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翼围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战阵名。中央空而左右两翼长、采包围形势之阵势。
南朝 陈 沉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已却鱼丽阵,将摧鹤翼围。”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胄,亲当矢石,夕对鱼鳞之阵,朝临鹤翼之围。”
引证解释
⒈ 古战阵名。中央空而左右两翼长、采包围形势之阵势。
引南朝陈沉炯《赋得边马有归心诗》:“已却鱼丽阵,将摧鹤翼围。”
唐太宗《帝范序》:“躬擐甲胄,亲当矢石,夕对鱼鳞之阵,朝临鹤翼之围。”
鹤翼围的网络释义
鹤翼围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隺(
)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鹤,似鹄长喙。——《广韵》
鹤鸣于九皋。——《诗·小雅·鹤鸣》
腾群鹤于瑶光。——《楚辞·刘向·九叹·远游》
(2) 又如:鹤音(鹤鸣声);鹤侣(鹤的伴侣);鹤唳(鹤鸣);鹤胫(鹤的小腿);鹤语(鹤的叫声)
形容词
比喻白色 。如:鹤发(白发,发白如鹤羽);鹤素(白鹤);鹤首(白头);鹤发松姿(白头松姿。形容人虽老犹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oh8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羽,異(
)声。《说文》小篆从飞,異声。本义:翅膀)(2) 同本义
翼,翅也。——《说文》
六足四翼。——《战国策·楚策》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韩非子·喻老》
南方有比翼鸟焉。——《尔雅》
振鳞奋翼。——宋玉《高唐赋》
(3) 又如:翼虎(添上翅膀的老虎);翼张(如鸟展翅。形容分布的样子);翼膀(翅膀);翼翮(翅膀)
(4) 鸟的翅膀
明夷于飞,垂其翼。——《易·明夷》
(5) 飞机的两翼。如:翼型
(6) 昆虫的翅膀
以翼鸣者。——《周礼》
(7) 一个队形(如战线、散兵线、行进纵队)左侧或右侧
韩、 魏翼而击之。——《韩非子·十过》
(8) 又如:从左右两翼夹攻敌人;翼室(路寝旁的左右室。路寝为天子或诸侯的正室);翼卫(辅翼护卫)
(9) 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有星二十二颗。如:翼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翼轸(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
(10) 量词。用于禽鸟。如:双翼
动词
(1) 分成两翼或分列左右 。如:翼列(分列两旁);翼夹(如两翼相夹)
(2) 辅助
予欲左右民,汝翼。——《书·益稷》
(3) 又如:翼扶(辅佐,扶助);翼助(辅助);翼佐(辅佐);翼善(辅助善行);翼辅(辅佐);翼成(辅助完成,助成);翼宣(辅助并加以发扬);翼亮(辅佐并发扬光大);翼戴(辅助拥戴)
(4) 遮护
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翼瓦(屋瓦整齐铺列,如鸟翼相覆);翼蔽(像鸟用翅膀那样遮黄海掩护);翼卵(以翼覆卵。喻抚育)
(6) 借助;凭借 。如:翼冯(倚凭)
形容词
(1) 迅疾 。如:翼尔(鸟张翼疾飞的样子)
(2) 恭敬,谨肃 。如:翼翼小心(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3) 通“翌”,第二天
越翼日乙丑,王崩。——《书·顾命》
王翼日乃瘳。——《书·金滕》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沙头角腔] jit8 [陆丰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梅县腔] jit8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东莞腔] jit8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弋 | 與職 | 以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jik/jok | jĭə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
(2) 同本义
囗,回也,象回币之形。——《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
围,裹也。——《广雅·释诂四》
范围天地之化。——《易·系辞上》
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周礼·考工记·庐人》
(3) 又如:围堑(围绕营垒的壕沟);围圆(圆形围墙);围地(四周山川环绕,形势险峻的地方);围屏(屏风);围落(篱笆,栅栏)
(4) 包围
秦之围 邯郸。——《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兵围邯郸。——《史记·魏公子列传》
江都围急。——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四面围住。——《广东军务记》
(5) 又如:围歼;围守(包围监守);围取(包围夺取)
(6) 防守
围,守也。——《说文》
围不言战。——《公羊传·庄公十年》
(7) 又如:围落(藩篱。借指防卫)
(8) 通“违”。违背;离开
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围之。——《管子·形势》
则王以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商君书·徕民》
名词
(1) 围子,用土、石、荆棘等围成的防御设施
敕军营更筑严围。——《三国志》
(2) 打猎的围场;围猎
百官戎服骑从,鼓行入围。——《隋书》
(3)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设的禁区
今皇上巡幸曰围,取巡狩义。——俞正燮《癸巳存稿》
(4) 围田。围占江湖淤滩造的田
(5) 区域
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诗·商颂·长发》
(6) 四周,周边(多指周边的长度) 。如:四围都是花
(7) 包围圈
外围合。——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即撤围。
(8) 姓
量词
(1) 用于四周有围栏或可用以围裹的东西。如:一围玉带
(2) 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围的长度。如:十围;腰阔数围;大树絮之百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