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旌

luán jīng [ luan jing]
繁体 鸞旌
注音 ㄌㄨㄢˊ ㄐ一ㄥ

词语释义

即鸾旗。

词语解释

  1. 即“鸾旗”。

    唐 司空曙 《迎神》诗:“鸞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 明 沉采 《千金记·登拜》:“摆鸞旌拥道,鼉鼓轰敲,马队纷紜,步卒喧噪,驃骑军营四遶。”参见“ 鸞旗 ”。

引证解释

⒈ 即“鸾旗”。参见“鸞旗”。

唐司空曙《迎神》诗:“鸞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
明沉采《千金记·登拜》:“摆鸞旌拥道,鼉鼓轰敲,马队纷紜,步卒喧噪,驃骑军营四遶。”

鸾旌的网络释义

鸾旌

  • 鸾旌,读音luán jī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即“鸾旗”。
  • 汉字详情

    luán [luan]
    部首: 514
    笔画: 11
    五笔: YOQ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CPYM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羉( luán)声。本义:鸟名。凤凰的一种。雄性的长生鸟)

    (2) 同本义

    鸾,赤神灵之精也。——《说文》

    (3) 又

    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

    周成王时 氐羌献鸾鸟。——《周书·王会》。注:“大于凤。”

    鸾鸟,凤皇属也。——《广雅》

    离为鸾。——《春秋元命苞》

    女床之山,有鸟名曰鸾鸟。——《山海经·西山经》

    鸣女床之鸾鸟,舞 丹穴之凤凰。—— 张衡《东京赋》

    (4) 又如:鸾俦(佳侣。鸾凤凰一类的神鸟);鸾帚(用鸾尾制成的拂尘供仙人所用);鸾皇(鸾和皇,都是凤凰之类的神鸟。皇,通凰);鸾鸟(神鸟名。凤凰之属);鸾凤(鸾鸟和凤凰。比喻贤能,俊美或良善的人);鸾音鹤信(鸾鹤传来的音信。指上天的信息)

    (5) 指车衡上的金属铃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小雅·庭燎》

    (6) 通“銮”。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诗·大雅·丞民》

    锡、鸾、和铃,昭其声也。——《左传·桓公二年》

    (7) 又如:鸾带(缀有小铃铛的带子);鸾仗(装饰有金属铃的帝王坐车);鸾车(装有金铃的车子。行走时声如鸾鸣)

    (8) 有鸾饰的车子

    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逸周书·月令》

    鸾车速风电,龙马无鞭策。——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9) 又如:鸾辂(帝王的车驾。同鸾路);鸾路(即鸾辂);鸾軿(贵族妇女乘坐的有帷幕的车)

    (10) 指夫妇 。如:鸾凤(喻夫妇);鸾凤和鸣(形容乐声美妙和谐;亦比喻夫妻感情和谐);鸾交凤友(比喻男女情谊)

    英文翻译

    fabulous bird

    方言集汇

    ◎ 粤语:lyun4

    宋本广韵

    jīng [jing]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SOHM
    四角: 08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2) 同本义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3)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4) 古代旗的总称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5)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6)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金瓶梅》

    动词

    (1) 表彰

    旌其所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旌书(表彰的文书);旌善(表彰善人善事);旌表节烈(表彰节妇烈女);旌典(朝廷表彰的恩典)

    (3) 识别

    诚应宠赏,以旌其美。——曹操《表论田畴功》

    (4) 又如:旌别(识别;区别)

    (5) 发挥。如:旌智(发挥智慧)

    (6) 表识;表明。如:旌信(表明诚意)

    英文翻译

    banner or flag adorned with feathers; to signa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1 z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in1 [海陆丰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jin1 [陆丰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宝安腔]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ieng/ziengtsĭɛŋ