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
词语释义
黄梅
(1) 成熟的梅子
(2) 腊梅的别名
(3) 中国湖北省东端、长江北岸的一个县。黄梅戏的发源地
(4) 黄梅季
词语解释
指梅子成熟的季节。
隋 薛道衡 《梅夏应教》诗:“长廊连紫殿,细雨应黄梅。” 唐 元稹 《酬卢秘书》诗:“梦云期紫阁,厌雨别黄梅。”
指黄梅天。
《海上花列传》第十二回:“今年阿是二月里就交仔黄梅哉。”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做黄梅真讨厌,又潮又闷,人也闷死啦!”
黄熟的梅子。
唐 杜甫 《梅雨》诗:“ 南京 犀浦 道,四月熟黄梅。” 唐 李敬方 《天台晴望》诗:“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指蜡梅。
《广群芳谱·花谱二十·蜡梅》引 明 王世懋 《学圃馀蔬》:“考蜡梅原名黄梅,故 王安国 熙寧 间,尚咏黄梅,至 元祐 间 苏 黄 命为蜡梅。人言腊时开,故名腊梅。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七:“黄梅淡冶山矾靚,犹及双清好到家。” 清 龚自珍 《好事近·录言》词:“等到岁寒时候,折黄梅簪髻。”
山名。在 湖北省 黄梅县 西北。
五代 齐己 《寄文浩百法》诗:“当时六祖在 黄梅 ,五百人中眼独开。”
佛教禅宗五祖 弘忍 (公元602-675), 蕲州 黄梅 人,七岁依 道信 (公元580-651)出家,尽传其禅法,人以 黄梅 称之。
元 德异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西传四七至 菩提达磨 ,东来此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有 可大师 者,首於言下悟入,末上三拜得髓,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 黄梅 。”
县名。在 湖北省 东端、 长江 北岸,邻接 安徽 、 江西 两省。
南朝 齐 置 永兴县 , 隋 改 黄梅县 。 唐 韩愈 《曹成王碑》:“舰步二万人,以与贼遌,嘬锋 蔡山 ,踣之,剜 蘄 之 黄梅 ,大鞣 长平 。”《红楼梦》第二二回:“当日南宗六祖 惠能 初寻师至 韶州 ,闻五祖 宏忍 在 黄梅 ,他便充作火头僧。”
引证解释
⒈ 指梅子成熟的季节。
引隋薛道衡《梅夏应教》诗:“长廊连紫殿,细雨应黄梅。”
唐元稹《酬卢秘书》诗:“梦云期紫阁,厌雨别黄梅。”
⒉ 指黄梅天。
引《海上花列传》第十二回:“今年阿是二月里就交仔黄梅哉。”
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做黄梅真讨厌,又潮又闷,人也闷死啦!”
⒊ 黄熟的梅子。
引唐杜甫《梅雨》诗:“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唐李敬方《天台晴望》诗:“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⒋ 指蜡梅。
引《广群芳谱·花谱二十·蜡梅》引明王世懋《学圃馀蔬》:“考蜡梅原名黄梅,故王安国熙寧间,尚咏黄梅,至元祐间苏黄命为蜡梅。人言腊时开,故名腊梅。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〇七:“黄梅淡冶山矾靚,犹及双清好到家。”
清龚自珍《好事近·录言》词:“等到岁寒时候,折黄梅簪髻。”
⒌ 山名。在湖北省黄梅县西北。
引五代齐己《寄文浩百法》诗:“当时六祖在黄梅,五百人中眼独开。”
⒍ 佛教禅宗五祖弘忍 (公元602-675), 蕲州黄梅人,七岁依道信 (公元580-651)出家,尽传其禅法,人以黄梅称之。
引元德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西传四七至菩提达磨,东来此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有可大师者,首於言下悟入,末上三拜得髓,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黄梅。”
⒎ 县名。在湖北省东端、 长江北岸,邻接安徽、江西两省。 南朝齐置永兴县,隋改黄梅县。
引唐韩愈《曹成王碑》:“舰步二万人,以与贼遌,嘬锋蔡山,踣之,剜蘄之黄梅,大鞣长平。”
《红楼梦》第二二回:“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宏忍在黄梅,他便充作火头僧。”
黄梅的国语词典
已经成熟的梅子。
黄梅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动词
(1) 垮掉,坏了事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名词
(1) 黄赤色的马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如:扫黄
(7)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陆丰腔] wong3
◎ 潮州话: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