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麒楦

qí qí xuàn [qi qi xuan]
注音 ㄑ一ˊ ㄑ一ˊ ㄒㄨㄢˋ

词语释义

指装扮成麒麒的驴子。形容徒有其表的人。

汉字详情

[qi]
部首: 1102
笔画: 19
五笔: YNJ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PTMC
四角: 042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鹿,其声。《说文》:“仁兽也。”本义: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其状如鹿,独角,全身生鳞甲,尾象牛。多用作吉祥的象征。又名“麒麟”,又单称“麟”)

(2) 麒麟

(3) 古代传说以为仁兽、瑞兽,形状像鹿而独角,尾像牛尾

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说文》

(4) 又如:麒麟补服(明清武官的绣有麒麟的服饰);麒麟不至(仁兽不现。比喻乱世);麒麟斗(麒麟跟麒麟搏斗);麒麟袍(袍子上绣有麒麟者);麒麟门(上绘蓝色麒麟的官署暖阁后的一道门)

(5) 喻杰出人物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唐· 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

(6) 又如:麒麟冢(名臣贵人的坟墓);麒麟客(称有高尚道德的人)

(7) 汉殿名

叔曰:“今朝同上凤凰台。”公即应声答曰:“他年独占麒麟阁”。——《于谦全传》

金华玉堂,白虎麒麟。——班固《西都赋》

(8) 又如:麒麟阁(汉代在未央宫中修建的一阁);麒麟画(麒麟阁中的功臣画像)

(9) 姓

英文翻译

legendary auspicious animal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陆丰腔] ki3 [台湾四县腔] k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qi]
部首: 1102
笔画: 19
五笔: YNJ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PTMC
四角: 042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鹿,其声。《说文》:“仁兽也。”本义: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其状如鹿,独角,全身生鳞甲,尾象牛。多用作吉祥的象征。又名“麒麟”,又单称“麟”)

(2) 麒麟

(3) 古代传说以为仁兽、瑞兽,形状像鹿而独角,尾像牛尾

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说文》

(4) 又如:麒麟补服(明清武官的绣有麒麟的服饰);麒麟不至(仁兽不现。比喻乱世);麒麟斗(麒麟跟麒麟搏斗);麒麟袍(袍子上绣有麒麟者);麒麟门(上绘蓝色麒麟的官署暖阁后的一道门)

(5) 喻杰出人物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唐· 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

(6) 又如:麒麟冢(名臣贵人的坟墓);麒麟客(称有高尚道德的人)

(7) 汉殿名

叔曰:“今朝同上凤凰台。”公即应声答曰:“他年独占麒麟阁”。——《于谦全传》

金华玉堂,白虎麒麟。——班固《西都赋》

(8) 又如:麒麟阁(汉代在未央宫中修建的一阁);麒麟画(麒麟阁中的功臣画像)

(9) 姓

英文翻译

legendary auspicious animal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陆丰腔] ki3 [台湾四县腔] k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xuàn [xuan]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P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JMM
四角: 439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楥俗作楦)木制的鞋楦子

楥,履法也。从木,爰声。——《说文》。字亦作楦。苏俗谓之楦头。削木如履,置履中使履成如式。平直不皴。

(2) 又如:楦排(鞋楦);楦头(制鞋用的木制模型)

动词

(1) 将物体的中空部分填实或撑大

譬如贼偷和狗咬,他凭楦得大肚饱。——刘大白《田主来》

(2) 又如:楦麒麟(谓虚有其表);楦酿(谓杂凑,凑搭)

英文翻译

a last for making shoes; to turn on a lathe

方言集汇

◎ 粤语:hyun3
◎ 客家话:[东莞腔] sen1 [陆丰腔] hian5 [客语拼音字汇] hian4 xian1 [海陆丰腔] hien5 [客英字典] hien5 [宝安腔] hen5 [梅县腔] sien5 [台湾四县腔] hi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五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虚願元合去聲合口三等hyanh/xvannxĭw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