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区

huáng fàn qū [ huang fan qu]
繁体 黃泛區
注音 ㄏㄨㄤˊ ㄈㄢˋ ㄑㄨ

词语释义

黄河泛滥区域。一般指1938年6月河南省·郑州市附近的花园口堤岸遭到破坏后的受灾地区。其时黄河水沿贾鲁河颍河西淝河注入淮河,淹没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所属四十四县。

词语解释

  1. 黄河 泛滥区域。一般指1938年6月 河南省 郑州市 附近的 花园口 堤岸遭到破坏后的受灾地区。其时 黄河 水沿 贾鲁河 入 颍河 及 西淝河 注入 淮河 ,淹没 河南 、 安徽 及 江苏 三省所属四十四县。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一过 黄 泛区,水茫茫。陷泥过膝及腰腹,人马欲渡川无梁。”

引证解释

⒈ 黄河泛滥区域。一般指1938年6月河南省郑州市附近的花园口堤岸遭到破坏后的受灾地区。其时黄河水沿贾鲁河入颍河及西淝河注入淮河,淹没河南、安徽及江苏三省所属四十四县。

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一过黄泛区,水茫茫。陷泥过膝及腰腹,人马欲渡川无梁。”

黄泛区的网络释义

黄泛区

  • 黄泛区,一个苦难的代名词,一个曾滋生了杂草,又滋生了故园重生梦想的地方。多年来,黄河与河南纠缠不清,河南郑州花园口与黄泛区连绵一起,三者的交集,正是中原这个人口大省新历史的浓缩。
  • “黄泛区”的历史发生在中华民族最悲惨的时刻,是中国民族被逼到绝境后,生生从自己身上割下的一块血肉;这是百万“黄泛区”人民拿生命换来的;这是千万“黄泛区”人民拿自己的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忍饥挨饿换来的;这应该是中华民族永远记住的民族疤痕;这是用老百姓的命、用黄河这个母亲河,去拖住敌人的刺刀。
  • 汉字详情

    huáng [huang]
    部首: 1101
    笔画: 11
    五笔: AM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WC
    四角: 448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动词

    (1) 垮掉,坏了事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名词

    (1) 黄赤色的马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如:扫黄

    (7)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英文翻译

    yellow;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陆丰腔] wong3
    ◎ 潮州话:ng5

    宋本广韵

    fàn [fan]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TPY
    五行:
    吉凶:
    仓颉: EHIO
    四角: 321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2) 同本义

    汎,浮貌。从水,凡声。与泛略同。与氾迥别。——《说文》

    汎彼柏舟。——《诗·邶风·柏舟》

    汎舟于河。——《国语·晋语》。注:“浮也。”

    一曰泛齐。——《周礼·酒正》

    汎齐,浮蛾在上汎汎然也。——《释名·释饭食》

    汎汎杨舟。——《诗·小雅·菁菁者莪》

    乘天潢之汎汎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盖大苏泛赤壁云。—— 明· 魏学洢《核舟记》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泛然(漂浮,浮动的样子);泛浮(漂浮);泛萍(比喻漂荡不定);泛蚁(浮在酒上的泡沫)

    (4) 漫溢,大水漫流

    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汉书·武帝纪》

    (5) 又如:黄泛区;泛浸(泛滥淹没);泛涨(水涨溢);泛澜(漫溢横流)

    (6) 弥漫

    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南朝 宋· 刘铄《歌诗》

    (7) 浮现;露出 。如:泛白(浮现白色)

    (8) 向上冒出

    坑里泛出半人深的水,油汪汪的,漂着汽油。——杨朔《三千里江山》

    (9) 通“覂”( fěng),倾覆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汉· 贾谊《论积贮疏》

    副词

    (1) 假借为氾。广泛,普遍

    以杜君言泛汛之。——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情窦既开,必致于泛用无度。——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2) 又如:泛利(广泛施利);泛涉(广泛涉猎);泛采(取材广泛);泛广(广泛,普遍);泛观(纵观;广泛地浏览)

    (3) 不切实际的,浮浅的 。如:空泛;浮泛

    英文翻译

    to drift, float; careless, reckless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3
    ◎ 客家话:[东莞腔] fam5 [台湾四县腔] fam5 [客英字典] fam5 [宝安腔] fam5 [梅县腔] fam5 [海陆丰腔] fam6 [客语拼音字汇] fam4 p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十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孚梵去聲合口三等pʰĭwɐmphyamh/phvamm
    qū,ōu [qu,ou]
    部首: 211
    笔画: 4
    五笔: A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SK
    四角: 71714

    详细解释

    ōu

    名词

    (1) 一种中国古代容器。又用为容量单位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昭公三年》

    (2) 古代农民播种时所开的穴或沟称为“区” 。如:区田(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的一种农作法。便于小范围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

    (3) 姓氏

    我区氏儿也。——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4) 另见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品在匚中。“品”表示许多物品。“匚”( fāng),盛物的器具。本义:收藏)

    (2) 隐匿

    区,踦区,藏匿也。——《说文》

    吾文君文王作仆区之法。——《左传·昭公七年》

    (3) 区别

    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论语·子张》

    (4) 又如:区界(区别;界限);区明(区分明晰);区判(区分判别);区详(区分详明)

    名词

    (1) 区域;地区

    造我区夏。——张衡《东京赋》。注:“区,域也。”

    茂八区而菴谒焉。——左思《蜀都赋》。注:“四方八隅也。”

    上下无常穷六区。——《思元赋》

    冰天雪海之区。——〔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区夏(诸夏。中原地区,指中国);区宇(疆土境域);商店区;山区;市区;边区;区外(域外);区宇(境域;天下)

    (3) 行政区划单位 。如:自治区;解放区;市辖区;县辖区。亦指区政府所在地。如:他在区里开了三天会

    (4) 住宅,居住处 。如:区处(居住的地方);区士(守卫在宫外的士兵);区宇(殿宇);区舍(房屋)

    (5) 特指小屋

    浮玉之山,北望具区。——《山海经·南山经》

    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汉书·胡建传》。颜师古注:“区者,小室之名,若今小庵屋之类耳。”

    (6) 球场(如草地网球、网球戏、手球或篮球)上划分的区 。如:发球区;后区

    (7) 人世间 。如:区中(人世间);区中缘(尘世的俗情);区中学(世俗的学问);区内(天下,宇内);区有(天下)

    形容词

    (1) 小,微小

    宋国区区。——《左传·襄公十七年》

    区区焉相乐也。——《吕氏春秋·务大》

    吾道知处暗,夫处明者不见暗中一物,而处暗者能见明有中区事。——《关尹子》

    (2) 又如:区区

    (3) 平庸 。如:区区冗冗(庸庸碌碌);区区庸庸(平庸无能)

    (4) 另见 ōu

    英文翻译

    area, district, region, 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au1 keoi1
    ◎ 潮州话:ku1 <姓>au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