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形容辛劳汗多。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李凖《不能走那条路》:“他又想起在朱家扛活时,掌柜们在大麦天,看着别人黑汁白汗干活,王老三也是摇着扇子站在一边看。”
成语用法
黑汁白汗作宾语、状语;用于口语。
引证解释
⒈ 形容辛劳汗多。
引李準《不能走那条路》:“他又想起在朱家扛活时,掌柜们在大麦天,看着别人黑汗白汗干活, 王老三也是摇着扇子站在一边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黑色)
(2) 同本义
黑,火所熏之色也。——《说文》
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小尔雅》
坤为黑。——《易·说卦》
黑气乃辱。——《素问·气交变大论》
郑公孙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楚公子黑肱。——《左传·昭公元报》
大夫黑弓,礼也。——《荀子·大略》
(3) 又如:黑气(黑色的水气);黑章(黑色的花纹);黑麻(黑色的胡麻);黑眸(黑色的眸子);黑斑(黑色的斑点);黑参参(黑乎乎)
(4) 昏暗无光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月黑见渔灯。——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诗
(5) 又如:黑处(暗处,光线不明的地方);黑狱(暗无日光的牢房);黑天黑地(天地一片漆黑);黑塔窟(昏暗的样子)
(6) 狠毒;象征反动,坏 。如:黑店;黑色恐怖(指无政府主义或恐怖主义者所进行的暗杀活动,或恐怖性的激烈行为);黑款(黑钱);黑爪(罪恶之手)
(7) 秘密,非法 。如:黑档子(以非法项目贪污米粮);黑楼子(暗娼户);黑经(暗中使歪点子);黑腥事(暗中干的凶残事)
(8) 突然而猛烈的 。如:黑风(暴风);黑浪(恶浪;巨浪;暴风浪)
(9) 比喻倒霉,不走运 。如:黑路上(运气不好;倒霉)
名词
(1) 黑色物质、物体
(2) 含有碳元素而且通常是主要成分的各种物质。如:炭黑;灯黑;黑星星(灰尘)
(3) 黑染料。如:酸性黑;直接黑;媒染黑
(4) 黑子,两人棋类游戏(如围棋)中黑色的棋子。如:执黑;黑白双丸(围棋子)
(5) 夜晚 。如:黑家白日(每日每夜;日日夜夜);黑赶(半夜起事;闹腾);黑个(方言。夜晚);黑车(夜行不点灯的车)
(6) 黑色黍米
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襡、白、黑、形盐。——《左传》
(7) 黑色的猪羊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诗·小雅·大田》。毛传:“骍,牛也。黑,羊豕也。”
(8) 黑龙江省的简称
动词
(1) 把 放在隐蔽处,把…藏起来 。如:他把钱都黑起来了
(2) 说…的坏话,诽谤 。 如: 黑了良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t7 [客英字典] het7 [沙头角腔] het7 hek7 [客语拼音字汇] hed5 [东莞腔] het7 [台湾四县腔] het7 [梅县腔] het8 [陆丰腔] het7 [宝安腔] h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黑 | 呼北 | 曉 | 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一等 | 曾 | 登 | hok/xo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十声。本义: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
(2) 同本义
汁,液也。——《说文》
拾瀋。——《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瀋。”
函牛之鼎以亨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后汉书·边让传》
(3) 又如:汁子(汁液;汤汁);汁滓(汁液与渣滓);汁献(求神用香酒);墨汁;豆汁;胆汁;茄汁;酸橙汁
(4) 雨夹雪
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礼记·月令》。注:“雨汁者,水雪杂下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b5 [沙头角腔] zip7 [客英字典] chip7 [台湾四县腔] tsiip7 [东莞腔] zip7 [海陆丰腔] chip7 [梅县腔] zhip7 [陆丰腔] chip7 [宝安腔] zip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執 | 之入 | 章 | 緝A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tɕĭĕp | cjip/tjip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 同本义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雪白(像雪一样的洁白);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
(4)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 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静;指洁白明静的心)
(6) 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7) 又如:东方发白;白日鬼(指日间公然招摇撞骗的人)
(8) 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9) 又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书本正文;俗称“阴文”,碑文或印文虚白的部分);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没有任何凭藉依恃而创建家业);白社(无人祭祀的土地庙,亦指荒无人烟的家乡);白大人(没有功名的人);白战(徒手相搏);一穷二白
(10) 字形写错(如笔画错或误写为同音异义的字)的或字音读错的 。如:念白字;写白字
(11) 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12)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13)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如:白军;白匪
名词
(1)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2)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
(3) 地方话 。如:苏白
(4) 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如:文白夹杂
(5) 姓
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动词
(1) 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2) 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3)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4) 又如:自白(自我表白);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5) 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6)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7)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副词
(1) 白白,平白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还乡》
(2) 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无策的样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戏
(3) 单单;只是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4) 竟。与“不”连用 。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k8 [梅县腔] pak8 [沙头角腔] pak8 [客语拼音字汇] pag6 ped6 [海陆丰腔] pak8 [客英字典] pak8 [陆丰腔] pak8 [东莞腔] pak8 [宝安腔] pak8
◎ 潮州话:bê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白 | 傍陌 | 並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bʰɐk | brak/beak |
详细解释
hán
名词
(1) 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
咸丰四年, 土谢图汗、 车臣汗两部汗、王、公、台吉等请捐助军需,温旨郤之。——《清史稿》
(2) 另见
hàn
名词
(1)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2)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汗,身液也。——《说文》
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
五藏化液心为汗。——《宣明五气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汉书·刘向传》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释名·释衣服》
汗出浃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汗巾(擦汗用的手巾);汗血(汗与血;流汗流血;汗出如血);汗汪汪(形容汗水多的样子);汗星(细小的汗珠);汗迹(汗水的痕迹)
(4) 指青竹被火烤后像出汗一样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干青竹之水分 。如:汗筒(古人用竹筒书写,竹筒在使用前,先在火上烤出汁,用以防蛀,称为汗筒,也称汗青);汗竹(借指史籍、书册);汗青头白(书成人老)
(5) 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 。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动词
(1) 出汗;使出汗
汗牛塞屋。——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汗下(汗流下来);汗浸浸(微微出汗的样子);汗溶溶(汗津津);汗脱(出汗失水而虚脱)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hon5 [沙头角腔] hon5 [东莞腔] hon5 [海陆丰腔] hon6 [客英字典] hon5 [宝安腔]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4 [台湾四县腔] hon5
◎ 潮州话:hang2(háng) hang5(hâ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寒 | 胡安 | 匣 | 寒 | 平聲 | 寒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ɣɑn | ghan/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