麊泠

mí líng [ mi ling]
注音 ㄇ一ˊ ㄌ一ㄥˊ

词语释义

1.亦作"麊冷"。 2.古县名。

词语解释

  1. 亦作“ 麊冷 ”。古县名。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南蛮》:“ 徵侧 者, 麊泠县 雒 将之女也。”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营开 戅石 ,阵压 麊冷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麊冷”。古县名。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南蛮》:“徵侧者, 麊泠县雒将之女也。”
唐司空图《复安南碑》:“营开戅石,阵压麊冷。”

汉字详情

[mi]
部首: 1102
笔画: 17
五笔: OYNX
仓颉: FDIXP
四角: 9021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mje/miemĭe
líng [ling]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WY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OII
四角: 38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令声。本义:水名,泠水)

(2) 同本义。即安徽的“青戈江”

泠,泠水,出 丹阳宛陵西北入 江。——《说文》。按,亦名 清水,今之 清弋江也。

(3) 通“伶”。艺人

晋侯…见 钟仪…,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左传·成公九年》

(4) 又如:泠人(伶人。古代乐人)

(5) 姓

形容词

(1) 清凉;冷清

子能使子野尽为泠风乎?——《吕氏春秋·任地》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李白《登太白峰》

(2) 又如:泠冽(清凉,凉爽);泠然(寒凉;清凉);泠风(小风;和风)

(3) 清澈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唐· 刘长卿《听弹琴》

(4) 又如:泠波(清澈的水波)

(5) 轻妙的样子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庄子·齐物论》。注:“轻妙之貌。”

(6) 又如:泠然(轻妙的样子)

动词

通“零”。落

同僚涕泠。——《冀州从事郭君碑》

英文翻译

nice and cool, mild and comfort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ang1 [台湾四县腔] lang1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宝安腔] lin2 lang2 [海陆丰腔] lang1
◎ 潮州话:罗英5(龙)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郎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lenglie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