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古隆冬

hēi gǔ lóng dōng [ hei gu long dong]
注音 ㄏㄟ ㄍㄨˇ ㄌㄨㄥˊ ㄉㄨㄥ

词语释义

形容很黑暗;颜色深黑。

亦作:黑古隆冬

词语解释

  1. 同“ 黑古隆咚 ”。

引证解释

⒈ 同“黑古隆咚”。

黑古隆冬造句

有的洞口只有一个污水井盖那么大的口子,打开以后向下看,直直的十多米下去,黑古隆冬看不到底。
从外面看,里面黑古隆冬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可大半间屋里堆着粮食、咸菜缸等杂七杂八的东西,黑古隆冬的,还散发出一股霉味儿。
街上黑古隆冬,只有礼堂那里亮腾腾一片,杨陆顺加快了步子,他怕晚了电影会开映。
小林一口气讲了那么多,他真担心老板娘也叫他走,格能加,阿拉又要回到自已老娘黑古隆冬的灶披间去轧闹猛,少不了又要挨脾气忒坏的老娘一顿臭骂。
他从黑古隆冬的小巷里窜上来,但我逃之夭夭。
村子里黑古隆冬的看不清人影,幸亏大家都有夜视镜。
,这黑古隆冬的早晨突然飞起几只野鸭真吓死人。
树木比较稀疏的地方尚能见到一块阳光照亮的地面,树木茂盛的地方则是一片黑古隆冬,黑得令人心悸……
热度太高了,只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好像一下子掉进了黑古隆冬的枯井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欲哭无泪欲呼无声,绝望之极,他觉得自己大概已经死了……

汉字详情

hēi [hei]
部首: 1202
笔画: 12
五笔: LFOU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WGF
四角: 6033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黑色)

(2) 同本义

黑,火所熏之色也。——《说文》

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小尔雅》

坤为黑。——《易·说卦》

黑气乃辱。——《素问·气交变大论》

郑公孙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楚公子黑肱。——《左传·昭公元报》

大夫黑弓,礼也。——《荀子·大略》

(3) 又如:黑气(黑色的水气);黑章(黑色的花纹);黑麻(黑色的胡麻);黑眸(黑色的眸子);黑斑(黑色的斑点);黑参参(黑乎乎)

(4) 昏暗无光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月黑见渔灯。——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诗

(5) 又如:黑处(暗处,光线不明的地方);黑狱(暗无日光的牢房);黑天黑地(天地一片漆黑);黑塔窟(昏暗的样子)

(6) 狠毒;象征反动,坏 。如:黑店;黑色恐怖(指无政府主义或恐怖主义者所进行的暗杀活动,或恐怖性的激烈行为);黑款(黑钱);黑爪(罪恶之手)

(7) 秘密,非法 。如:黑档子(以非法项目贪污米粮);黑楼子(暗娼户);黑经(暗中使歪点子);黑腥事(暗中干的凶残事)

(8) 突然而猛烈的 。如:黑风(暴风);黑浪(恶浪;巨浪;暴风浪)

(9) 比喻倒霉,不走运 。如:黑路上(运气不好;倒霉)

名词

(1) 黑色物质、物体

(2) 含有碳元素而且通常是主要成分的各种物质。如:炭黑;灯黑;黑星星(灰尘)

(3) 黑染料。如:酸性黑;直接黑;媒染黑

(4) 黑子,两人棋类游戏(如围棋)中黑色的棋子。如:执黑;黑白双丸(围棋子)

(5) 夜晚 。如:黑家白日(每日每夜;日日夜夜);黑赶(半夜起事;闹腾);黑个(方言。夜晚);黑车(夜行不点灯的车)

(6) 黑色黍米

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襡、白、黑、形盐。——《左传》

(7) 黑色的猪羊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诗·小雅·大田》。毛传:“骍,牛也。黑,羊豕也。”

(8) 黑龙江省的简称

动词

(1) 把  放在隐蔽处,把…藏起来 。如:他把钱都黑起来了

(2) 说…的坏话,诽谤 。 如: 黑了良心

英文翻译

black; dark; evil, sini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k1 ha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t7 [客英字典] het7 [沙头角腔] het7 hek7 [客语拼音字汇] hed5 [东莞腔] het7 [台湾四县腔] het7 [梅县腔] het8 [陆丰腔] het7 [宝安腔] h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呼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hok/xok
[gu]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D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R
四角: 40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形容词

(1) 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英文翻译

old, classic,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 客家话:[梅县腔] gu3 [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东莞腔] gu3 [沙头角腔] gu3 [宝安腔] gu3 [海陆丰腔] gu3
◎ 潮州话:gou2(kóu) gu2(k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公戸上聲開口一等kox/kuuku
lóng [long]
部首: 212
笔画: 11
五笔: BTG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HEM
四角: 77215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生,降省声。本义:高)

(2) 丰大;高

隆,丰大也。——《说文》

宛中隆。——《尔雅·释山》。注:“山中央高。”

虽隆薛之城。——《战国策·齐策一》

隆准而龙颜。——《史记·高祖纪》

段干木之隆。——《吕氏春秋·秋期贤》

降冲以攻。——《淮南子·泛论》

德隆望尊。——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隆穷(隆起的样子);隆颓(高低不平的样子);隆岳(高山);隆恩(皇帝给予的特大的恩典)

(4) 国家逢勃发展;隆盛

陛下都洛阳,岂欲与 周室比隆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室之隆。—— 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兴隆(兴盛);隆替(兴废);隆替无步(即好坏各不相关)

(6) 丰厚 。如:隆杀(指尊卑、厚薄之别);隆眄(即厚顾,器重);隆爱(厚爱);隆遇(优厚的待遇)

(7) 指程度深

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隆情厚谊(情谊深厚);隆寒(严寒,酷寒);隆冬

动词

(1) 升高;增高

虽隆薛之城至于天,犹之无益也。——《战国策》

(2) 又如:隆平(升平)

(3) 尊崇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4) 又如:隆礼(重用;重视);隆德(尊德,崇高的品德);隆贵(尊贵,显贵)

(5) 高出;高起

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后汉书·张衡传》

(6) 使成长

臣莽夙夜养育隆就孺子。——《汉书》

(7) 使兴盛

隆国保家。——房玄龄《晋书》

克定天下,以隆王室。——曹操《褒枣祗令》

(8) 假借为“降”。下,落

天命融隆火。——《墨子·非攻下》

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庄子·天运》

毋犯天之隆。——《管子·轻重己》

象词

(1) 常用于雷声或炮声

枪声隆然。——《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黄洋界上炮声隆

英文翻译

prosperous, plentiful, abundant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ung2 [东莞腔] lung2 [海陆丰腔] lung2 [陆丰腔] lun3 [客语拼音字汇] lung2 [宝安腔] lung2 [台湾四县腔] lung2 [梅县腔] lung2 [客英字典] l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中東三平聲開口三等liunglĭuŋ
dōng [dong]
部首: 343
笔画: 5
五笔: TU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EY
四角: 273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3)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4)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最后,终

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

冬冬声 ——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英文翻译

winter, 11th lunar month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1 [沙头角腔] dung1 [台湾四县腔] dung1 [客英字典] dung1 [陆丰腔] dung1 [梅县腔] dung1 [宝安腔] dung1 [客语拼音字汇] dung1 [东莞腔] dung1
◎ 潮州话:dang1 (t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宗平聲開口一等tuung/tvngtu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