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桑棒

huáng sāng bàng [ huang sang bang]
繁体 黃桑棒
注音 ㄏㄨㄤˊ ㄙㄤ ㄅㄤˋ

词语释义

硬木棍。

词语解释

  1. 硬木棍。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一顿黄桑棒,打的就发昏。”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舒着一双黑爪老,掿着一条黄桑棒。”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再踏着我这门呵,我决打三百黄桑棒。”

引证解释

⒈ 硬木棍。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一顿黄桑棒,打的就发昏。”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舒着一双黑爪老,掿着一条黄桑棒。”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再踏着我这门呵,我决打三百黄桑棒。”

黄桑棒的国语词典

硬木棒。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一顿黄桑棒,打的就发昏。」也作「荒桑棒」、「黄桑棍」。

黄桑棒的网络释义

黄桑棒

  • 黄桑棒是汉语词汇,读音huángsāngbàng,出自《五侯宴》。
  • 汉字详情

    huáng [huang]
    部首: 1101
    笔画: 11
    五笔: AM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WC
    四角: 448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动词

    (1) 垮掉,坏了事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名词

    (1) 黄赤色的马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如:扫黄

    (7)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英文翻译

    yellow;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陆丰腔] wong3
    ◎ 潮州话:ng5

    宋本广韵

    sāng [sang]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CCC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EED
    四角: 77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2)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桑,蚕所食叶木。——《说文》

    桑者,中央之本也。——《贾子胎教》

    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礼记·内则》

    系子包桑。——《易·否》

    无折我树桑。——《诗·郑风·将仲子》

    天子命桑。——《穆天子传》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桑麻(农事;农村;农民);桑土(桑树的根);桑户(编桑条为门户。指贫者所居。比喻家贫);桑里(即桑梓、乡里。借指同乡人);桑濮(指男女之间的不正当会合);桑中(比喻幽会、私奔);桑落(美酒名);桑中之约(指男女幽会);桑中之奔(指男女私奔);桑间月下(男女幽会)

    (4) 桑叶

    采桑城南隅。——古乐府《陌上桑》

    (5) 又如:桑眼(桑叶的嫩芽);桑落(桑叶凋零)

    (6) 姓

    动词

    (1) 采桑叶

    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吕氏春秋》

    (2) 又如:桑姑(采桑女子)

    英文翻译

    mulberry tre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so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ong1 [海陆丰腔] song1 [梅县腔] song1 [沙头角腔] song1 [东莞腔] song1 [陆丰腔] song1 [客语拼音字汇] song1 [台湾四县腔] song1 [宝安腔] s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sɑŋsang
    bàng [bang]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DWH
    五行:
    仓颉: DQKQ
    四角: 4595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2) 同本义

    人马逼战,刀不如棒。——《魏书·尔朱荣传》

    (3) 又如:棒糖;棍棒;棒打鸳鸯(以强硬手段,破坏他人的夫妇关系,或指阻挠男女的婚事)

    (4) 击球物 。如:垒球棒

    动词

    (1) 用棍棒打

    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北齐书·琅琊王(萧)俨传》

    (2) 又如:棒杀(用棍棒打死);棒毒(用棒毒打)

    形容词

    (1) 〈方〉∶好, 高。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 。如:字写得棒;功课棒;玉米长得真棒

    (2) 〈方〉∶肌肉发达的,强健有力的 。如:棒实(健壮);棒小伙子

    (3) 〈方〉∶坚硬的,不柔软的(多指食物) 。如:棒硬(坚硬)

    英文翻译

    stick, club, truncheon;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g5
    ◎ 客家话:[东莞腔] pen3 [宝安腔] pong3 pong5 [梅县腔] pong5 [海陆丰腔] pong5 pong3 [客英字典] pong3 [台湾四县腔] pong5 pong3 [客语拼音字汇] bung3 p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步項上聲開口二等brungx/beonkbʰɔ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