xuàn [xuan]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YX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PYVI
    四角: 8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玄声。本义:举鼎的器具)

    (2) 同本义 。横贯鼎两耳以举鼎的木棍。或为钩状,金属制,以提鼎两耳

    铉,举鼎具也。易谓之铉,礼谓之鼎。——《说文》

    黄耳金铉,利贞。——《易·鼎》。孔颖达疏:铉,所以贯鼎而举之也。

    (3) 比喻三公等重臣

    且麟阁之臣,尚有位不及铉。——江淹《为萧骠骑让封第二表》

    (4) 又如:铉台(本以台鼎喻三公之位,又易鼎为“铉”字,指丞相职位);铉司(重臣)

    (5) 弓弦。通“弦”

    矛戟折,环铉绝。——《战国策·齐策五》

    (6) 琴弦,乐器上发声的线。通“弦”

    生小弄冰铉,未拨先怜。——明· 顾众《浪淘沙·闺思》

    英文翻译

    device for carrying a tripo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5

    宋本广韵

    鼎铉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