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蜀

lù shǔ [ lu shu]
注音 ㄌㄨˋ ㄕㄨˇ

词语释义

传说中的兽名。

词语解释

  1. 传说中的兽名。

    《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謡,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南山经·鹿蜀》:“鹿蜀之兽,马质虎文,驤首吟鸣,矫足腾羣,佩其皮毛,子孙如云。” 宋 汪若海 《麟书》:“毛属号呼,机骇蠭軼,鹿蜀不佩,子孙是弃。”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兽名。

《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謡,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南山经·鹿蜀》:“鹿蜀之兽,马质虎文,驤首吟鸣,矫足腾羣,佩其皮毛,子孙如云。”
宋汪若海《麟书》:“毛属号呼,机骇蠭軼,鹿蜀不佩,子孙是弃。”

鹿蜀的网络释义

鹿蜀 (动漫《黑白无双》中角色)

  • 出自于彦舒的《黑白无双》。鹿蜀(lù shǔ)。喜欢的食物:肉,听说是从钟馗那里学会了喝酒(鹿蜀本来是好孩子滴酒不沾的),很喜欢喝但是很容易醉。
  • 名字源自《山海经》,一种传说中杻阳山的野兽,形状像马却长着白色的头,身上的斑纹像老虎而尾巴却是红色的,吼叫的声音像人唱歌,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可以多子多孙。
  • 汉字详情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NJX

    英文翻译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
    shǔ [shu]
    部首: 603
    笔画: 13
    五笔: LQJ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LPLI
    四角: 6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本义:蛾蝶类的幼虫。后作“蠋”)

    (2) 同本义

    蜀,葵中蚕也。——《说文》

    蜎蜎者蜀。——《诗·东山》。传:“桑蚕也。”

    欲小则化为蚕蠋。——《管子·水池》

    鳣似蛇,禹似蜀,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韩非子》

    (3) 古族名、国名、郡名 ,在今四川一带

    蜀,西僻之国也。——《战国策·秦策》

    南取汉中,西举 巴、 蜀。—— 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蜀江(蜀郡之内的江河);蜀魄(杜鹃鸟的代称。传说蜀君杜宇死后,他的魂魄化作杜鹃鸟);蜀王春恨(传说杜鹃春天啼鸣时声音悲切,以致嘴角流血);蜀郡(秦灭古蜀国,始置蜀郡);蜀都(古代蜀国的都城);蜀帝(泛指蜀的君主);蜀叟(古族名。叟中一支);蜀中(蜀,古国名,为秦所灭。有今四川省中部地。因泛称蜀地为“蜀中”);蜀王(蜀国的君王);蜀罗(蜀中织造的轻罗);蜀道(蜀中的道路);蜀栈(蜀中的栈道);蜀本(宋时蜀中刻印的书);蜀山(蜀地山岳的泛称);蜀川(蜀地的川流);蜀茶(蜀地所产的茶);蜀客(指旅居在外的蜀人);蜀国(泛指蜀地)

    (5) 朝代名 。三国时蜀汉的简称。旧地在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

    蜀兵伤者极多。——《三国演义·失街亭》

    (6)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7) 又如:蜀刀(四川出产的小刀);蜀桐(蜀地所产的桐木);蜀都(古时四川称为蜀,蜀都指今四川省成都市)

    英文翻译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6 zug5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英字典] chuk7 [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宝安腔] zuk7 [东莞腔] s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市玉入聲開口三等zjyuk/zjvkʑĭ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