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

lù yuàn [ lu yuan]
注音 ㄌㄨˋ ㄩㄢˋ

词语释义

饲养鹿的园囿。 古苑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县北。 地名。 即鹿野苑。 指僧园﹑佛寺。

词语解释

  1. 饲养鹿的园囿。

    《春秋·成公十八年》“筑鹿囿” 晋 杜预 注:“筑墙为鹿苑。” 南朝 宋 鲍照 《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鹿苑岂淹睇, 兔园 不足留。”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品艳》:“犹记其靸轻烟,曳文雾,下六萌油碧,以宫綃扇障鬟,依母向鹿苑中,为荷花祝生日。”

  2. 古苑名。在今 山西省 大同县 北。

    《魏书·太祖纪》:“ 天兴 二年二月,以所获 高车 众起 鹿苑 。”

  3. 地名。

    《晋书·陆机传》:“ 长沙王 乂 奉天子与 机 战於 鹿苑 , 机 军大败,赴 七里涧 而死者如积焉。”

  4. 即 鹿野苑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 鹿苑 。” 范祥雍 校注:“ 鹿苑 ,即 鹿野苑 ,佛成道处。”

  5. 指僧园、佛寺。

    清 赵翼 《李雨村观察自蜀中续寄诗话比旧增多戏题于后》诗:“採兼 鹿苑 高僧座,购到 鸡林 贾客舟。”参见“ 鹿野苑 ”。

引证解释

⒈ 饲养鹿的园囿。

《春秋·成公十八年》“筑鹿囿” 晋杜预注:“筑墙为鹿苑。”
南朝宋鲍照《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鹿苑岂淹睇, 兔园不足留。”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品艳》:“犹记其靸轻烟,曳文雾,下六萌油碧,以宫綃扇障鬟,依母向鹿苑中,为荷花祝生日。”

⒉ 古苑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县北。

《魏书·太祖纪》:“天兴二年二月,以所获高车众起鹿苑。”

⒊ 地名。

《晋书·陆机传》:“长沙王乂奉天子与机战於鹿苑,机军大败,赴七里涧而死者如积焉。”

⒋ 即鹿野苑。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鹿苑。”
范祥雍校注:“鹿苑,即鹿野苑,佛成道处。”

⒌ 指僧园、佛寺。参见“鹿野苑”。

清赵翼《李雨村观察自蜀中续寄诗话比旧增多戏题于后》诗:“採兼鹿苑高僧座,购到鸡林贾客舟。”

鹿苑的网络释义

鹿苑 (汉语词汇)

  • 鹿苑是一个汉语词汇,可指饲养鹿的园囿,出自《春秋·成公十八年》。
  • 鹿苑造句

    探明了传统鹿苑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和色泽的动态变化。
    鹿苑茶为湖北省远安县历史名茶,属黄茶类。
    我们驾车穿过有些破旧的鹿苑。
    金阁寺座落在鹿苑寺的庭园里。
    从麋鹿苑南门入园,正对两百米长的文化桥,这座桥横在一片湿地上,将保护区分为东西两大片。
    我有一半期望在后院发现一个鹿苑,但是池塘那一边却没有任何东西。
    这是在溧阳鸡、狼山鸡、鹿苑鸡被认定为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
    这是京都的鹿苑寺,日本的又一名胜景点,每年到此观光的游客数不胜数。
    家纹三星一文字,你家祖上可是鹿苑院足利义满时代担任奉公众,从属于本家家祖龙门寺殿吉良俊氏的渡边道纲?
    康熙有些贪婪的欣赏着郑春华的娇态,美人迷离恰似刚才与鹿苑的雨收云散,喉结忍不住又是一阵上下涌动。

    汉字详情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NJX

    英文翻译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
    yuàn [yuan]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QB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NIU
    四角: 44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夗( yuàn)声。本义: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后来多指帝王游乐打猎的地方)

    (2) 同本义

    苑,所以养禽兽囿也。——《说文》

    养牛马林木曰苑。——《三苍》

    有垣曰苑。——《字林》

    值林为苑。——左思《吴都赋》。 刘注:“有木曰苑。”

    (3) 泛指园林,花园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4) 又如:苑囿兵(禁兵);苑马(苑囿和马厩;亦指苑囿中的马)

    (5) 荟萃之处 。如:文苑;艺苑

    (6) 姓

    英文翻译

    pasture, park, garden; man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5 ren3 [客英字典] jen3 jen5 [台湾四县腔] jen5 jen3 [梅县腔] jan3 [宝安腔] jen5 won3 | jen2 | jut7 [客语拼音字汇] van1 y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阮元合上聲合口三等ʔĭwɐnqyanx/v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