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洞

huáng lóng dòng [ huang long dong]
繁体 黃龍洞
注音 ㄏㄨㄤˊ ㄌㄨㄥˊ ㄉㄨㄥˋ

词语释义

洞名。

词语解释

  1. 洞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黄龙洞》:“ 黄龙洞 在 吴兴郡 北,去城闉廿里,枕 太湖 ,其山皆怪石林立。”《吴兴志·洞隖》:“ 黄龙洞 在 乌程县 卞山 ,石壁峭立,巖竇阴沉,莫穷其底。”

引证解释

⒈ 洞名。

明陶宗仪《辍耕录·黄龙洞》:“黄龙洞在吴兴郡北,去城闉廿里,枕太湖,其山皆怪石林立。”
《吴兴志·洞隖》:“黄龙洞在乌程县卞山,石壁峭立,巖竇阴沉,莫穷其底。”

黄龙洞的网络释义

黄龙洞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景点)

  • 黄龙洞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被列为国际旅游洞穴会员、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点)、中国旅游首批知名品牌、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湖南省著名商标、张家界旅游精品线之一,享有绝世奇观之美誉。 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旅游溶洞”。2009年,黄龙洞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旅游奇洞”。
  • 黄龙洞造句

    现在的黄龙洞生态广场瓜果飘香,紫金花,稻花已经是顶盛时期,正是观赏的最佳时节。
    岳庙管理处加班加点,对白堤、孤山路桃柳,黄龙洞、曙光路、北山街部分行道树,沿湖新种柳树和部分名贵古树适当疏剪树冠,以减少树木受风面,增加透风度。
    妈的,上行十公里就是黄龙洞,下行十公里就是十堰镇,野人谷恰好就是这片方圆百里的茂密丛林的一道栈桥,一边是入世,一边是出世。
    虽说都是石钟乳和石笋,但张家界黄龙洞里的大小、形态可就变化多端,称得上是天下奇观。
    者,仅以公开信息统计,在其通过资本运作下将经营权化为己有的湖南省内风景区已包括张家界黄龙洞、凤凰古城、壶瓶山、邵阳崀山、石门千年古刹夹山寺。
    黄龙洞位于通往武当金顶的古神道上。
    这里风光绚丽、异洞奇山,即使鬼斧神剑也难雕凿出象南天门、梭罗树、令牌寨、白岩寨、老龙泉溶洞、鱼洞子、黄龙洞、真假瀑布等奇景。
    在武当山,黄龙洞是和武当道教医药联系在一起的。
    爬了天门山,漂了索溪峪,吃了鱼头煲,探了黄龙洞,好好的让四位省城里的公子千金们领略了一下西部的奇峰骏景,美味佳肴。
    古时信士登山朝谒,认为能进入黄龙洞,就是“三生有缘”
    黄龙洞以其庞大的立体结构洞穴空间、丰富的溶洞景观、水陆兼备的游览观光线路独步天下,内中有天然空调。
    黄梅季蓄得满山水,黄龙洞上的白沙泉重现泉水丁冬,想跟泉水合影要抓紧啊,过几日可能再次断流。
    年在郧西黄龙洞发现目前中国最早的晚期智人,在出土的伴生动物化石中,翼手目类化石是国内首次发现。
    而另外两块则写着驰名天下的黄龙洞的药如何服用、治什么病等等。
    先是去黄龙洞附近的山上采摘了一些麦冬草的草籽和鲜红的小野果,用来装饰小动物的眼睛,还回家找了几株青菜作为道具。
    据说这是对道教炼制的“黄龙洞眼药”、“紫金锭”等药的赞誉。
    历史上以黄龙洞眼药、八定紫金锭等药物而驰名。
    从公开的信息中不难发现,叶文智目前掌控的至少有张家界黄龙洞、凤凰古城、壶瓶山、邵阳崀山、石门千年古刹夹山寺等湖南最优质的旅游资源。

    汉字详情

    huáng [huang]
    部首: 1101
    笔画: 11
    五笔: AM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WC
    四角: 448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动词

    (1) 垮掉,坏了事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名词

    (1) 黄赤色的马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如:扫黄

    (7)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英文翻译

    yellow;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陆丰腔] wong3
    ◎ 潮州话:ng5

    宋本广韵

    ló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5
    五笔: D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KP
    四角: 43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方〉∶ 歪扭不圆 。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英文翻译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

    dòng,tóng [dong,to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MGK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BMR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dòng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2) 同本义

    洞,疾流也。——《说文》

    (3) 幽深 。如:洞虚(深幽)

    (4) 广阔 。如:洞庭(广阔的庭院;又指湖名)

    (5) 深 。如:洞壑(深谷);洞豁(深广);洞井(深洞)

    (6) 清澈 。如:洞观(清澈见底);洞朗(清彻明亮);洞光(透明通亮)

    (7) 透彻 。如:洞溢(透彻,详赡);洞视(透视,看得清楚);洞彻(洞澈。清澈;了解透彻)

    名词

    (1) 窟窿;孔穴

    心气内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洞,谓中空也。”

    港洞坑谷。——马融《长笛赋》

    距洞百余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洞隙(孔缝);洞肛(肛门);袖子磨破一个洞

    (3) 拱道,位于拱下的道路 。如:城门洞

    (4) 口令中用以代替数目中的“零”

    动词

    (1) 贯穿;通达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骈其指,力斫之,可断牛项;横搠之,可洞牛腹。——《聊斋志异·铁布衫法》

    (2) 又如:洞出(穿洞而出);洞壁(在墙上打洞);洞连(连接相通);洞户(室与室相通的门户);洞越(瑟底两孔相通)

    (3) 通晓;知悉

    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后汉书·梁冀传》

    (4) 又如:洞习(通晓熟悉);洞达(通晓明白);洞烛(明察);洞冥(洞察昏暗之处)

    (5) 敞开 。如:洞敞(敞开);洞辟(大开)

    tó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cave, grotto; ravine; hole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5 tung3 [沙头角腔] tung5 [客语拼音字汇] tung4 [台湾四县腔] tung5 [东莞腔] tung3 [海陆丰腔] tung6 [客英字典] tung5 [宝安腔] tung3
    ◎ 潮州话:dang7(tā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