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琴

hè qín [ he qin]
繁体 鶴琴
注音 ㄏㄜˋ ㄑ一ㄣˊ

词语释义

亦作“鹤琹”。 表示别离的琴曲。参见“别鹤操”。 鹤和琴。俱为高雅之物。

词语解释

  1. 亦作“ 鹤琹 ”。表示别离的琴曲。

    唐 杨炯 《幽兰赋》:“送客 金谷 ,林塘坐曛,鹤琴未罢,龙劒将分。”参见“ 别鹤操 ”。

  2. 鹤和琴。俱为高雅之物。

    清 孙枝蔚 《鹧鸪天·饮王金铉明府署中》词:“逢人啼笑如猩狒,任客烹烧到鹤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鹤琹”。

⒉ 表示别离的琴曲。参见“别鹤操”。

唐杨炯《幽兰赋》:“送客金谷,林塘坐曛,鹤琴未罢,龙劒将分。”

⒊ 鹤和琴。俱为高雅之物。

清孙枝蔚《鹧鸪天·饮王金铉明府署中》词:“逢人啼笑如猩狒,任客烹烧到鹤琹。”

鹤琴的网络释义

鹤琴

  • 鹤琴,汉语词语,读音是hè qín,表示别离的琴曲。
  • 汉字详情

    [he]
    部首: 514
    笔画: 15
    五笔: P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GPYM
    四角: 4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隺( )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

    鹤,似鹄长喙。——《广韵》

    鹤鸣于九皋。——《诗·小雅·鹤鸣》

    腾群鹤于瑶光。——《楚辞·刘向·九叹·远游》

    (2) 又如:鹤音(鹤鸣声);鹤侣(鹤的伴侣);鹤唳(鹤鸣);鹤胫(鹤的小腿);鹤语(鹤的叫声)

    形容词

    比喻白色 。如:鹤发(白发,发白如鹤羽);鹤素(白鹤);鹤首(白头);鹤发松姿(白头松姿。形容人虽老犹健)

    英文翻译

    crane; Grus species (var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hok6
    ◎ 潮州话:hoh8

    宋本广韵

    qín [qin]
    部首: 436
    笔画: 12
    五笔: GG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GOIN
    四角: 11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2) 同本义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4) 某些乐器的通称 。如:提琴;胡琴;钢琴;口琴

    英文翻译

    Chinese lute or guitar

    方言集汇

    ◎ 粤语:kam4
    ◎ 客家话:[陆丰腔] kim3 [客语拼音字汇] kim2 [海陆丰腔] kim2 [客英字典] kim2 [宝安腔] kim2 [东莞腔] kim2 [台湾四县腔] kim2 [梅县腔] k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gim/gymgʰĭ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