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幕
词语释义
黎族人所生产的一种可作幛幕的精致织品。
词语解释
黎 族人所生产的一种可作幛幕的精致织品。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黎幕》:“黎幕出 海南 , 黎峒 黎 人得中国锦綵,拆取色丝,间木绵挑织而成。每以四幅联成一幕。”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货语·绵布》:“其出於 琼 者,或以 吴 綾 越 锦,拆取色丝,间以鹅毳之绵,织成人物花鸟诗词……四幅相连曰黎幕,亦曰黎幔。”
引证解释
⒈ 黎族人所生产的一种可作幛幕的精致织品。
引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黎幕》:“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綵,拆取色丝,间木绵挑织而成。每以四幅联成一幕。”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绵布》:“其出於琼者,或以吴綾越锦,拆取色丝,间以鹅毳之绵,织成人物花鸟诗词……四幅相连曰黎幕,亦曰黎幔。”
黎幕的网络释义
黎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莫声。本义:覆布,帐篷的顶布)
(2) 同本义
幕,帷在上曰幕。——《说文》
舞于鲁君之幕下。——《谷梁传·定公十年》
楚幕有乌。——《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举袂成幕。(袂:
:袖子)——《战国策·齐策一》(3) 又如:幕幕(覆布周密的样子);幕燕(筑巢于幕上的燕子);幕下(帐幕之下;幕府中)
(4) 帐幕;篷帐
风动将军幕。——杜甫《西山》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杜甫《后出塞》
(5) 又如:幕庭(营帐前的空地);幕帷(帐幕);幕席(帐幕和座席;幕宾的职位);幕竿(张帐幕用的长竿)
(6) 垂挂的帘幕
文窗绣户盘绮幕。——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三》
(7) 又指舞台上的幕布。如:大幕;边幕;幕屋(用帷幕临时围成的房屋)
(8) 移动的微粒等形成的遮蔽 。如:烟幕;弹幕
(9) 戏剧或歌剧中按剧情划分的段落之一 。如:三幕六场
(10) “幕府”的简称。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的府署 。如:幕下(幕府中);幕位(办公处所);幕职(幕府中的职位)
(11) 幕府聘用的僚属 。如:幕士(幕客);幕吏(泛指属吏);幕官(幕僚);幕胥(泛指掌文书的官员);幕游(离乡当幕友)
(12) 一段情景 。如:生活的一幕
(13) 团体正式的或准备性质的会议 。如:开幕;闭幕
(14) 假借为“漠”。沙漠
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比年遣大将军卫青、 霍去病攻 祁连绝大幕。——《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15) 姓
动词
覆盖
雪幕其顶。——《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ok7 [海陆丰腔] mok7 [客语拼音字汇] mog5 [东莞腔] mok7 [梅县腔] mok7 [宝安腔] mok7 [沙头角腔] mok7 [台湾四县腔] mok7 [陆丰腔] mok7
◎ 潮州话:mo6(mŏⁿ),bhuang6(buăng) [潮州]bhuêng6(buĕng) [饶平、揭阳、潮阳]muang6(muă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莫 | 慕各 | 明 | 鐸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mɑk | m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