黦黯
注音
ㄩㄝˋ ㄢˋ
词语释义
黑暗。比喻政治腐败。
词语解释
黑暗。比喻政治腐败。
章炳麟 《訄书·学隐》:“若 东原 者,观其遗书,规摹閎远,执志故可知。当是时,知中夏黦黯不可为,为之无鱼子、蟣蝨之势,足以藉手。”
引证解释
⒈ 黑暗。比喻政治腐败。
引章炳麟《訄书·学隐》:“若东原者,观其遗书,规摹閎远,执志故可知。当是时,知中夏黦黯不可为,为之无鱼子、蟣蝨之势,足以藉手。”
黦黯的网络释义
黦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黄黑色
自从陵谷追游歇,画梁尘黦。——后蜀· 毛熙震《后庭花》
(2) 又如:黦黦(黑暗)
动词
(1) 玷污
梅雨沾衣服败黦。——晋· 周处《风土记》
呼童净扫地,勿使黦月明。——宋· 陆游《月夕》
(2) 又如:黦湿(受潮发霉)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鬱 | 紆物 | 影 | 物 | 入聲 | 物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qyot/iut | ʔĭuət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音声。本义:深黑色)
(2) 同本义
黯,深黑色也。——《说文》
黯,黑也。——《广雅》
黯然而黑。——《史记·孔子世家》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黯然(黑暗的样子)。泛指黑色
(4) 昏暗,暗淡无光
使史黯往观焉。——《淮南子·主术》
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鲁迅《药》
(5) 又如:黯淡(昏暗不光明的样子)
(6) 心神沮丧的样子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江文通集》
(7) 又如:黯然欲绝(形容极其伤感的情状)
英文翻译
dark, black; sullen, dreary
方言集汇
◎ 粤语:a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4 [陆丰腔] am5 [梅县腔]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宝安腔] am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4 [陆丰腔] am5 [梅县腔]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宝安腔] 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六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