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粥

mí zhōu [ mi zhou]
注音 ㄇ一ˊ ㄓㄡ

词语释义

粥。麋,通"糜"。

词语解释

  1. 粥。麋,通“ 糜 ”。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养衰老,投几杖,行麋粥饮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士有疾病不能随军从兵者,吾予其医药,给其麋粥,与之同食。”

引证解释

⒈ 粥。麋,通“糜”。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养衰老,投几杖,行麋粥饮食。”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士有疾病不能随军从兵者,吾予其医药,给其麋粥,与之同食。”

麋粥的网络释义

麋粥

  • 麋粥,汉语词汇,拼音mí zhōu,意思是粥。
  • 汉字详情

    [mi]
    部首: 1102
    笔画: 17
    五笔: YNJO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PFD
    四角: 002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鹿,米声。本义:兽名。即麋鹿)

    (2) 同本义

    麋,鹿属。从鹿,米声。麋冬至其角。——《说文》

    夏献麋。——《周礼·兽人》。疏:“麋是泽解兽”。

    麋何食兮庭中。——《楚辞·湘妇人》

    (3) 又如:麋裘(用幼鹿皮制的皮衣);麋侯(糜皮箭靶);麋田(麋群踩过的田);麋脯(干麋肉)

    (4) 通“眉”。眉毛

    伊尹之状,面无须麋。——《荀子·非相》

    (5) 又如:麋寿(眉寿。长寿);麋首(长寿的人)

    (6) 小兽的通称 。如:麋夭(泛指幼兽);麋卵(指未成长的鸟兽)

    (7) 通“湄”。水边,岸旁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诗·小雅·巧言》

    余赐女孟诸之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英文翻译

    elk;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2 [客英字典]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宝安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悲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mimii/my
    zhōu,yù [zhou,yu]
    部首: 610
    笔画: 12
    五笔: XOX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FDN
    四角: 17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鬻”。卖

    则使其贾粥之。——《周礼·巫马》

    不粥祭器。——《礼记·曲礼下》

    田里不粥。——《礼记·王制》

    (2) 又

    戎器不粥于市。

    (3) 又如:粥画(卖画的)

    (4) 养育

    初俊羔助厥母粥。俊也者大也,粥也者养也。——《大戴礼记》

    (5) 嫁出

    请粥庶弟之母。——《礼记》。郑玄注:“粥,谓嫁之也。”

    (6) 另见 zhōu

    zhōu

    名词

    (1) (形声。字本作“鬻”。从鬻(古文“鬲”字),米声。鬲,古烹饪器。本义:稀饭) 同本义

    粥,驙也。——《广雅》

    驙粥之食。——《礼记·檀弓》。疏:“厚曰驙,稀曰粥。”

    崇为客作豆粥。——《晋书·石崇传》

    恃粥耳。——《战国策·赵策》

    粥以糊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粥饭僧(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粥鼓(谓僧寺集众食粥时击鼓);弱饧(甜粥)

    形容词

    (1) 柔弱的样子 。如: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又指鸡相呼声)

    (2) 另见

    英文翻译

    rice gruel, conge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 客家话:[宝安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沙头角腔] zuk7 [东莞腔] zuk7 [陆丰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海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jĭukj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