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烤鹅;烧鹅。
《南齐书·刘琎传》:“ 曅 与僚佐饮,自割鹅炙。”
晋 刘毅 家在 京口 ,初酷贫,尝与朋友向 江州 刺史 庾悦 借东堂共射, 悦 不许。众皆避去,唯 毅 留射如故。时 庾悦 食鹅, 毅 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 悦 又不答, 毅 常衔之。
毅 显贵后,对 悦 报复, 悦 忿惧而死。事见《南史·庾悦传》、《晋书·刘毅传》。后遂以“鹅炙”为典实,指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 唐 李商隐 《为盐州刺史奉举李孚判官状》:“ 京口 刘生 ,方思鹅炙; 洛阳 苏子 ,已弊貂裘。” 清 吴伟业 《送纯祐兄之官确山》诗之一:“官从鹅炙贵,客向马蹄轻。”
引证解释
⒈ 烤鹅;烧鹅。
引《南齐书·刘琎传》:“曅与僚佐饮,自割鹅炙。”
⒉ 悦又不答, 毅常衔之。 毅显贵后,对悦报复, 悦忿惧而死。
引晋刘毅家在京口,初酷贫,尝与朋友向江州刺史庾悦借东堂共射, 悦不许。众皆避去,唯毅留射如故。时庾悦食鹅, 毅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
事见《南史·庾悦传》、《晋书·刘毅传》。后遂以“鹅炙”为典实,指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 唐李商隐《为盐州刺史奉举李孚判官状》:“京口刘生,方思鹅炙; 洛阳苏子,已弊貂裘。”
清吴伟业《送纯祐兄之官确山》诗之一:“官从鹅炙贵,客向马蹄轻。”
鹅炙的网络释义
鹅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我声。本义: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羽毛为白色或黑色)
(2) 同本义。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 ,亲缘关系是在天鹅和鸭之间,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长,身体通常较鸭大,颈也较鸭长。
(3) 如:
(4) 鹅骄(形容像鹅一般高傲);
(5) 鹅顶椅(靠背高的椅子);
(6) 鹅眼(古代钱币名称。魏时所锖);
(7) 鹅头(讹头。讹诈,敲竹杠);
(8) 鹅项懒凳(狭长的矮凳);
(9) 鹅梨角儿(形容像鹅梨一样的发髻);
(10) 鹅掌鸭信(鹅趾掌,鸭舌头。可做名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h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