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壤

huáng rǎng [ huang rang]
繁体 黃壤
注音 ㄏㄨㄤˊ ㄖㄤˇ

词语释义

即黄土。

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潮湿地区的黄色土壤,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强酸性,缺乏磷分。我国南方和西南有这种土壤。俗称“黄泥”。

犹黄泉。

地中;地底下。

词语解释

  1. 即黄土。

    《书·禹贡》:“ 雍州 ……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晋 潘岳 《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参见“ 黄土 ”。

  2. 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潮湿地区的黄色土壤,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强酸性,缺乏磷分。我国南方和西南有这种土壤。俗称“黄泥”。

  3. 犹黄泉。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以济元元”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天匪亡 吴 ,孤所招也。瞑目黄壤,当復何颜见四帝乎!” 唐 杜牧 《池州李使君殁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清 洪楝园 《悬岙猿·岛别》:“休思量,滩头戏嬉枝头望,故山风月任徜徉,只怕你主人不日归黄壤。”参见“ 黄泉 ”。

  4. 地中;地底下。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薛氏子为左道所悮》:“左道曰,家童暨役客辈,悉命具畚鍤之类,俟择日发土,须臾可以目验矣。无术以制,则逃匿黄壤,不復能追。”

引证解释

⒈ 即黄土。参见“黄土”。

《书·禹贡》:“雍州 ……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晋潘岳《西征赋》:“蹈秦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黄壤千里,沃野弥望。”

⒉ 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潮湿地区的黄色土壤,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强酸性,缺乏磷分。我国南方和西南有这种土壤。俗称“黄泥”。

⒊ 犹黄泉。参见“黄泉”。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以济元元” 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天匪亡吴,孤所招也。瞑目黄壤,当復何颜见四帝乎!”
唐杜牧《池州李使君殁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清洪楝园《悬岙猿·岛别》:“休思量,滩头戏嬉枝头望,故山风月任徜徉,只怕你主人不日归黄壤。”

⒋ 地中;地底下。

唐高彦休《唐阙史·薛氏子为左道所悮》:“左道曰,家童暨役客辈,悉命具畚鍤之类,俟择日发土,须臾可以目验矣。无术以制,则逃匿黄壤,不復能追。”

黄壤的国语词典

黄土。

黄壤的网络释义

黄壤

  • 黄壤(yellow soil) 土类名。是指亚热带常年湿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福建等省的山地或高原。主要成土过程是脱硅富铝化作用及铁、铝氧化物水化,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伴生表潜和灰化。黏土矿物以蛭石为主,高岭石、水云母其次,表明富铝化强度较砖红壤及红壤弱,由于常湿润引起的强度淋溶,交换性盐基量仅20%,呈盐基极不饱和状态,pH4. 5—5.5。黏粒硅铝率2.0~2.3,有机质可达5%以上。表层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高于红壤,质地也较轻。经施石灰改土后,适宜种水稻、果树、茶及多种旱作物。
  • 黄壤造句

    其中黄棕壤与黄壤是全县主要植烟土壤类型。
    其次为黄壤、棕壤、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
    海南地处热带,地带性土壤有砖红壤、燥红土和山地赤红壤、山地黄壤等。
    主要生长在黄壤和酸性紫色土上,黄棕壤上与有分布。
    黄壤对磷有较大的缓冲容量,而冲积土、紫色土对磷的缓冲能力较小,土壤淹水后其释放磷的风险大于黄壤。
    就土壤类型而言,灰岩黄壤比第四纪黄壤更适宜烤烟连作。
    但是,在黄壤上种植烤烟,青枯病发病率极高,严重地影响烤烟的生产。
    黄壤、紫色土、石灰土是重庆市南面鸡公山的主要土壤,也是四川盆地具有代表性的土类。
    通过对贵州中部黄壤旱坡地进行采样以及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收集地表径流样品,探讨长期施肥下旱地磷素水平与地表径流磷浓度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分布区主要为黄壤类酸性土,伴生树种主要为马尾松。
    高磷黄壤旱地地表径流磷量能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
    荒原漠漠,雨峡蒙蒙。千秋黄壤,百世青松。纳兰容若。
    用盆栽法,研究了黑色石灰土、紫色土、黄壤三种不同土壤类型对南天竹的影响。
    黄壤较石灰土有更大的氟吸附容量。
    本文对浙江省红壤和黄壤的电荷特性作了初步研究。
    黄壤则主要含高岭石和石英。
    红壤和黄壤可变负电荷量占负电荷总量的半数以上。
    在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的分布地带内,尚有石灰土及低洼地的山地沼泽土和水稻土。
    不同土壤间水溶性氟的含量为:石灰土明显高于黄壤、紫色土和红壤,后三者间差异不大。
    风化度较高的赤红壤、红壤、黄红壤和黄壤等土类的粘粒云母含量一般较低。

    汉字详情

    huáng [huang]
    部首: 1101
    笔画: 11
    五笔: AM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WC
    四角: 448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动词

    (1) 垮掉,坏了事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名词

    (1) 黄赤色的马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如:扫黄

    (7)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英文翻译

    yellow;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陆丰腔] wong3
    ◎ 潮州话:ng5

    宋本广韵

    rǎng [rang]
    部首: 334
    笔画: 20
    五笔: FYK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RV
    四角: 40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襄( xiāng)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2) 土壤

    壤,柔土也。——《说文》

    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

    厥土惟白壤。——《书·禹贡》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论衡·率性》

    (3) 又如:壤坟(柔细肥沃,适于耕种的土地);壤芥(泥土和小草);沃壤

    (4) 泛指泥土

    夫太山不辞壤石。——《说文·尊贤》

    (5) 又如:霄壤;壤力(地力);壤未(地下);壤水(地下水;泉水);壤室(土室;土屋);壤陛(土做的台阶);天壤之别

    (6) 也指一般的土地

    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李斯《谏逐客书》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列子·汤问》

    (7) 又如:壤地(泛称土地或国土);壤策(土地政策)

    (8) 地区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 又如:穷乡僻壤

    (10) 边界线,疆域 。如:接壤

    (11) 数词。十秭为壤。又以万万秭为壤。亦泛指大数

    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陔,万万陔曰秭,万万秭曰壤。——《孙子算经》

    (12) 通“穰”。丰收

    畏垒大壤。——《庄子·庚桑楚》

    (13) 姓

    动词

    (1) 毗连;连接

    且夫韩、 魏之所以重畏 秦者,为与 秦接境壤界也。——《史记》

    (2) 凿地出土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谷梁传》

    英文翻译

    soil, loam, earth; rich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5 jo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ong3 [梅县腔] jong5 [宝安腔] ngiong5 [客英字典] jong5 [台湾四县腔] jo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g4 [东莞腔] ngi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njangx/ranknʑĭaŋ

    黄壤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