黩扎

dú zhā [ du zha]
繁体 黷扎
注音 ㄉㄨˊ ㄓㄚ

词语释义

谓滥写文章。

词语解释

  1. 见“ 黷札 ”。

引证解释

⒈ 见“黷札”。

汉字详情

[du]
部首: 1202
笔画: 20
五笔: LFOD
五行:
仓颉: WFJNK
四角: 6438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卖声。本义:污浊)

(2) 同本义

黩,握持垢也。——《说文》。段玉裁注:“垢非可握持之物,而入于握持,是辱也。”

黩,污也。——《汉书·谷永传》注

亟则黩。——《公羊传·桓公八年》

(3) 又如:黩昏(污浊昏乱)

(4) 轻慢不敬

敬而不黩。——《汉书·郊祀志》

黩,狎也。——《广雅·释言》

(5) 又如:黩慢(轻浮而不庄重);黩贱(轻视);黩近(亲近,狎近)

(6) 引申为黑色的

林木为之润黩。——《文选·左思·吴都赋》。李善注:“黩,黑茂貌。”

动词

(1) 污辱 。如:黩敬(亵黩同类);黩穹(亵渎上天);黩冒(渎犯)

(2) 贪,求 。如:黩货病民(贪财害民);黩财(贪求财货)

(3) 滥用 。如:穷兵黩武;黩祭(滥施祭祀);黩伦(乱伦);黩征(滥于征伐);黩刑(滥施刑罚);黩札(滥写文章)

副词

频繁,多次 。如:黩烦(屡屡烦扰)

英文翻译

to dishonor, defile, corrupt; soiled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

zā,zhā,zhá [za,zha]
部首: 330
笔画: 4
五笔: R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U
四角: 520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捆绑;缠束;拴;系

抄扎家私,分俵众军。——《水浒传》

(2) 又如:扎抹(缠绑;收拾);扎爪(拴绑;缠绑);扎一根红头绳;扎花环;扎包(捆在腰间的长布);扎缚(捆扎;包扎);扎脚(缠足);扎把(成捆的草把)

(3) 编 。如:扎小辫儿

(4) 挽上,卷起来 。如:扎高裤脚;扎起袖子;扎脚勒手(卷起裤脚和衣袖)

(5) 趁人之危,勒索财物 。如:扎火囤(用女色设骗局诈取财物);扎诈(讹诈)

(6) 捉 。如:扎盲盲(捉迷藏);扎朦(捉迷藏)

(7) 准备

传令教番兵扎掂已了,来日出 密云县,与 宋江交锋。——《水浒传》

(8) 又如:扎裹(修饰;打扮);扎括(修饰;打扮);扎扮(打扮);扎掂(整装出发)

量词

(1) 用于某些捆缠的东西 。如:一扎线;一扎麦子

(2) 另见 zhā;zhá

zhā

动词

(1) 刺;戳

不问个是和非,觑僧人便扎。——董解元《西厢记》

(2) 又如:扎艺(绣花);扎心(刺心。谓可恨,痛心);扎针;扎害(损害;坑害)

(3) 驻扎

扎下一个山寨。——《水浒传》

(4) 又如:扎火囤(预先设置圈套,诱人上当,以诈取钱财);扎寨;扎寨夫人(压寨夫人)

(5) 装扮

看那同僚扎甚嘴脸来见我?——《醒世恒言》

(6) 又如:扎扮(装扮);扎作(打扮);扎括(方言。装扮);扎裹(打扮,装扮)

(7) 钻进去;向下用力 。如:扎落(迅速扑下);扑通一声,他扎进水里去了;扎猛子

(8) 张开,揸开

只见刘姥姥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红楼梦》

(9) 又如:扎手舞脚(兴奋喜悦得将手脚随意置放);扎煞(张开;伸张);扎撒(张开)

(10) 停止;堵塞 。如:扎住(停住;控制住);扎塞(堵塞)

(11) 另见 zā;zhá

zhá

动词

(1) 同“札”。拔

贾珍一面扶拐,扎挣着腰蹲身跪下请安道乏。——《红楼梦》

(2) 又如:扎蹭(从困顿中解脱出来)

(3) 同“札”。书写

有贾人至罗浮山,遇二道士弈。…其一笑曰:“幸托书达吾家。”许诺。即扎书付之。—— 宋· 米芾《鲁公仙迹记》

(4) 又如:扎付(官府的下行公文);扎费(给送委任信札差人的赏钱)

(5) 用同“炸”

将孙行者下油锅扎他一炸与我人参树报仇!——《西游记》

(6) 另见 zā;zhā

英文翻译

pull up; pierce; struggle fre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t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d5 [海陆丰腔] zap7 zhap7 [客英字典] zap7 soi1 [台湾四县腔] zap7 [梅县腔] zap7 [宝安腔] zat7
◎ 潮州话:zab4(tsap)[澄海]zag4 ,zag4(ts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八鎋開入聲開口二等cret/traetʧæt

黩扎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