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皮

lù pí [ lu pi]
注音 ㄌㄨˋ ㄆ一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鹿的皮。古代用作酬宾的礼物。 见'鹿皮冠'。

词语解释

  1. 鹿的皮。古代用作酬宾的礼物。

    《管子·大匡》:“诸侯之礼,令 齐 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 齐 以马往,小侯以犬报。”《国语·齐语》:“ 桓公 知诸侯之归己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纂以为奉,鹿皮四个。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载而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呜呼!百年鸳偶,竟成附骨之疽;五两鹿皮,或买剥牀之痛。” 吕湛恩 注:“ 陈祥道 《礼书》:纳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纳吉礼。 郑氏 曰:束帛,十端也。儷,两也。皮,鹿皮。” 何垠 注:“五两鹿皮,婚礼所用币也。”

  2. 见“ 鹿皮冠 ”。

引证解释

⒈ 鹿的皮。古代用作酬宾的礼物。

《管子·大匡》:“诸侯之礼,令齐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 齐以马往,小侯以犬报。”
《国语·齐语》:“桓公知诸侯之归己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纂以为奉,鹿皮四个。诸侯之使垂櫜而入,稛载而归。”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呜呼!百年鸳偶,竟成附骨之疽;五两鹿皮,或买剥牀之痛。”
吕湛恩注:“陈祥道《礼书》:纳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纳吉礼。 郑氏曰:束帛,十端也。儷,两也。皮,鹿皮。”
何垠注:“五两鹿皮,婚礼所用币也。”

⒉ 见“鹿皮冠”。

鹿皮的网络释义

鹿皮

  • 鹿皮:鹿皮
  • 鹿皮:中药
  • 鹿皮造句

    农民们通过船向世界各地送鹿肉和鹿皮。
    施着黄色皮毛大衣,内着绛色白格短大衣、粉红色衬衫、灰法兰绒长裤,黄鹿皮鞋,头上系以紫红头纱,戴椭圆形黑眼镜,手提深蓝色玻璃皮包,戴黑手套。
    鹿皮鞋已经成了湿透的碎片。
    寻鸣鹤猛然向后一跃,残留的右手伸向腰间革囊,纵然没戴鹿皮手套,他亦决意最后一击,与这个最阴险的敌人同归于尽。
    我把父亲留给我的新闻里一间平房,留给了小惠姥姥,穿上新买的衬衣、毛料裤、鹿皮鞋,只身背了一个旧书包,就与爱人双双去赶火车了。
    这具猛犸象木乃伊在他的驰鹿皮帐篷外放了好几天,可能都已经被饿急了的雪橇犬撕咬过。
    只见她杏黄色衣衫,淡绿色腰带,肩头斜背鹿皮药囊,腰间大大小小七八个各色香囊,唇白齿红、娇小艳丽,一派昂然自若的潇洒风范,正是医仙子贾扁鹊。
    合成擦车巾、仿鹿皮巾是以高分子合成的,具有超强吸水功能的产品。
    英女王飞抵加拿大后,萨斯喀彻温省人高唱“尊敬之歌”欢迎女王,赠送给女王一条手工刺绣的粉色“星星被”,送给菲利浦亲王一双鹿皮鞋。
    这种鞋鞋面类似北美印第安人的鹿皮鞋,只是鞋跟宽而扁。
    当我跟我的因纽特主人交谈时,他的妻子把北极狼皮和北美驯鹿皮堆在冰床上。
    印第安人还有许多发明,其中有独木舟、踏雪鞋和鹿皮鞋。
    另一个说法是鹿皮带缘饰可以随时用来绑扎东西。
    因此,杨琦便打算去旧瑷珲城一趟,缴获的卢布得拿到城里兑换成银子,而且家里留着的鹿茸、鹿皮、鹿筋以及其他皮毛,都积攒了不少,也需要拿到城里卖掉。
    在这里“凡愣克”是用驯鹿皮做的,女式的毛皮靴子上常用彩色的小金属片来装饰。
    他脚上穿着黄鹿皮油靴,靴帮、靴面上的又是泥又是雪,靴筒却是簇新。
    他们买了鼓、印第安传统的鹿皮鞋,想走近这段似乎停止前进的印第安历史。
    衣服与莫卡辛软帮鞋是用典型的本地鹿皮制作的。
    鱼座男人没有偏见,没有亲自穿著鹿皮走几哩路,他不会评断印地安人;没有试试赤脚走路,他也不会评断裸体主义者。
    他披一件柔软的棕黄色的鹿皮,腰间缠绕着生皮条。

    汉字详情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NJX

    英文翻译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鹿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