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鵝溪蠒
注音
ㄜˊ ㄒ一 ㄐ一ㄢˇ
词语释义
鹅溪绢。
词语解释
鹅溪绢。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拂素楮鹅溪蠒,蘸 中山 玉兔毫,不弱如 骆宾王 夜作论天表。”
引证解释
⒈ 鹅溪绢。
引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他拂素楮鹅溪蠒,蘸中山玉兔毫,不弱如骆宾王夜作论天表。”
鹅溪蠒的网络释义
鹅溪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我声。本义: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羽毛为白色或黑色)
(2) 同本义。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 ,亲缘关系是在天鹅和鸭之间,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长,身体通常较鸭大,颈也较鸭长。
(3) 如:
(4) 鹅骄(形容像鹅一般高傲);
(5) 鹅顶椅(靠背高的椅子);
(6) 鹅眼(古代钱币名称。魏时所锖);
(7) 鹅头(讹头。讹诈,敲竹杠);
(8) 鹅项懒凳(狭长的矮凳);
(9) 鹅梨角儿(形容像鹅梨一样的发髻);
(10) 鹅掌鸭信(鹅趾掌,鸭舌头。可做名菜)
英文翻译
goose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 潮州话:gho5
◎ 潮州话:gho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溪本作谿)
(2)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3)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4) 泛指小河流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 潇水。—— 柳宗元《愚溪诗序》
(5) 又如:溪头(溪边)
(6) 没有出口的山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7) 古族名 。如:溪狗(指陶侃。陶侃是东晋时的溪族人)
(8) 古州名 。在湖南省境内
以溪、 奖、 锦三州降 楚。——《读史方舆纪要》
英文翻译
mountain stream, creek
方言集汇
◎ 粤语:kai1
◎ 客家话:[陆丰腔] hai1 [客语拼音字汇] hai1 [台湾四县腔] hai1 kie1 [客英字典] hai1 ke1 [宝安腔] kai1 [东莞腔] kai1 [海陆丰腔] hai1 kie1 [梅县腔] hai1 ke.1 hai.1
◎ 客家话:[陆丰腔] hai1 [客语拼音字汇] hai1 [台湾四县腔] hai1 kie1 [客英字典] hai1 ke1 [宝安腔] kai1 [东莞腔] kai1 [海陆丰腔] hai1 kie1 [梅县腔] hai1 ke.1 h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谿 | 苦奚 | 溪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khe/qei | kʰi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