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蹏

hú tí [hu ti]
繁体 鶻蹏

词语释义

野鸭。

词语解释

  1. 野鸭。

    《方言》第八:“野鳧,其小而好没水中,南 楚 之外谓之鷿鷉,大者谓之鶻蹏。” 钱绎 笺疏:“《广雅》:鸊鷉,鶻鷉也。鷉与蹏通。”

引证解释

野鸭。

《方言》第八:“野鳧,其小而好没水中,南楚之外谓之鷿鷉,大者谓之鶻蹏。” 钱绎笺疏:“《广雅》:鸊鷉,鶻鷉也。鷉与蹏通。”

鹘蹏的网络释义

鹘蹏

  • hú dì
  • ㄏㄨˊ ㄉㄧˋ
  • 野鸭。《方言》第八:“野凫,其小而好没水中,南 楚 之外谓之鷿鷉,大者谓之鹘蹏。” 钱绎 笺疏:“《广雅》:鸊鷉,鹘鷉也。鷉与蹏通。”
  • 汉字详情

    gǔ,hú [gu,hu]
    部首: 514
    笔画: 14
    五笔: MEQG
    五行:
    仓颉: BBPYM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2) 另见

    名词

    (1) 鸷鸟名。即隼 。部分隼属动物的旧称

    山上栖鹘。——宋· 苏轼《石钟山记》

    俊鹘抟水禽。——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山中栖鹘。

    (2) 又如:鹘雕(即斑鸠);鹘人(饲养猎鹰的人)

    (3) 另见

    英文翻译

    a kind of pigeon; treron permagna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wat6

    宋本广韵

    [ti]
    部首: 717
    笔画: 17
    五笔: KHRM
    仓颉: RMHYN
    四角: 62117

    英文翻译

    hoof; leg of pork; little witch a horse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ai2 ti2 [客英字典] ti2 tai2 [海陆丰腔] tai2 ti2 [梅县腔] tai2
    ◎ 潮州话:d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杜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ide/d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