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氅
词语释义
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
泛指一般外套。
道袍。
词语解释
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企羡》:“ 孟昶 未达时,家在 京口 ,尝见 王恭 乘高舆,被鹤氅裘。”
泛指一般外套。
宋 陆游 《八月九日晚赋》:“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红楼梦》第四九回:“﹝ 黛玉 ﹞罩了一件大红羽縐面白狐狸皮的鹤氅。”
道袍。
《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 程 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家僮开了竹箱,把我买下的箬笠、芒鞋、萝绦、鹤氅,替俺换了。” 王季思 等注:“藤萝做的绦,鹤羽做的袍,都是道士的服装。”
引证解释
⒈ 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
⒉ 泛指一般外套。
引宋陆游《八月九日晚赋》:“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
《红楼梦》第四九回:“﹝黛玉﹞罩了一件大红羽縐面白狐狸皮的鹤氅。”
⒊ 道袍。
引《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程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
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家僮开了竹箱,把我买下的箬笠、芒鞋、萝绦、鹤氅,替俺换了。”
王季思等注:“藤萝做的绦,鹤羽做的袍,都是道士的服装。”
鹤氅的国语词典
用鹤羽制成的外衣。
鹤氅的网络释义
鹤氅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隺(
)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鹤,似鹄长喙。——《广韵》
鹤鸣于九皋。——《诗·小雅·鹤鸣》
腾群鹤于瑶光。——《楚辞·刘向·九叹·远游》
(2) 又如:鹤音(鹤鸣声);鹤侣(鹤的伴侣);鹤唳(鹤鸣);鹤胫(鹤的小腿);鹤语(鹤的叫声)
形容词
比喻白色 。如:鹤发(白发,发白如鹤羽);鹤素(白鹤);鹤首(白头);鹤发松姿(白头松姿。形容人虽老犹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hoh8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用鸟类的羽毛缝制成的外衣
(2) 指一般的外套大衣 。如:大氅(大衣)
(3) 鹙鸟的羽毛
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 刘义庆《世说新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ong3 [台湾四县腔] cong3 [梅县腔] chong3 [海陆丰腔] chong3 [客语拼音字汇] c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敞 | 昌兩 | 昌 | 陽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tɕʰĭaŋ | chjangx/tc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