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

lí yuán hóng [li yuan hong]
注音 ㄌ一ˊ ㄩㄢˊ ㄏㄨㄥˊ

词语释义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原名秉经,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 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

黎元洪的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1864~1928)​字宋卿,湖北省黄陂县人。清末革命军起事于武昌,被推为都督,后当选为副总统。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后因复辟之乱而去职。民国十一年复被曹锟、吴佩孚拥为总统,十二年被迫离职。十七年病逝于天津。

黎元洪的网络释义

黎元洪

  •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
  • 光绪九年(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民国二年(1913年)支持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同年10月,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上正副大总统。黎元洪又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兼任御用的参政院院长。后袁世凯迫使黎元洪赴京,被安置在瀛台,与之结为儿女姻亲以控制之。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就。民国五年(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但实际权力则为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黎元洪不甘于受段摆布,形成“府院之争”。段祺瑞利用张勋将黎驱走,由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请黎元洪复职。黎元洪复任总统后,无实权。
  • 民国十二年(1923年)6月,黎元洪再度辞职,退出政坛,移居天津投资实业。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
  • 黎元洪的翻译

    德语: Li Yuanhong (Eig, Pers, 1864 - 1928)​
    法语: Li Yuanhong

    汉字详情

    部首: 434
    笔画: 15
    五笔: TQTI

    英文翻译

    surname; numerous, many; black
    yuán [yuan]
    部首: 210
    笔画: 4
    五笔: F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U
    四角: 1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2) 同本义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注:“头也。”

    吐蕃叛换方炽, 敬玄失律, 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3) 又如:元首(头)

    (4) 天

    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淮南子·原道》。注:“天也。”

    (5) 又如:元机(天机,指神秘的天意);元神(天帝,天神);元父(天帝);元命(天命);元天(苍天)

    (6) 君

    元首起哉。——《书·益稷》。传:“元首,君也。”

    元,君也。——《广雅》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宋· 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7) 又如:元、恺辅舜(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叫“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叫“八恺”。八元八恺辅佐虞舜,把政事治理得很好);元龙(皇帝);元明(佛教指清净光明);元后(天子;帝王的嫡妻)

    (8) 开始;起端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9) 又如:元始天尊(道教所尊的最高天神。据说他生于太元之先。故名);元初(起初);元由(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元因(原因)

    (10) 根源;根本 。如:元本(根本);元序(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元极(万物之本原)

    (11) 指元气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指人的精神,精气;中医名词,指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对。如:元炁(元气);元阳(男子的精气)

    (12) 道家所谓的道

    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舍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子华子·大道》

    (13) 又如:元神(佛道经过修炼的灵魂。成仙得道的人,其元神可以离开肉体自由来往);元君(道教对女子成仙者的尊称);元龙(元阳,道教指“得道”)

    (14) 指帝王年号

    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史记》

    (15) 朝代名 。1206 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1368 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元亡。自定国号起,元凡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元至正间。——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6) 又

    元政紊弛。

    (17) 又如:元人百种(书名。即元曲选)

    (18) 数学名词 。数字和若干字母的有限次乘法运算式中表示,变量的字母称元。如:一元二次方程

    (19) 民众,百姓 。如:黎元;元元;元元之民(众百姓)

    (20) 在各国多种硬币中,仿古德国银质硬币塔勒的任何一种硬币 。如:金元

    (21)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形容词

    (1) 第一,居首位的

    二世元年七月。——《史记·陈涉世家》

    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阳嘉元年。——《后汉书·张衡传》

    隆庆元年。——《明史》

    (2) 又如:元题(第一道题);元辰(元旦;吉日);元首(迷信占卜名称之一,六壬课中的第一课,是大吉大利,如愿的课);元妃(国君或诸侯的嫡妻);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元女(长女)

    (3) 大

    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颜师古注:“元,大也。”——《汉书》

    (4) 又如:元功巨勋(巨大的功勋);元庸(巨大的功劳);元勋(大功勋)

    (5) 善;吉 。如:元夫(善士);元元之民(善良的百姓);元正(善良正直)

    (6) 本来;向来;原来

    元犹原也。——《春秋繁露 ·垂政》

    必先原元而本本。——《潜夫论·本训》

    (7) 又如:元物(原物);元金(金属);元丝课(一种标准银锭);元名(原名);元身(原身);元心(本心,本意)

    (8) 黑色。清朝避康熙(玄烨)皇帝的讳。改“玄”为“元”

    自此而元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9) 又

    至曾元时。

    (10) 又如:元黄(黑色与黄色。引申为吏治);元色(黑色);元玉(玄玉。黑色的玉);元狐(玄狐)

    英文翻译

    first; dollar; origin; hea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ien2 je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梅县腔] ngian2 [海陆丰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yan2 [宝安腔] ngien2 | jen2 [客英字典] ngien2 [东莞腔] j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ŋĭwɐnngyan/ngvan
    hóng [ho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AW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TC
    四角: 341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共声。本义:大水)

    (2) 同本义

    洪,洚水也。——《说文》

    汤汤洪水方割。——《书·尧典》

    洪水芒芒。——《诗·商颂·长发》

    洪水横流。——《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大河);洪峰

    (4) 河道陡窄流急之处

    定国既去逾月,复与 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已为陈迹,喟然而叹。—— 宋· 苏轼《百步洪》

    徐州百步洪, 吕梁上下二洪。—— 明· 陆容《菽园杂记》

    (5) 河流分道之处

    东江木落水分洪,伐尽黄芦洲渚空。—— 宋· 王安石《东江》诗

    (6) 姓

    形容词

    (1) 大。与“小”相对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洪烈(巨大的功绩);洪仁(胸怀宽广,仁义待人);洪范(大名;伟业);洪慈(洪恩)

    (3) 中医名词。谓脉象浮而有力 。如:洪芤(指脉博阳虚,手指重按时有两边有而中间无,好像手指按葱管的感觉)

    英文翻译

    vast, immense; flood, delug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2 [宝安腔] fung2 [东莞腔] fung2 [台湾四县腔]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海陆丰腔]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2 [陆丰腔] fung3
    ◎ 潮州话:hong5(hông) ang5(âng)〈姓〉ang5(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公東一平聲開口一等ghung/hungɣ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