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睛

hú jīng [hu jing]
繁体 鶻睛
注音 ㄏㄨˊ ㄐ一ㄥ

词语释义

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

词语解释

  1. 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谈笑间,忽一伟丈夫岸然自外入,鶻睛荧荧,其貌狞丑。” 何垠 注:“鶻睛,言若鹰目之突生也。”

引证解释

⒈ 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谈笑间,忽一伟丈夫岸然自外入,鶻睛荧荧,其貌狞丑。”
何垠注:“鶻睛,言若鹰目之突生也。”

鹘睛的网络释义

鹘睛

  • 词语解释
  • 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谈笑间,忽一伟丈夫岸然自外入,鹘睛荧荧,其貌狞丑。” 何垠 注:“鹘睛,言若鹰目之突生也。”
  • 汉字详情

    gǔ,hú [gu,hu]
    部首: 514
    笔画: 14
    五笔: MEQG
    五行:
    仓颉: BBPYM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2) 另见

    名词

    (1) 鸷鸟名。即隼 。部分隼属动物的旧称

    山上栖鹘。——宋· 苏轼《石钟山记》

    俊鹘抟水禽。——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山中栖鹘。

    (2) 又如:鹘雕(即斑鸠);鹘人(饲养猎鹰的人)

    (3) 另见

    英文翻译

    a kind of pigeon; treron permagna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wat6

    宋本广韵

    jīng [jing]
    部首: 512
    笔画: 13
    五笔: HGEG
    五行:
    吉凶:
    仓颉: BUQMB
    四角: 65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青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淮南子·主术》

    (3) 又如:定睛一看;画龙点睛;火眼金睛

    (4) 眼睛

    那行者睁睛看处,真个的背在身上。——《西游记》

    偷睛斜望,春光只隔流苏帐。——明· 陆采《明珠记》

    (5) 视力

    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经》

    英文翻译

    eyeball; pupil of ey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 客家话:[陆丰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海陆丰腔] zin1 ciang1 [东莞腔]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ciang1 [宝安腔] ziang1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j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tsĭɛŋcieng/zieng

    鹘睛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