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油

huáng yóu [ huang you]
繁体 黃油
注音 ㄏㄨㄤˊ 一ㄡ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黄油 huángyóu

(1) 一种重要食品,系固体乳化产物,主要是从牛奶里提取出来的乳脂(稀奶油),通过搅拌工序,使脂肪球、气泡、水珠聚结起来而成,特别使用于涂在面包片上或烹饪中

butter

(2) 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膏状油脂,黄色或褐色,粘度大,多用做润滑剂

grease

词语解释

  1. 涂油的黄绢。

    《隋书·礼仪志五》:“﹝翟车﹞其车侧饰以翟羽,黄油纁黄里,通幰。”《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以黄油裹 东昏 首。” 胡三省 注:“黄绢施油可以御雨,谓之黄油。”

  2. 一种食品佐料。从牛奶中提取。如:黄油涂面包。

  3. 润滑油。石油中分馏出的膏状油脂。如:机器的保养,要经常注入黄油。

引证解释

⒈ 涂油的黄绢。

《隋书·礼仪志五》:“﹝翟车﹞其车侧饰以翟羽,黄油纁黄里,通幰。”
《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以黄油裹东昏首。”
胡三省注:“黄绢施油可以御雨,谓之黄油。”

⒉ 一种食品佐料。从牛奶中提取。

如:黄油涂面包。

⒊ 润滑油。石油中分馏出的膏状油脂。

如:机器的保养,要经常注入黄油。

黄油的国语词典

一种牛奶或奶油提炼出来的脂肪性食品。

黄油的网络释义

黄油 (牛奶加工出来的产物)

  • 黄油(Butter)是用牛奶加工出来的一种固态油脂,是把新鲜牛奶加以搅拌之后上层的浓稠状物体滤去部分水分之后的产物。主要用作调味品,营养丰富但含脂量很高,所以不要过分食用。
  • 公元前5世纪,匈奴人就已经因为以牧业为主,奶制品各种制作技术成熟并传播国内外。外国人称为黄油,就是中国人称为奶油的奶中炼制食用油品。匈奴人是世界上最早加工食用黄油的民族。
  • 黄油造句

    爸爸将涂抹了黄油的面包片递给妈妈。
    我用滚滚的财富作为面粉,甜蜜的爱情作为黄油砂糖,成功的事业作为鸡蛋,再加上快乐和幸福做成一个大蛋糕送给你。祝你生日快乐。
    新鲜黄油的分配量不足。
    最后把豆腐用抹黄油的刀片成厚片,倒入汤汁即可。
    通常包括一杯加入了牛奶和少许盐的甜咖啡,独特的古巴面包经过烘烤并抹上黄油,切成一段段后在咖啡中泡一泡吃。
    另一件大型黄油雕刻品。
    顶级的新疆脆皮核桃与新西兰黄油的完美结合,带着刚刚去壳的一丝微涩,爽滑的黄油入口即化。
    把黄油涂在土司面包上。
    你知不知道,人造奶油是原来用来肥育供屠宰动物的次等黄油?
    而实行阿特金斯饮食法,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吃所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肉和黄油,但是要剔除谷物和面包。
    因此,为了避免购买黄油的昂贵花费,幸福饼屋公司应该把这一节省费用的变化推广到东南部和东北部的餐馆。
    小光,这是老永久,加重的,辐条、内胎,闸皮我都换新的了,也上了黄油,你看看。
    孤岛采油厂根据医用注射器原理,研制了气动黄油枪,大大缩短了游梁式抽油机润滑保养时间,提高了采油时率。
    黄油、菜油或猪油是普遍使用的油脂。
    在世界杯上,“黄油手”则指那些扑住了对方进球却又让球从手中溜进球门的守门员,就好像他们手上抹了黄油似的。
    用行业标准来说,黄油蟹分头手、二手、膏油,所谓头手,即全化油的蟹;二手,即关节处未必有油;膏油,主要是肚子那一带有化油,油中带小红色硬膏。
    角逐已进了冰箱,冰箱门已关上,灯熄了,蛋起头冷却,黄油起头变硬,果冻起头摇晃了湖人赢定了。
    他们的松脆饼式面包和粗粒小麦粉煎饼做得特别好吃!由不同的面包涂上各种果酱,黄油、酸辣酱和乳酪组合而成的。
    饮食一定要清淡,少吃肥肉、奶油、黄油等脂肪类食物,少吃动物肝脏、脑、鱼子、墨斗鱼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这种液体分离成可可豆渣和称之可可豆黄油的可可豆脂肪。

    汉字详情

    huáng [huang]
    部首: 1101
    笔画: 11
    五笔: AM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WC
    四角: 448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动词

    (1) 垮掉,坏了事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名词

    (1) 黄赤色的马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如:扫黄

    (7)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英文翻译

    yellow;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陆丰腔] wong3
    ◎ 潮州话:ng5

    宋本广韵

    yóu [you]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M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LW
    四角: 351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2) 同本义

    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

    (3) 古水名。也作“繇”。发源于湖北五峰县界,东流经松滋县界,至公安县西南油口注入长江。今其上游汇入松滋河,南流注入澧水,下游为荆江分洪区,故址已不复存在

    (4) 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

    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晋· 张华《博物志》

    (5) 又如:油尽灯枯(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油盏(油灯);油海(指特大的油田);油火虫虫(方言。即萤火虫)

    动词

    (1) 涂油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蔡襄《茶录》

    (2) 又如:油窗户;油抹(上漆上油);油壁香车(一种油漆彩绘的车,多为妇女乘用);油搭扇(一种竹骨黑油纸的折扇);油衣(雨衣);油鬏髻(油鬏髻。女人头上梳的发髻。亦代指女人)

    形容词

    (1) 比喻浮滑,不诚实

    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王士祯《师友传灯录》

    (2) 又如:油嘴贫舌(爱多说话,耍嘴皮子);油花和尚(油头滑脑不守清规的和尚)

    (3) 色泽光润的样子

    禾黍油油。——《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光悦貌。”

    (4) 又如:油光可鉴(非常光亮润泽);油光光(非常光亮);油光晶亮(非常光滑明亮);油晃晃,油幌幌(油光闪亮);油浸浸(形容物体光亮油润)

    (5) 和悦恭谨的样子

    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礼记·玉藻》

    (6) 又如:油如(宽和的样子);油翼(温和恭谨)

    (7) 流动的样子,常形容云和水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史记·司马相如传》

    油油湘江。——《楚辞·惜贤》。注:“流貌。”

    (8) 又如:油气(微弱的气息)

    英文翻译

    oil, fat, grease, lard; paints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 客家话:[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海陆丰腔] r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周平聲開口三等jĭəuju/j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