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褭蹏
注音
ㄌ一ㄣˊ ㄓˇ ㄋ一ㄠˇ ㄊ一ˊ
词语释义
1.麟趾金与褭蹏金的并称。褭蹏,马蹄形的铸金。
词语解释
麟趾金与褭蹏金的并称。褭蹏,马蹄形的铸金。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 襄 随 之閒,故 舂陵白水 地,发土多得金麟趾褭蹏。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极工巧。褭蹏作团饼,四边无模范跡,似於平物上滴成,如今乾柿,土人谓之‘柿子金’。”亦省称“ 麟褭 ”。 明 张居正 《谢堂楼额名并赐金疏》:“兼金千鎰,出内廷麟褭之奇;广厦万间,遂寒士帡幪之愿。”参见“ 麟趾 ”。
引证解释
⒈ 麟趾金与褭蹏金的并称。褭蹏,马蹄形的铸金。参见“麟趾”。
引宋沉括《梦溪笔谈·异事》:“襄随之閒,故舂陵白水地,发土多得金麟趾褭蹏。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极工巧。褭蹏作团饼,四边无模范跡,似於平物上滴成,如今乾柿,土人谓之‘柿子金’。”
亦省称“麟褭”。 明张居正《谢堂楼额名并赐金疏》:“兼金千鎰,出内廷麟褭之奇;广厦万间,遂寒士帡幪之愿。”
麟趾褭蹏的网络释义
麟趾褭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2) 同本义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
贲其趾。——《易·贲卦》
屦校灭趾。——《易·噬嗑卦》
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
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
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 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
(3)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
(4) 脚指头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
(6) 支撑器物的脚
鼎颠趾。——《易·鼎》
(7) 通“址”。基址
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
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
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
英文翻译
toe; tracks, footprints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3 [宝安腔] zi3 [台湾四县腔] zih3 [客英字典] zhi3 [陆丰腔] zhi3 [东莞腔] zi3 [梅县腔] tje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 潮州话:z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3 [宝安腔] zi3 [台湾四县腔] zih3 [客英字典] zhi3 [陆丰腔] zhi3 [东莞腔] zi3 [梅县腔] tje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 潮州话:z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止 | 諸市 | 章 | 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cjix/tjiio | tɕĭə |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九篠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嬲 | 奴鳥 | 泥 | 蕭 | 上聲 | 篠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nieu | neux/n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