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一种发髻。顶端似梨柄,下部似梨身,故名。
《水浒传》第三二回:“ 宋江 偷眼看时,见那个出来的大王,头上綰着鹅梨角儿。”
引证解释
⒈ 一种发髻。顶端似梨柄,下部似梨身,故名。
引《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偷眼看时,见那个出来的大王,头上綰着鹅梨角儿。”
鹅梨角儿的网络释义
鹅梨角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我声。本义: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羽毛为白色或黑色)
(2) 同本义。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 ,亲缘关系是在天鹅和鸭之间,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长,身体通常较鸭大,颈也较鸭长。
(3) 如:
(4) 鹅骄(形容像鹅一般高傲);
(5) 鹅顶椅(靠背高的椅子);
(6) 鹅眼(古代钱币名称。魏时所锖);
(7) 鹅头(讹头。讹诈,敲竹杠);
(8) 鹅项懒凳(狭长的矮凳);
(9) 鹅梨角儿(形容像鹅梨一样的发髻);
(10) 鹅掌鸭信(鹅趾掌,鸭舌头。可做名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ho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利声。梨为棃的俗字。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梨)
(2) 同本义
棃,梨果也。——《说文》
楂棃姜桂。——《礼记·内则》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多白色,果子多汁,可食。如:梨枣(古代印书的木刻板。因多用梨木、枣木刻成,故称);梨栗(梨树和栗树);梨云(梨雪,梨英,梨霜,梨蕊,梨花。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又指梨树的果实。如:梨果(梨子);梨头(小梨);梨条(用梨子所做的条状果脯);梨干(梨子加工制的果干)
(4) 通“黎”。黎民,人民
棃烝殷,罔荒饥。——汉《竹邑侯相张寿碑》
棃庶赖祉。——汉《桐柏淮源庙碑》
(5) 又如:梨元(亦作黎元。民众,梨,通“黎”);梨氓(亦作黎氓。黎民,民众。梨,通“黎”)
形容词
黑;年老 。指老人面色如冻梨
梨,老也。东齐曰眉, 燕 代之北鄙曰梨。——《方言》
班黑谓之棃黮。——《通俗文》
九十曰鲐背,或曰冻梨皮,有斑点如冻梨色也。——《释名》
动词
(1) 通“剺”。割
是故博带棃,大袂裂,文绣染。——《管子·五辅》
分棃单于,磔裂属国。——《汉书·扬雄传》
(2) 又如:梨面(以刀划面。中国古代匈奴一些民族的风俗,凡遇大忧大丧,就用刀划脸,表示哀痛)
匈奴闻 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棃面流血。——《后汉书·耿秉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2 [东莞腔] li2 [海陆丰腔] li2 [梅县腔] li2 [沙头角腔] li2 [客英字典] li2 [客语拼音字汇] li2
◎ 潮州话:la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棃 | 力脂 | 來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lii/li | li |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 同本义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符节)
(4) 突起的额骨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5)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起,有如伏犀,称为角犀);角崩(以头叩地)
(6) 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7) 又如:角儿(头顶向上竖起的发髻);总角;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角发(束发如角状);角婢(少婢。束发如角)
(8) 几何学上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形状或所夹的空间。如:锐角;钝角;对角;补角;夹角;角台;角明(标明,因标注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9) 角落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角龙子幡。
(10) 又如:门角;拐角;墙角;角子(角落;阁子,小屋;饺子);角子门(侧门,边门);角睐(用眼角斜视);角隅(角落)
(11) 形状像角的东西 。如:皂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粽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换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于恭维官员居功不傲)
(12) 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 。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13) 借指禽兽 。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动物)
(14) 斜 。如:角槎(斜砍)
(15) 号角
四面边声连角起。——宋· 范仲淹《渔家傲》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16) 通“斠”。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尺寸也、绳墨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
量词
(1) 我国辅币名。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 。如:几角?;角票(票面以角为单位的纸币的统称);角洋(旧时通用的以角为单位的小银币);角子
(2) 四分之一 。如:一角饼
(3) 古代量器名
一角一散。——《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
斗,斛也,角,量也。——《管子》
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水浒传》
(4) 另见
jué
名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一角一散。——《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2) 角色,人物 。如:主角儿;配角;角艺(卖艺的妓女)
(3) 行当,即主要根据戏曲演员所扮演人物的性别和性格等划分的类型 。如:丑角;旦角
(4) 演员 。如:红角儿、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动词
(1) 比试;竞争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汉书·贾谊传》
作角抵戏。——《汉书·武帝纪》
肆射御角力。——《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
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角试(通过比赛成绩比较优劣);解力(比赛武力;动武);口角(争吵;斗嘴)
(3) 衡量,考察
角斗甬。——《礼记·月令》。注:“谓平之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曹操注:“角,量也。”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汉书》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7 [陆丰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宝安腔] gok7 | luk8 [沙头角腔] gok7 [客英字典] gok7 [梅县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iog5 go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禄 | 盧谷 | 來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luk | lu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仁 | 如鄰 | 日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njin/r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